柳琴戏:“拉魂腔”、“拉后腔”、“拉花腔”

2013年12月17日 13:32作者:来源:大众网

柳琴戏:原名“拉魂腔”、“拉后腔”、“拉花腔”等。

  柳琴戏:原名“拉魂腔”、“拉后腔”、“拉花腔”等。据《山东省文化艺术志资料》记述:形成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当时,县城东门外演唱肘鼓子(亦称周鼓子)的武氏兄弟和滕县花鼓艺人安德友、高二伙同四句腔艺人八戒,常到东郭镇的苏楼演唱,与当地通晓音律、酷爱文艺的苏门秀才共同切磋,借鉴柳子戏的“山坡羊”、“耍孩”以及境内的“溜山腔”、“拉纤号子”等民间小调演变而成。并根据画上的琵琶仿造出柳叶琴(俗称土琵琶),作为主要伴奏乐器。从此,广泛传开,形成了早期的柳琴调——拉魂腔。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郑红丽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