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评论之⒂惠民志远 聊城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强

2012年05月15日 09:44作者:刘同江来源:大众网

游东昌湖,观光岳楼、赏山陕会馆,丰厚的自然、文化积淀变为怡情悦心的景致;到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领悟历史沧桑,到水城明珠大剧场沐浴声光电交织的时尚神韵,到阿胶公司看中药由药到文化的嬗变与升华……走聊城,“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风采令人流连忘返。

惠民志远 聊城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强

“鲁花杯”第八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系列评论之(15)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刘同江

 

    游东昌湖,观光岳楼、赏山陕会馆,丰厚的自然、文化积淀变为怡情悦心的景致;到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领悟历史沧桑,到水城明珠大剧场沐浴声光电交织的时尚神韵,到阿胶公司看中药由药到文化的嬗变与升华……走聊城,“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风采令人流连忘返。
    聊城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保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就达400多处,其中列入全国重点保护之列的8处。这一切并非近年和今日才具备。但为什么大放光华却在今朝?这是他们推进文化自觉、文化自强的结果。自觉是繁荣的前提,自强是繁荣的途径。从自觉到自强,要解放思想,敢想敢干,要放眼长远、顶层设计,要舍得投入、固本强基,要让利百姓、惠民致远。
    文化自觉,表现为尊重、珍惜自己的历史资源、自然禀赋,并立足自身特色铸优势,增强历史自豪感。黄河运河哺育了聊城,在中心城区给她留下6.5平方公里水面和1平方公里的古城,以及大量的历史遗迹。聊城人与时俱进,用心谋划,较早提出实施并着力打造“江北水城”的城市名片和文化品牌,并持之以恒地建设、推广、宣传,“江北水城”名头日响,过去在文化旅游领域籍籍无名的鲁西“小市”渐渐成为冉冉升起的新星。等其他沿河城市醒过神来,意欲追赶的时候,聊城已经名满天下,占据高位。后来,他们再接再厉,抢先注册了“运河古都”品牌,再次占得先机。“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品牌带来巨大的影响力、竞争力、吸引力,持久的软实力,成为聊城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
    文化自觉体现为在文化工作上站得高、看得远,也就是善于顶层设计。聊城确定今后五年奋斗目标时提出“全面建设生态型强市名城,创造聊城人民的幸福生活”,强市,主要是经济势力强;名城,则主要指文化创造力、影响力、生产力水平高,并把文化发展与人民幸福联系起来。全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谋划文化发展大思路、大格局,明确了“把潜在的文化影响力转变为现实的城市竞争力,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工作方向,提出了打造“文化旅游及休闲度假两大基地”的具体目标。
    文化自强,不能停留于口号,而应落实为项目、资金和实实在在的设施。聊城高度重视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开发、利用,“十一五”期间,仅古城保护和改造工程就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5亿元。 投资亿元兴建的水城明珠大剧场是我国最大的单体剧场,造型雄伟而又瑰丽、奇特,成为全市重要的文化设施和地标建筑。聊城积极搜集、挖掘相关资源,建成了“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在运河沿岸城市再次抢占了制高点、抢得先机,也为百姓了解历史、学习知识提供了平台。今后五年,聊城还将大上文化建设项目,以中华水上古城、马颊河世界运河之窗生态旅游度假区、阿胶养生文化苑、市旅游集散中心等重点项目为龙头,促进景区串珠成链、内外资源深度整合、创新创意水平提高。
    文化自觉、文化自强,必须体现为百姓受益,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山东省博物馆免费向市民开放,大明湖景区由封闭到开放,都体现了文化自觉的民生情怀。聊城也把文化惠民作为文化事业发展的落脚点。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开放陈列面积7000平方米的中国运河博物馆,2009年建成并免费开放以来,日益成为市民、学生文化生活的乐园,了解运河知识的学堂。只有惠及百姓才能赢得民心,只有百姓支持,文化繁荣才能行之久远。
    民族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魄,文以铸之。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和灵魂。山东是文化资源大省,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合实际、顺时势、得民心。聊城的探索,则为各地如何在文化强省建设中开创新局面,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余梁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