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评论之⒇菏泽:给发展插上文化的翅膀

2012年05月16日 07:05作者:来源:大众网

到菏泽不能不看牡丹,菏泽围绕牡丹做了很多精彩的文章。但菏泽的“名片”决不仅限于牡丹。菏泽是牡丹之都,也是中国书画之乡、戏曲之乡、武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列全国地级市前三名。

菏泽:给发展插上文化的翅膀
“鲁花杯”第八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系列评论之(20)


大众网评论员 刘同江

 

    到菏泽不能不看牡丹,菏泽围绕牡丹做了很多精彩的文章。但菏泽的“名片”决不仅限于牡丹。菏泽是牡丹之都,也是中国书画之乡、戏曲之乡、武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列全国地级市前三名。
    在全省“突破菏泽”战略带动下,菏泽经济大步前进。难能可贵的是,菏泽人谋深思远,不走“跛脚路”,而是统筹经济与文化发展,在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展上频出大手笔,也启示我们,后发地区要避免走先经济后文化的老路,坚持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互相渗透,互相借力,同进共赢。
    文化是经济的翅膀。位于菏泽牡丹区的中国步长医药产业园毛泽东主席像章馆,占地5000平方米,馆内面积2500平方米,总投资4800万元,展览毛泽东像章40多万枚,丰富了企业“红色文化”内涵。步长集团负责人介绍,建设这样一个像章馆,目的之一是让职工了解历史,了解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因为步长要打造百年企业,必须了解历史,才能面向未来。企业还用毛泽东思想中的“实事求是”精髓来指导生产经营,2011年山东步长医药产业园实现产值75亿元,纳税10.6亿元,连续三年入选山东省纳税百强企业。让文化为企业铸魂,为产品增值,为产业提升美誉度,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企业发展后,又有实力支持文化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也是振兴文化的有效途径。
    文化是越用越有的神奇资源。菏泽牡丹,历史上主要是作为中药材种植;后来观赏功能得到重视,催花、盆花、鲜切花等产品成为美化生活、助农增收的载体;菏泽又建起了全球最大、种植品种最多最全的“曹州牡丹园”,旅游业迅速崛起;现在,又全方位发展综合开发生产之路,进入牡丹籽油、牡丹酒、牡丹茶、牡丹食用菌全方位开发阶段。而随着品牌的叫响、影响的扩大,“一枝花”的深度开发、广泛利用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实现了“越开发越有”的滚雪球效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效应。文化资源的可循环、低碳绿色特点,不正是科学发展的对应点么?对一种文化资源发掘不止,用到极致,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挖掘武术文化,实现增值、育人、宣传多种效应,菏泽的宋江武校等三所武术培训学校,固定资产都达到或超过一个亿,也很能说明问题。
    文化发展需要大手笔。投资50亿元、占地1200亩建设文化中心,并且大剧院、演武楼等已经建成使用。2011年,菏泽市组织开展了“戏曲迎春过大年”、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林交会招待酒会专场文艺演出、“菏泽市第八届牡丹杯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等30余个大型活动和展览,让文化资源变为百姓的文化盛宴。今年市图书馆举行奠基仪式,填补了菏泽没有国家一级图书馆的空白。这一切对于一个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的城市来说,殊为不易。正因为如此,也更显示出一种远见、一种胸怀,更是一种导向。因为这样的投入也许不像工业项目那样立竿见影地收到经济效益,但对丰富人们心灵、提升人的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的贡献,虽不易用金钱来衡量,但无形而巨大的力量,却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保障和支撑。
    把文化这支翅膀做强,则经济社会的腾飞会更快、更稳健、更平衡。发达地区如此,后发地区尤其如此。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余梁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