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文化产业 山东得天独厚

2012年05月17日 10:50作者:伊茂林来源:大众网

山东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齐鲁文化源远流长,红色文化波澜壮阔,民间文化异彩纷呈,发源于齐鲁大地的儒家文化在世界具有广泛影响。抓住这些机遇,用好这些条件,勤劳智慧的山东人完全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推动全省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面孔,一个民族的精神,一个社会的灵魂,深刻影响并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老文明,正是取决于中国文化的特质,诸如博采众长的开放与包容理念、力避偏狭的和谐与平衡理念等。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关注一个新的概念——“文化软实力”。所谓文化软实力,说到底就是文化的竞争力,它集中体现为文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文化品牌的社会影响力,文化人才的开拓创新能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中,一个国家如果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而如果软实力不行,则可能不打自败。所以,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山东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齐鲁文化源远流长,红色文化波澜壮阔,民间文化异彩纷呈,发源于齐鲁大地的儒家文化在世界具有广泛影响。丰厚的文化底蕴,为新时期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

  近年来,山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振兴文化产业的决策部署,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扩消费、增就业、惠民生的重要举措,充分挖掘文化资源特色和比较优势,不断加大推进力度,强化发展措施,文化产业步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成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山东统筹谋划经济文化发展,2010年在全国最早提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把建设文化强省与建设经济强省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动员全省像重视经济建设一样重视文化建设,像重视经济体制改革一样重视文化体制改革,像重视工业农业一样重视文化产业。为此,先后召开了省五大班子领导出席的高规格的全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振兴大会,制定出台了《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关于促进文化产业振兴的意见》,作出了打造文化体制、文化惠民、文化创意、文化品牌、文化贸易“五个新优势”的工作部署,确立了“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文化产业增加值翻两番,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奋斗目标,有力地激发了全省各级文化建设的热情和干劲,形成了共谋改革发展、共建文化强省的生动局面。

  当前,山东文化产业正迎来一个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面临着极好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振兴的政策措施,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部署文化建设,这次全会之后,一个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热潮将蓬勃兴起。这是我们最大的有利条件。二是山东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文化大省和消费大省,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形成的经济基础和积淀深厚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和要素支撑。三是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有力地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四是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共识。各类社会资本对文化产业的关注度显着提升,一些风险投资方开始把目光转向文化创意企业,许多金融机构专门设立了针对文化企业的信贷产品,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热情不断高涨。五是全国文化产业竞相发展的态势形成了倒逼机制,必将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特别是目前文化消费市场更加统一开放,国家鼓励文化企业跨地域、跨行业整合,为我省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广阔空间。

  机遇稍纵即逝,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不进则退,慢了也是退。抓住这些机遇,用好这些条件,勤劳智慧的山东人完全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推动全省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杨凯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