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在保护与开发的结合中落实

2013年06月19日 00:49作者:来源:大众网

我们当前面临的转型发展,就是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在内的全方位、多面相、协调的、立体的大转型,生态文明不能单兵独进,而必须和其他事业结合、融合、渗透,才能落得了地、入得了心、普及广、影响深。

生态建设:在保护与开的发结合中落实
——聚焦美丽山东系列评论之廿七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刘同江
    
    位于德州市夏津县的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绿荫蔽日、椹果飘香,万株古树绽新绿、多彩杂果留甘美,是北方平原地区难得的原生态林区,被称作“北方落叶果树博物馆”。
    对于这一宝贵的财富,夏津的战略是在保护生态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生态,以生态旅游打造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怎么保护?怎么开发?
把生态保护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夏津在不改变果树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与农户签订协议共同开发生态旅游业。由政府投入搞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户利益共享,农户种树、管树、护树,县里还有补贴,遇到加工、运输、种植难题,县里通过引进加工企业、完善道路、技术扶持等措施予以帮助。美好生态引来万千游客,景区两万多农户吃上“旅游饭”。好生态给农民带来了好日子,给县里带来影响力、吸引力、好环境。
    夏津是德州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德州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文化、民生建设结合起来,在结合中落实,在落实中突破。
    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相结合,才能实现互促共赢。德州虽然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始终认为不应把发展和环保对立起来。他们于2007年在山东省率先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和谐德州”的总要求。2012年2月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生态美市”战略。在工作中,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着力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绿色环保、低碳微排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了低碳发展,水环境质量、城区空气质量、总量减排工作均位居全省前列,2012年地方财政收入增幅越居全省上游。德州的实践证明,离开经济发展谈生态文明,是缘木求鱼;离开生态文明谈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两者并不只有对立这一种关系,处理好了,完全可以互相促进。
    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才能互补共进。从价值观和理念的层面观察,生态文明的很多理念,比如天人和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也是重要的文化传统或价值观,两者互相丰富。从实践的层面看,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文化的方式、文化的力量。德州作为中国太阳城,挖掘太阳奉献、无私、光明的品格,提炼和弘扬太阳文化,从另一个侧面看,这也是在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太阳能产业,举办世界太阳城大会,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举,也是城市文化的盛举。德州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地市级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举办高层论坛,宣传生态理念,评选生态文明先进,更是文化与生态结合、融合的具体实践。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并强调要将其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我省对建设“生态山东”,也提出了“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 的要求,这个要求包含了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繁荣密不可分的思想。事实上,我们当前面临的转型发展,就是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在内的全方位、多面相、协调的、立体的大转型,生态文明不能单兵独进,而必须和其他事业结合、融合、渗透,才能落得了地、入得了心、普及广、影响深。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春雨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