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社区30年巨变,昔日穷渔村变“幸福社区”

2013年06月20日 10:22作者:盛堃 钟建 姜洋 王瑜来源:大众网

1978年,这个村的集体资产不到百万元;1984年,村里居民的人均年收入仍不到400元;2013年,一片斥资8亿元打造的花园小区已经在这里拔地而起……这就是黄海社区。今天上午,“聚焦美丽山东——第九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东线采访团来到了位于烟台市莱山区的黄海社区,参观采访了由昔日的“小渔村”建设成的“幸福宜居社区”。

黄海社区 电子阅览室 杨春卫摄

黄海社区 记者采访治安监测中心 杨春卫摄

黄海社区 记者参观 杨春卫摄

黄海社区 书法活动室 杨春卫摄

黄海社区 图书室 杨春卫摄

黄海社区 外景 杨春卫摄

  大众网烟台6月20日讯记者 盛堃 钟建 姜洋 王瑜)1978年,这个村的集体资产不到百万元;1984年,村里居民的人均年收入仍不到400元;2013年,一片斥资8亿元打造的花园小区已经在这里拔地而起……这就是黄海社区。今天上午,“聚焦美丽山东——第九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东线采访团来到了位于烟台市莱山区的黄海社区,参观采访了由昔日的“小渔村”建设成的“幸福宜居社区”。

  上午9点30,采访团来到位于黄海社区,一踏上这片高楼林立的社区,采访团的记者们便被这个富足的社区深深震撼了,走进便民服务中心,一个个贴心为居民打造的社区活动室、休闲室、学习室应有尽有,让生活在这里的居民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我退休后没事,就开始练习书法了,社区给提供了专门的书法室,没事就过来和几个老哥过来练习切磋。”正在练习书法的83岁老人王欲玲,心情非常舒畅,忍不住在宣纸上挥毫泼墨,写下了苍劲有力的“和谐”两字赠予采访团。

  黄海社区内的讲解员说,1978年前,黄海社区改制前叫樗岚村,是一个人均年收入不足200元,集体资产不到百万元的自然村庄,全村将近1000户,2600多口人靠农业、海上作业为生。到1984年时,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仍不到400元。在经济发展中,确定了以加工业和旅游业为龙头,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总体发展思路,创办了第一个村办企业黄海汽车大修厂,随后又陆续建起了黄海服装厂、黄海印铁厂、黄海制盖厂、医药包装器材厂等。1992年黄海建筑公司正式挂牌对外承揽业务,投资1亿元占地23公顷的大型娱乐场所黄海游乐城也正式落成。

  村里有钱了,首先就要改善老百姓的生活。2001年,黄海社区撤村改居,正式成立,并开始对樗岚村旧村进行改造。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建设现代化的文明社区,占地600亩,规划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总投资8亿元的黄海城市花园小区经过6年的开发建设,拔地而起,昔日贫穷落后的渔村村民住上了高档住宅。2005年被评为省级文明社区、花园式小区,省、市绿色社区,还获得烟台市的十佳康居工程,全国社区商业网点示范区等多项殊荣。

  工作人员介绍说,为了丰富老百姓的精神生活,黄海社区先后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2000多平方米的社区党员活动中心,中心内设有樗岚村发展史、图片画廊、党建资料室、星级化管理室、乒乓球室、台球室等,并全年向社区居民开放。社区成立了中老年武术表演队、腰鼓队(健身操)、舞蹈队、京剧表演队等,每逢春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都组织文艺演出。

  在发展中,黄海社区不忘改善民生。1988年,村里开始实行男60岁、女55岁的劳保退休制度,退休金由当初也就几百元,到2012年社区对原始居民男24400元/年,女24000元/年,并且根据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物价的情况每年按10%—30%递增。黄海社区对所有员工和居民按照社保政策全员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后,村民在社区卫生所就医仍享受60%的医疗补贴。

  “在我们社区,真是住的舒服,活的幸福!”现在,说起这个由小渔村变成的宜居社区,居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云峰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