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梆子

2013年10月04日 12:03作者:来源:大众网

又名“莱芜讴”,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剧种,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中的奇葩。莱芜梆子的音乐具有鲜明的特色,其唱腔高亢雄壮、高昂粗犷、刚劲挺拔、激烈奔放,气氛热烈,旋律平实、行腔流畅,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又名“莱芜讴”,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剧种,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中的奇葩。莱芜梆子的音乐具有鲜明的特色,其唱腔高亢雄壮、高昂粗犷、刚劲挺拔、激烈奔放,气氛热烈,旋律平实、行腔流畅,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长于体现正剧,特别是喜剧气氛。从这点讲,它代表了爽直粗壮的泰沂山区人民的性格特点。因此深受莱芜及周边地区群众的喜爱和欢迎,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家乡戏"。

  莱芜梆子历史上属于民间艺术,以莱芜、泰安、新泰为主要活动区域,后来流行于东至日照,西至平阴,南到临沂,北抵济南的广大区域内,但以在莱芜、泰安,新泰、沂源影响最深。在当地流传着“跑断腿,磨破脚,还不知赶上磨旦子(莱芜梆子著名老艺人)出角不出角”的歌谣,可见其魅力之大,影响之广。

  1954年1月山东省莱芜县成立莱芜县民艺剧团,1956年更名为“莱芜梆子剧团”,使该剧种得以进一步发展提高。1965年剧团晋京汇报演出《送猪记》,受到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彭真、叶剑英和杨尚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评价;1975年又为庆祝建国26周年晋京献礼演出《三定桩》,1977年《三定桩》赴广交会为130个国家和地区的友人演出。1982年初又到怀仁堂和人民大会堂演出《红柳绿柳》,再次受到彭真、康克清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其中《三定桩》和《红柳绿柳》分别由上影厂、“八一”厂和山东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并先后有《借闺女》等几个剧目被省、市电视台录制,其中《借闺女》被中央电视台转播。

  现代戏《正月十五雪打灯》获1995年度山东省精品工程奖,1996年参加文化部在西安举办的全国梆子戏优秀剧目交流演出,荣获七项奖。1997年,现代戏《雪野风情》获山东省第四届精品工程奖。现代戏《好儿好女》、《大山魂》、《钓鱼人》先后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推媳妇》2000年12月参加全国部分省市农村题材小戏调演在长安大戏院演出,2002年参加文化部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群星奖”优秀剧目展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前往观看,给予高度评价。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杨凯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