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投诉量居高不下 功能诱人问题也不少

2013年03月11日 19:00作者:来源:石家庄日报

维权点评:目前,消费者对手机质量方面的投诉主要集中在:没用几天就不能充电、不能接听电话、黑屏等几个方面。无独有偶,今年2月份,消费者刘女士图便宜在网上买了一部手机,结果用了不到半个月,就出现反复死机、黑屏等问题。

  如今,手机更新换代越来越频繁。市工商局、消协等相关部门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市消费者关于手机及其配件、维修等方面的申诉和投诉一直“名列前茅”。据了解,手机质量不过关、“水货”机和翻新机充斥市场、售后服务不到位等都是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此外,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和普及,手机软件故障、维修费用过高等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

  案例一:

  手机质量不过关

  多次维修问题依旧

  去年10月份,市民柴女士在一家手机专卖店购买了一款某品牌手机。然而,使用了还不到两个月,该手机就出现一上网便自动关机的情况。柴女士拿着手机找到售后维修点,技术人员在进行初步检测以后表示,需要返厂维修。

  “谁知道,他们拿去返厂,一修就修了三个星期。这还不算,在随后的11月份和12月份里,这部手机又先后两次出现同样的毛病,并先后返厂维修了两次,每次返厂维修的时间都在三周左右。”柴女士生气地说,而且,直到现在,手机也没有完全修好,问题依旧,根本不能正常使用。

  维权点评:目前,消费者对手机质量方面的投诉主要集中在:没用几天就不能充电、不能接听电话、黑屏等几个方面。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感是支持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对此,工商部门提醒广大手机生产企业,应该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认真抓好生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案例二:

  一个星期就黑屏

  竟是买到翻新机

  今年1月初,市民胡先生从网上买了一款新手机,然而,使用还不到一个星期,手机竟然突然黑屏,而且再也无法正常开机了。胡先生拿着手机去该品牌维修中心进行修理,经过工作人员检查,竟被告知自己买到的是一只经过翻新的旧手机。

  无独有偶,今年2月份,消费者刘女士图便宜在网上买了一部手机,结果用了不到半个月,就出现反复死机、黑屏等问题。当她找到网上的经销商,却被告知,自己购买的手机是一部“水货”机,而卖方当初承诺的“三包”此时已经变成了“一样都不包”。

  维权点评:当前,各种“水货”手机和翻新手机在市场上层出不穷。特别是对于所谓的“水货”手机,有些消费者虽然知情,却依旧贪图便宜去购买。对此,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水货”手机是走私货。手机“三包”规定了“7天包退,15天包换,一年包修”,但约束的是从正规渠道销售的手机,“水货”手机进入市场已经是违法了,出现质量问题当然不属于保护范围,消费者只能责任自负。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手机之前,可以在国家信息产业部的网站上查询一下手机是不是行货,主要是查验手机上的“进网许可”标志、串号是否一致。

  案例三:

  手机软件出故障

  为何不能入“三包”

  去年9月份,刘先生花3000多元钱买了一部智能手机,使用半年后,却发现手机触摸屏反应迟钝、手写功能失灵,而且频繁死机。由于手机还在一年保修期内,刘先生便将手机送到该品牌官方售后维修点进行维修。

  两天后,售后维修点的工作人员告知,手机是软件与系统兼容出现了问题,只要升级手机软件就能解决,不过软件问题不属于保修范围,所以需要额外交费才能升级。“智能手机功能强大,但是这些功能都需要软件做支撑。当软件出现缺陷导致智能手机不能使用时,厂商却以‘软件故障不算质量问题’为由拒绝‘三包’,实在让人难以理解!”刘先生气愤地说。

  维权点评:伴随着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扩大,近年来,人们对手机软件故障的投诉也呈现上升之势。消费者在该类投诉中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密码保护类软件故障、返修提示类软件故障、网络限制类软件故障、存储器写码芯片类软件故障、存储字库类软件故障五大方面。开放性的操作系统、强大的扩展功能、无线网络接入,这些人性化的设计正是智能手机的卖点。

  维权人士认为,虽然目前多数手机的“三包”规定中,没有明文注明“软件升级属于维修范围”,但手机销售商在销售时承诺的种种功能,往往需要配套的软件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厂商有履行销售时作出承诺的义务,保证消费者能够正常使用手机的各项功能。

  案例四:

  智能机维修费太高

  消费者直呼“伤不起”

  去年年底的一天晚上,市民李小姐正准备睡觉,可谁知刚躺到床上,便听见被子底下发出“嘎嘣”一声脆响。她急忙从被子下面拿出自己刚买不久的智能手机,却发现屏幕上赫然出现了一道裂痕。

  第二天,她拿着手机来到售后维修点,维修人员表示,该款手机屏幕一旦损坏,就必须进行更换。而更换屏幕的费用算下来,总共需要两千多元。这让李小姐无比纠结,她说:“我买这部手机时才花了三千多元,可换个屏就要两千多元,还不如再买个新手机呢!”

  维权点评:智能手机维修费用太高,令许多消费者大呼“伤不起”。消费者呼吁,希望相关部门加强对智能手机维修领域的监管和规范,同时,也希望手机生产和维修企业能够加强自律,多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诚信经营,杜绝“暴利”。

  部门声音:

  消费者选购手机应谨慎

  据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消费者对手机的投诉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虚假宣传,部分商家夸大宣传产品功能,或以虚假的购机优惠信息以及返还话费广告误导消费者;二是“三包”责任难履行,由于手机质量鉴定难,故障原因及责任多由厂商说了算,在三包期内,消费者对手机的质量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存在很大异议,出现故障后,商家往往故意拖延提供维修及退换货服务等;三是“吸金手机”太坑人,一些手机厂家和软件开发商为了谋取利益,可能会在手机上设置某些陷阱,消费者使用手机时容易产生高额费用;四是安全隐患令人忧,一些手机使用时或充电时存在发热、烫手等现象,更严重的还会漏电伤人。

  业内人士提醒广大消费者,选购手机应慎重,以防购买手机买到“堵心”事。首先,应尽量选择信誉好的大型商场或厂家专卖店购买手机,并当场核对说明书所标注的功能,以及是否存在不稳定或不能升级等现象。同时,要注意商家对手机功能的宣传与实际是否相符;认真检验外包装是否完整,手机成色新旧,仔细查看手机有无用过的印痕;要理性对待促销活动,注意索取消费发票或凭证,凭证要注明时间、商家名称、品牌、型号、价格、主机机身号、附件、入网许可证号码并加盖消费者印章。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润杰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