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少平:大运河山东段申遗工作量极大

2014-06-24 07:55:00来源:山东商报 作者:
分享到:

运河三老  2005年12月15日,郑孝燮、罗哲文和朱炳仁三人发表了一封致运河沿线城市市长的一封公开信,为大运河申遗,拉开了帷幕。

在省文物局副局长由少平看来,运河山东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整个中国大运河的一个缩影

  大运河申遗成功,对于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由少平来说,有着别样的意义,从大运河申遗之初,他就一直在为运河山东段奔走努力,如今大运河申遗成功,本报记者也对他进行了采访。
  谈起大运河申遗成功的消息,由少平显得非常激动和开心,他向记者表示:“努力了八年,从国家高层到运河沿线的百姓住户,其实都为大运河申遗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和牺牲,如今想想,感觉真的特别激动和高兴。”在由少平看来,运河山东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整个中国大运河的一个缩影,运河沿线的五座城市都有遗产点或河段入选,并且各具特色:“比如说德州的人工造弯技术,当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来考察时,也是非常惊讶,因为它代表着我们古人那种智慧的凝结,利用弯道减缓河流的走势;再比如说聊城的临清和阳谷,其中运河临清段是整条运河上唯一一段原汁原味的元代运河,没有过任何的改道,而且还有两座保存完整的元代闸口;阳谷则有着独特的复闸技术,对于船只过闸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此外像泰安东平的戴村坝、济宁汶上的南旺分水枢纽,微山湖的湖中故道,台儿庄的因河而兴,都是大运河文化和历史的一种体现。”
  也正因为如此,由少平表示,运河山东段申遗的工作量也极其的巨大:“整个山东段运河的地理变化也非常大,有制高点,湖泊、黄河干扰、废弃河道,所以在整个申遗过程中,我们要一步一步的对这些进行摸排调查,然后进行保护和搬迁,耗费了非常多的人力物力。”
  人物
  运河三老
  2005年12月15日,郑孝燮、罗哲文和朱炳仁三人发表了一封致运河沿线城市市长的一封公开信,为大运河申遗,拉开了帷幕。
  也正因为如此,这三人被称为“运河三老”。
  2005年11月,在杭州参加西湖风景区规划研讨会时,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曾说,中国的“申遗”工作已经走过了20年,在这20年的时候,有什么新的举措可以让“申遗”工作上一个台阶,“或者说我们现在还有什么要做的、比较难的事。”作为当时罗哲文先生的助手,现任中国文物学会大运河专委会副秘书长的齐欣这样回忆道。让齐欣记忆犹新的是,当时的罗哲文先生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要做的事不多了,大运河(申遗)是一件事。”
  释疑
  申遗为何称中国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中国大运河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事实上,隋唐大运河开凿于隋代,自南朝以来,江南经济地位不断提高,而隋朝政治中心在北方,为了能够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因此隋炀帝开凿了隋唐大运河,运河西起隋朝皇都洛阳,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如果从地图上看,整条运河的流程很像是一个数学中常用的小于号(<)。
  京杭大运河是元代定都大都(今北京)之后修建而成的,其修建时借用了部分隋唐大运河的水道,并且对隋唐大运河进行了取直,因此从地图上看,京杭大运河更像是一条斜线(),而京杭大运河也不再流经洛阳。
  参加本次申遗的中国大运河,实际上是几条运河的综合体,其既包括了隋唐大运河中洛阳至北京的一段,也包括了宁波至杭州的“浙东运河”一段,“这可以充分体现出大运河的价值。”齐欣对记者说。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刘宝才

责任编辑:王雨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