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报:重在坚持,久久为功

2014-02-25 10:22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始终都要积极有效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工作和文化工作者肩负着无可替代的历史责任,应该矢志不渝地发挥以文化人、以文助社会健康和谐的作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之难,不在树身,而在树心。对人来说,身心俱健方为满意情形。而核心价值观,便是这“心”的重要部分,也是决定性因素。

  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神形兼备才是理想状态。造“形”不易,塑“神”也难。这个“神”,便是精神文化,其内核与基础,便是核心价值观。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的“三个倡导”和24个字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人类文明积极成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高度契合,也体现了人民的共同愿望。

  要使这一共同愿望成为共同信念,特别是成为行动准则,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作为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思想基础和最重要的行为指南,价值观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力,也不是三年两载之功,是长期积累、沉淀、升华的过程。在行动中始终遵循价值观,比接受、形成价值观更为重要,也更加艰巨。现实生活中,既不乏因缺乏正确的价值观而没有走上正道的例子,也有本来正道直行,却因种种干扰、诱惑与“心魔”作用而使价值观发生偏移,从而在行为上偏离正轨的情形。人如此,国家亦然。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知行统一,需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始终都要积极有效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使圆梦之后,也不能有丝毫松懈。否则,这中国梦便可能失了色彩,缺了内涵,少了支撑。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工作和文化工作者肩负着无可替代的历史责任,应该矢志不渝地发挥以文化人、以文助社会健康和谐的作用。而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文化建设的内在需要。近日,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讲话中指出,夯实国内文化建设根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从思想道德抓起,从社会风气抓起,从每一个人抓起。这也为文化建设中如何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更好更持久地发挥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  现在,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文化活动,以及不断创新的文化服务,为满足人们文化需求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些作品、活动和服务,也都要更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而且要坚持不懈。促进良好文化氛围形成并保持,能使人们耳濡目染的是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所言所行体现正能量。很好地、艺术性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艺术创作、文化活动的不变导向,这也是最大最优先的社会效益。在这方面,一定要不间断地创作鲜活的形象、有长久感染力的作品,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使不同的人心灵受到触动,行动受到积极影响。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不乏为中华民族优秀价值观形成、丰富与坚守发挥了作用的感人事例,在新的历史时期,也有许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典型,这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只要净心、用心,用力、接力,我们的文化艺术工作者一定会为时代不断奉献出有正确价值导向的优秀作品,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自己的历史贡献。(中国文化报评论员)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郑红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