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博物馆中听《游园》 感受“非遗”独特魅力

2014-08-16 01:31:00来源:大众网 作者:马俊骥
分享到:

苏州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今天下午,大众网记者跟随“走运河 看青奥”——2014全国网络媒体江苏行采访团来到位于江苏苏州平江历史街区的全晋会馆,在中国昆曲博物馆中品味“非遗”昆曲的独特魅力。

昆曲堂名灯担装饰华丽,镶玉坠宝。大众网记者 马俊骥 摄

中国昆曲博物馆中的古戏台。大众网记者 马俊骥 摄

中国昆曲博物馆中展示的戏曲雕刻。大众网记者 马俊骥 摄

中国昆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昆曲堂名灯担。大众网记者 马俊骥 摄

  大众网苏州8月15日讯记者 马俊骥)苏州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今天下午,大众网记者跟随“走运河 看青奥”——2014全国网络媒体江苏行采访团来到位于江苏苏州平江历史街区的全晋会馆,在中国昆曲博物馆中品味“非遗”昆曲的独特魅力。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后经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宛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全晋会馆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由山西钱业商人创建,后由山西丝茶商人重建。内保存有全国罕见的精美古戏台,雕刻细致,兼具山西建筑风貌和江南特色。1986年,苏州戏曲博物馆于全晋会馆正式挂牌并向公众开放。2003年,在苏州戏曲博物馆基础上,增设了中国昆曲博物馆并对游人开放。

  走进中国昆曲博物馆,各式古戏台、戏厅的模型让人感叹昆曲的细腻华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昆曲堂名灯担引起了采访团记者的一阵赞叹。“堂名”是民间艺人在普及昆曲中形成的一种坐唱演出形式,由音乐演奏和昆曲清唱组成,堂名演奏时临时搭起的乐舆,可以拆卸、组合。拆散后装在箱内,方便肩挑,故称“堂名担”。考究的堂名担,还装有各色玻璃彩灯,称为“堂名灯担”。“镇馆之宝”是晚清宝和堂昆曲堂名灯担,用紫檀木和黄杨木镂雕而成,四周镶玉缀宝、富丽精美,整个堂名担用179块大小精镂构件和112件饰件缀合而成,悬挂玻璃莲花彩灯,夜间演出灯彩辉煌、华丽缤纷。

  虽然当天博物馆内并没有演出,但是来到昆曲的“家乡”,坐在精致华丽的戏台前,听一段昆曲《牡丹亭》的《游园》录音片段,细腻婉转的唱调在200多年历史的全晋会馆中流转,让采访团的记者们品味到了“非遗”昆曲的独特魅力。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美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