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印象:一众民企,一座城

2014-06-26 07:31:00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
分享到:

富民,强省,民营经济的活力迸发堪为重要突破口。公司副总经理洪钦铭称那是“二次创业”,公司旗下的自主品牌Camkids骆驼青少年户外装备创立于2009年,如今已处于国内青少年户外装备的领军位置。晋江国际工业设计园是晋江市委市政府近年来着力打造的工业设计产业化集群园区,我们见到的运营管理者却是一位企业经理。

  富民,强省,民营经济的活力迸发堪为重要突破口。做强做大民营企业,搞活搞好民营经济,既需内省,深挖自身痼疾;又需谋变,采撷他山之石。近日,本报记者奔赴福建、浙江,询政府、探企业,成稿三篇,试图追寻知名民企层出林立的活力源泉何在?企业如何应对成长中的机遇与烦恼?政府如何拿捏“为”与“不为”的分寸?观他人的故事,启迪自身的发展。今日起陆续推出。
  □ 本报记者 赵小菊

  1.6万多家企业,97%以上为民企,创造了95%以上的经济产值、税收、就业岗位,民营经济在晋江举足轻重。一个区域,孕育出几家民营企业并不稀奇,但是孕育出一个庞大的民营企业群体,且能形成聚合发展、又内部竞争激烈的产业集群,创出七匹狼、劲霸、安踏、361度、特步、匹克等137枚“国字号”企业品牌则值得深思。
创品牌,殊途而同归
  安踏与明伟,两家创立时间相仿的企业,走的是两条不同的路,各自展示了晋江民营企业的典型发展历程。
  “安踏可以说是国内体育用品品牌的先行者。”5月27日,在晋江的安踏总部,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品牌管理中心经理田郴桥说,1999年,安踏以160万元签下孔令辉,作为安踏历时两年的形象代言人,当时,安踏一条生产线一年的利润也才大约100万元。
  随后,安踏品牌知名度的迅速提升和销售额的急剧增长,使得“明星+广告”的品牌营销模式纷纷被当地企业效仿,体育用品品牌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晋江明伟鞋服有限公司初创于1994年,先做了十几年的外贸加工,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外贸订单锐减,企业转做内销。
  公司副总经理洪钦铭称那是“二次创业”,公司旗下的自主品牌Camkids骆驼青少年户外装备创立于2009年,如今已处于国内青少年户外装备的领军位置。
  如果说,自主品牌,对于一部分触觉敏锐的晋江商人而言,是市场拼杀中自然生发的本能,那么对于后起的晋江商人而言,则是杀出重围的一把利刃。记者也真正理解了初到晋江时遇到的一个小细节:一位当地人介绍,晋江是现代产业基地、滨海生态城市、中国品牌之都,另一人立刻纠正,“中国品牌之都”应该放在最前面。
话语权,不懈的追逐
  晋江运动鞋和旅游鞋的产量占全国的40%,世界的20%,但当地企业所骄傲的并不在此,因为他们追求的是“拥有行业话语权”。
  “安踏的研发设计费1991年是200万元,现在每年4个亿,增长了近200倍。”田郴桥说。为了构成支撑品牌的技术创新核心,安踏2005年斥资3000多万元,在国内成立了第一间运动科学实验室,作为全国体育用品行业第一家获国家认定的国际级企业技术中心,超过40项国家级专利技术由此产生。
  明伟鞋服在严峻的国际市场环境下转为内销时,在鞋服厂商林立的当地竞争中已经落于后手。找出自己的成长空间,保有足够的成长时间是明伟最亟需作出的选择,如何能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与大企业一样,他们瞄准的仍是行业话语权。
  二次创业,不能基于空中楼阁,他们延续十多年做外贸童鞋加工累积的工艺和材料资源,选择了市场处于启蒙期的青少年户外装备,市场的相对空白,使得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是,“争先”意识下选择的差异化、细分道路,从做代工到做品牌,在林立的竞争对手中明伟终寻得属于自己的一条道路。
  “我们只专注于一个领域:青少年户外装备;只专注于两件事:产品研发和品牌营销。”洪钦铭说。
隐于市,政府的作为
  正如福建省发改委投资处处长程锦龙所言,当前福建民营经济发达的县市都是原来的穷地方,被生活逼得无法生存才出去闯世界,他们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精神赋予了当地民营企业与生俱来的“爱拼才会赢”的特质。
  在企业采访时,记者试图找出政府在企业发展中留下的印记,却发现,政府在企业的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并不那么显于前,更多的是隐于后台。
  晋江国际工业设计园是晋江市委市政府近年来着力打造的工业设计产业化集群园区,我们见到的运营管理者却是一位企业经理。
  “工业设计之于晋江,是‘制造’向‘智造’的突破口。园区的基础建设都是政府出资,但是园区的运营全部由我们公司负责,进驻企业全部市场化运行。”园区的管理团队——福建同天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鄂东介绍。
  李鄂东没事儿就在园区里里外外转,他通过三个指标对园区内工业设计企业加以评判:公司的员工多了;工作室的灯经常亮到半夜;老板们的车都变好了。
  园区内进驻的41家设计机构连接的是与之合作的1000多家当地制造企业,透过他们的发展壮大,李鄂东看到的是当地传统生产企业寻求差异化、致力于自主品牌发展的“智造”升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原标题:一众民企,一座城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刘宝才

责任编辑:王雨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