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135家个体户升级变公司 转出民企新空间

2013-11-01 07:52来源:大众日报
分享到:

工商局工作人员在为服务对象办理“个转企”业务。据介绍,135家个体户转成企业后,已有2家升级规模以上企业,1家紧锣密鼓准备上市,转型企业注册资本总额从转型前的2700万元上升到1亿多元,销售、利润分别是转型前的10倍和12倍。

  □兆锋 兆雷 报道  工商局工作人员在为服务对象办理“个转企”业务。

  □记者 李 梦 王兆锋 通讯员 郑兆雷 报道 
  本报茌平讯 “个体户转型升级变公司后,如同鸟枪换炮,生意好得不得了。现在,我还真有点儿怕订货的。”10月28日,茌平润达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洪达向记者“卖乖”:“今年,我们已拿到3000吨香辣金针菇的生产订单,如果再有人来订货,推了吧,不好;接下来又怕到时货真供不上……”
  “润达”地处茌平县胡屯镇南于村,去年10月变更公司,其前身“润达食品厂”是专门加工金针菇的“个体户”:2间厂房、七八名工人,年产销总量也就300吨。
  “润达”升格,得益于2012年初茌平县启动的“个转企”工程。县里的统计显示:目前已有135家像“润达”样的个体工商户转型为公司制、个人独资等类型企业,迎来事业发展的第二春。
  为何要转?“润达”有故事:2011年秋,朋友介绍来一位辽宁大客户,结果人家开着高档车过来看完店面,扭头就走;去年春,北京一家超市要10吨货,听说不能开增值税发票,也没了下文。这让老于下定决心要“干大的”。
  “个转企”,茌平的决策者们认识更清醒。县委书记陈秀兴告诉记者,全县现有15166个市场主体中个体工商户有12699家。虽说它们占市场主体绝大部分,但在商业信用、经营领域、竞争能力等方面却有着先天不足,没有它们的转型提升,经济转型就是一句空话。
  为加速“个转企”,该县设立“专柜”,整合交通、卫生等前置审批资源与工商部门联审联办,实行个体注销和升级企业一并受理,前后档案合并保存,原有名称字号、商标、荣誉称号延伸使用,转企时仍在有效期内的行政许可照常使用,将单件审批平均用时缩至3天,快得“立等可取”;实行“无负担过渡”,免征企业注册(变更)登记费、年检费等,转成企业后5年内税负不变。至今,累计减免各类税费近1000万元。
  “个转企”后,县里不当“甩手掌柜”:去年,“润达”请中国影视功夫明星覃炳轶为企业代言;今年,于洪达等20位“个转企”老总进山大制造业总裁班“免费充电”……县里都没少操了心。
  换了牌子,宽了路子。转企后,“润达”投入100万元扩建厂房,购进翻转式风干机、巴氏消毒机进行设备升级,还跟四川一家企业联合,开发出爽辣、酱香、泡椒、油焖、菇酱5种金针菇新产品,年产量提升到3500吨,成功打进京津和东北市场,现在1个月营业额顶个体户时全年的。
  “个转企”拉动产业升级,为茌平经济注入新血液。据介绍,135家个体户转成企业后,已有2家升级规模以上企业,1家紧锣密鼓准备上市,转型企业注册资本总额从转型前的2700万元上升到1亿多元,销售、利润分别是转型前的10倍和12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原标题:茌平135家个体户升级变公司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余梁

责任编辑:王雨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