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主VS农业专家,纵论如何实现现代化农业

2014-01-16 22:20来源:大众网
分享到:

“谁来种地”、“靠谁种地”、“怎么种地”是现代化农业要回答的问题,而现代农业又是靠什么解决这些问题呢?1月14日,省农科院专家崔荣宗和新型农场主柴会龙做客大众网省两会“场外观察团”栏目,就现代化农业的重要元素展开讨论,回答了现代化农业能带给农民哪些实惠、如何抓住这次农业转型的机遇等问题。

惠龙韭园农场主柴会龙做客大众网谈现代化农业问题 杨春卫 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崔荣宗与惠龙韭园农场主柴会龙做客大众网谈现代化农业问题 杨春卫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崔荣宗做客大众网谈现代化农业 杨春卫 摄

  大众网济南1月16日讯(记者 李兆辉)“谁来种地”、“靠谁种地”、“怎么种地”是现代化农业要回答的问题,而现代农业又是靠什么解决这些问题呢?1月14日,省农科院专家崔荣宗和新型农场主柴会龙做客大众网省两会“场外观察团”栏目,就现代化农业的重要元素展开讨论,回答了现代化农业能带给农民哪些实惠、如何抓住这次农业转型的机遇等问题。

  职业农民:将农业视为“体面儿”职业

  济南“80后”农村小伙柴会龙的名片上有几个鲜亮的“头衔”:“职业农民”、“农场主人”、“公司CEO”……“农民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职业。”柴会龙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2012年7月,柴会龙大学毕业回到村里种韭菜,不光为自家地里产的韭菜注册了品牌,还成功将韭菜打入了济南的大超市,年赚30多万。不久前,柴会龙又正式将自家的30余亩韭菜地注册成家庭农场,成为一名年轻的新型农场主。

  “你觉得自己和其他农民有什么不同?”柴会龙在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时说:“我觉得我是一个新农人,在农业转型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职业农民’。我和其他农民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我一直在研究国家农业的大方向是什么。”据了解,大学毕业后,柴会龙从城市回到农村,他妈为此哭了一个星期。面对各种不理解和各方压力,柴会龙跑注册家庭农场和农村合作社,筹建沼气池,并将地生韭菜发展为盆景韭菜,赏食一体。目前,柴会龙的韭菜不仅打入了济南各大超市,还远销国外。

  当谈到韭菜的销路问题时,这位职业农民很有感慨地说,他一点都不愁销路问题,因为依靠科技和“良心”种出来的东西,肯定有很多人愿意要。从去年开始,柴会龙开始培育盆景韭菜,将这种韭菜重在花盆儿里和城里人的阳台上,既美观,有打消了人们对韭菜施药多的顾虑。他介绍说,每年5月份到11月份对韭菜进行育苗,就像小孩养护它,到了元旦和春节正好对外销售。因为中国北方特别喜欢吃水饺,而韭菜水饺是最香的,所以他认为这是一个城里人和农村人对韭菜的“刚性需求”时期。截至目前,柴会龙的盆景韭菜销量已经从去年的5000盆增长到了一万盆。也就是说,已有近一万个城市家庭吃上了柴会龙的盆景韭菜。

  柴会龙坦言,目前,家庭农场和合作社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就是愿意种地的农民太少、成本太高。农民外出打工一天在100-200元之间,而在农场和合作社“上班”,一天的工资只有80-100元,所以越来越多的农民不愿意选择种地。

  听了柴会龙的介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崔荣宗对大众网记者说,其实,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第一要素是人,通过创新性思路,通过自己的知识积累,才能带动父老乡亲从传统农业往现代农业转变。他认为,城镇化速度越来越快,种地的农民可能越来越少,大部分都进城务工了,而如何把现在的土地充分利用起来,靠传统的种植方式很难解决这些问题。

  新型合作社:将职业农民、技术、资金有机装到一个“篮子”里

  习近平总书记来山东考察时提出将来‘谁来种地’、‘靠谁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而构建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等,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柴会龙所在的柴家村有355户、1500亩的韭菜基地,然而该如何运营呢?柴会龙说,目前他确立了一个“以家庭农场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辅”的经营模式,即有很多个种韭菜的农户组成很多的家庭农场,然后由多个家庭农场联合起来,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也只有这样,家庭承包才能拧成一股绳,既克服了散户粗放经营,又提高了技术水平,同时在规模经营的支撑下找到了销售市场。

  但柴会龙在经营家庭农场和合作社过程中也遇到了问题。由于很多农民对这一新生事物不了解,觉得加入后没有多大用处,以致于合作社成员较少,凝聚力不强。所以柴会龙也在下力气解决这个问题。他对大众网记者说,农民其实很简单,如果让他们得到实惠,自然有人跟着你干。作为带头人,不应该崇尚“金字塔”式的分配模式,应该做到“要想取,先给予”。只有这样,其他社员才会有积极性加入合作社,才能帮着你把地种好,把农田管理好。

  “的确,一家一户的传统农业模式往往忽视了市场需求,以致于出现盲目种植,甚至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农民的经营风险较大。”崔荣宗说,而现代农业在合作社甚至农业企业的平台上,实行规模经营和统一销售,能够有效预测市场需求,共同抵御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而且合作社也可以提供技术、信息等咨询服务,让农民没有后顾之忧。

  崔荣宗说,我国在农业合作社之类的新兴经营主体方面起步较晚,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产中、产后的服务还比较薄弱。以柴会龙的韭菜专业合作社为例,如果要求每一个社员都懂所有的技术知识,现阶段根本不大现实。如果以合作社的形式,将施肥、栽培管理、植保等技术分别交给不同的社员掌握,实现明确分工的同时,又能把所有的技术整合起来,实现合作社的壮大,最终使得农产品从质量上和数量上都获得大幅提升。

  农产品安全:土壤质量下降威胁餐桌食品安全

  据了解,农产品质量问题是今年省委“一号文件”重要内容,明确要求建立覆盖全省的主要农产品的标准体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并实行农产品监测制度,健全农产品市场、超市、城市居民小区集贸市场监督抽查制度,杜绝药残超标农产品进入市场。与此同时,“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今年我省将启动实施耕地质量提升计划、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大力推行农业投入品减量化,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崔荣宗在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时说,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原因大致有三个方面:土地的过度的开发利用,造成了土壤质量的下降;工厂的废弃物排放造成土壤的污染;种植农作物尤其是经济作物时,由于农民不合理施肥而造成的过量施肥、施药等。

  “目前我们对土壤的过度利用现在非常突出。”崔荣宗说,特别是在经济作物的生产方面,比如大棚蔬菜,有些农民过度追求高产,造成重茬,以致于土壤病害较多,施肥施药增加,最终使得产品质量下降。

  另外,工厂废弃物、畜禽粪便等都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源头。崔荣宗解释说,重金属积累后,造成土壤的重金属超标,最终植物根系吸收,造成农产品质量的重金属超标。当前比较突出污染土壤的重金属有铜、铬等。

  崔荣宗介绍,造成农产品质量下降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施肥用药过量。过量施肥一方面造成土壤的盐渍化,另一方面造成土壤的酸化,使得土壤质量下降,最终造成农产品质量下降。而过量施用农药,尤其是一些剧毒农药,会直接造成农产品污染,而且是一个恶性循环

  “过去我家十亩地都种韭菜,为了经济收入,就往地里拼命施肥。但价格却提不上去。”柴会龙告诉大众网记者,不过成立家庭农场和合作社以后,柴会龙在技术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实行土地轮作,40亩地不全种韭菜,而是拿出其中10亩作为轮作区。也就是说,今年育苗在这10亩地里,明年就挪到另外10亩地,这样既保证盆景韭菜育苗整年不“招”病虫害。又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种出来的全都是无公害韭菜。

  “现代农业孕育的职业农民和新型合作社,就很好地解决了土壤质量下降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崔荣宗说,因为合作社里聚集了大量懂技术的职业农民,而合作社又因赚到了钱而舍得将资金投向技术。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技术进入合作社,既克服了土壤质量下降,又提高了农产品质量,从而以质量赢得市场口碑,获取更大的盈利空间。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余梁

责任编辑:孙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