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沂蒙精神借红色文化经典传承

2014-12-05 11:08:00来源:大众网 作者:孔红星
分享到:

依靠红色电影基地而发展起来的小山村,凭借红色经典演出而创造经济效益的“水上芭蕾”,因红色文化而成为教育基地的纪念馆,像一张张名片对外宣传着沂蒙。今天的临沂,正借助这些优秀的红色文化经典作品,传承历久弥新的沂蒙精神。

沂蒙红色影视拍摄基地内,游客在爱国主义教育区域内参观

社会群众在沂蒙革命纪念馆参观

社会群众在沂蒙革命纪念馆参观

山东沂蒙红色影视拍摄基地,电视剧《红军乡》正在拍摄

沂蒙红色影视拍摄基地内,游客在爱国主义教育区域内参观

    大众网记者 孔红星

  “最后一碗米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件棉袄盖在担架上。”诞生于战争年月的沂蒙精神,它不仅仅是沂蒙山区的精神,而已经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成为了一种忠诚、英武、大义的民族精神。

  依靠红色电影基地而发展起来的小山村,凭借红色经典演出而创造经济效益的“水上芭蕾”,因红色文化而成为教育基地的纪念馆,像一张张名片对外宣传着沂蒙。今天的临沂,正借助这些优秀的红色文化经典作品,传承历久弥新的沂蒙精神。

  闭塞小山村有沂蒙特色,吸引70剧组拍戏

  “听完导游讲解革命年代红嫂的故事,对沂蒙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10月22日,在位于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的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游客颜京志诉说了自己感想,周围的古村落和红嫂们支前的物品等等,都能让前来观赏的游客对沂蒙精神有更深刻的认识,“我和三个朋友是专程过来的,在这里的确有不一样的感受。”

  苏庆梅是马牧池乡常山庄村村民,她的奶奶就是战争年代带领32名妇女架“火线桥”的李桂芳。在此之前,李桂芳的房子还有人居住,如今院落成了革命纪念馆的一个重要展馆。“奶奶经常给我们晚辈讲战争年代的故事,有时候游客来参观的时候,我也会介绍奶奶的故事。”苏庆梅说,看着外面拍摄的红色电影,经常会把奶奶讲的故事联想在一起。在纪念馆附近,电视剧《红军乡》剧组正忙碌着拍摄,也吸引着前来游玩的人驻足观看。“拍影视的一个接一个,最多的时候,一天需要七八百群众演员。”山东沂蒙红色影视拍摄基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影视部主任苏海洋说,《地雷战》等也即将于11月开拍。

  崮峰相连,青山幽谷的自然风貌造就了当地淳朴的乡土人情和原汁原味的民俗民风,但也形成了当地居民长期以来偏远闭塞、交通不畅、贫困落后、观念陈旧的生存现状,常山庄村被列入“十二五”省级重点贫困村。2008年,常山庄村因电视连续剧《沂蒙》的拍摄名声大噪,沂南县委、县政府抓住机遇,果断决策,决心利用旅游业关联度高、拉动性强的优势为老区人民找到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脱贫致富的路子。

  2009年,根据红色影视基地建设和红色旅游的需要,山东沂蒙红色影视拍摄基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委托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了全方位、高起点、大手笔的规划。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该基地发展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沂蒙红色写生基地”、“古山村”、“沂州城”、“山乡梦工厂”5个部分。现在是一处集红色旅游、影视拍摄、红色教育体验、餐饮娱乐、绿色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综合性休闲度假旅游的国家4A级景区。

  沂蒙红色影视拍摄基地这一新兴文化产业搭起了文化平台,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投资,同时带动了相关文化、旅游、服务等产业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优化产业结构,从而促进老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目前,基地已拍摄《沂蒙》、《沂蒙六姐妹》、《斗牛》、《娘》、《红高梁》、《我的特一营》等70余部影视剧,被誉为山东最具特色影视拍摄地、摄影家眼中最美的地方、中国摄影家联盟摄影基地。

  山东沂蒙红色影视拍摄基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泽海介绍,影视基地去年接待游客38万人次,今年有望突破40万人次。门票、餐饮等收入,去年收入2000万元,而今年6月底的收入比去年同比增长65%,今年有望突破3000万元。同时,影视基地建设推动了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周边老百姓搞起了红色餐饮、红色商品,农副产品也有了广阔的销路。据统计,常山庄1340口人,2009年人均收入5200元,2013年人均收入达到10700元,5年增长了1倍多。周边村居的人均收入增长了5000多元,就业率提高了40%,以前是外出打工,现在是在家门口当演员,做生意,成了个体老板。

  红色演出带来收益,40场门票收入27万元

  提起临沂,人们想到的不仅是红色的沂蒙老区、发达的商贸名市,不只是秀美的蒙山、蜿蜒的沂河,还有这一场看过就忘不了的倾情《蒙山沂水》。

  在临沂市的文化资源中,最具优势、特点最突出的是红色文化,也是最能将临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因而,突出红色文化核心,展示沂蒙精神,成为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的主题。红嫂乳汁救伤员、支前妇女抢搭火线桥、送子参军等场景在台上一一呈现,引起了观众最大的共鸣,这也就成就了国内首部水上红色文化大典和唯一的“水上红色芭蕾”。

  《蒙山沂水》的演出,可谓是临沂市用心良苦。2006年9月,由临沂市内文艺工作者为主,全国全省名家精心打造的大型风情歌舞室内版《蒙山沂水》,作为第四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闭幕式晚会隆重推出。

  2008年,临沂市提出把文化名市和旅游大市两个牌子合起来打,把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合起来抓,把文化管理和旅游管理合起来管,着力培植文盛人兴的现代化新城市。推进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打造经济文化强市,成为市委、市政府做出果断决策。这一项决定,被写进了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市委、市政府着力抓好的重点工程。从此,《蒙山沂水》和万亩水面、沂河中心岛的强强联合、精彩碰撞,为临沂市擦亮了又一个城市品牌。2009年5月1日,沂河北湖心岛,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盛装上演,作为国内首部红色大典,每年5月到10月在沂河湖心岛的盛大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在过去的5个演出季里,《蒙山沂水》共演出430余场,观众达40多万人次。

  临沂市文广新局咨询李凡修从2009年起便一直跟随《蒙山沂水》,担任演出节目负责人。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告诉记者,自《蒙山沂水》首演起,临沂市就一直在对演出内容、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不断进行改造完善,极大丰富和提升了《蒙山沂水》的演出效果,使其更好地宣传和推介了临沂,让临沂市的红色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当传统媒体与文化产业相遇见、相碰撞、相融合,一扇全新的大门即将开启。2014年,对临沂日报报业集团而言,可以说是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的一年。就在今年,市委、市政府将临沂大剧院和沂河北岛交由临沂日报报业集团管理运营。从此,临报集团旗下又加入了临沂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和临沂北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这两个全新的子公司。

  临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临沂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冯华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与文化的融合,将是传统媒体融合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而经营文化产业,会成为我们党报报业集团未来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推动报业结构转型、集团跨越发展的重要力量。接管沂河北岛和临沂大剧院,就是报业集团进军文化产业领域、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 ”

  截至7月13日,临报集团已运作《蒙山沂水》演出40场次,累计观看人次超过1.95万人次,实现票务收入逾27万元。依照创新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模式,沂河北湖心岛年可实现各类经营总收入千万元以上,成为集“商文旅”于一身的沂河文化娱乐中心。沂河北岛,这座因《蒙山沂水》演出而闻名的岛屿,它的未来发展不可估量。

  纪念馆成教育基地,六个月接待十万余人次

  “参观完陈列的物品和展列各项介绍,亲身感受到现代生活来之不易。”在沂蒙革命纪念馆,来自安徽的游客宋宪超游览完之后说,临沂这片热土上,沂蒙精神鼓励众多的老百姓去支前,为革命取得胜利有了坚实的基础后盾。

  走进纪念馆,可以观赏到大量的文物,这些物品进行了有机的组合,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具有创造性。“这样一个场景,我们是根据历史照片进行还原。根据照片里的细节,比如服装、形象、人的表情等还原历史,包括每一个道具,每一间房子房子,都要到革命遗址现场进行再现,然后进行创造和提升、升华,体现沂蒙精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示艺术研究所所长洪麦恩对大众网记者说。

  沂蒙革命纪念馆的设计工作是2012年底到2013年初开始的,最初内容主要是临沂市宣传部、党史办等单位部门做的一些工作。洪麦恩说,临沂地区有着深厚的积淀,这个地方的红色文化很发达,积累了大量的资料,首先不缺素材,只是缺一个贯穿的主题。 临沂市委宣传部、组织部包括党校、党史办经过很长时间的组合,历时大约十个月,到后来设计人员参与之后,形成一个联合团队,一边设计一边组合调整。后来,设计过程中有一个本质的飞跃,就是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来临沂视察时做了重要的指示。

  “沂蒙一方山水曾养育过我,我是沂蒙的子弟,为生在沂蒙而自豪。”陈毅元帅之子陈小鲁参观沂蒙革命纪念馆时评价,“环境优美、规模宏大、内容丰富,运用了现代科技手段,以更为直观的形式还原再现了当时场景,生动感人。”

  陈小鲁说,整个纪念馆以沂蒙精神为主线,通篇贯穿党的群众路线,通过翔实的史料,生动的事例,集中展示了山东根据地和华东战场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贡献,展示了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爱党拥军报国的高尚情怀,展示了党和人民、军队和人民血浓于水的党群关系和军民关系,会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基地。

  陈小鲁说,这对于我们传承红色历史,弘扬革命精神,发扬优良传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我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奋发进取,扎实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沂蒙革命纪念馆作为全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团体与群众学习红色沂蒙精神、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自2014年4月26日开馆以来,沂蒙革命纪念馆累计接待团体1100余批次,接待近十万人次,这还不算没有登记的散客。”沂蒙革命纪念馆宣教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团队来自浙江、安徽、江苏等全国各地机关、事业、企业单位。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魏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