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牡丹映射产业转型

2014-10-29 12:45:00来源:大众网 作者:马俊骥
分享到:

菏泽是中国牡丹之乡,去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此考察时看到琳琅满目的牡丹产品感叹“今天长了见识”。菏泽牡丹从观赏、药用到如今形成产业园区,是菏泽市打造西部经济隆起带增长极和向中原地区辐射桥头堡的一个缩影。

今天下午,“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召开菏泽市新闻发布会,菏泽市委副书记、市长孙爱军就菏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主题发布,菏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永江主持发布会。

10月28日,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走进山东盛华农业发展公司,该公司依靠全产业链开发释放“牡丹红利”,成为菏泽牡丹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记者 于潇潇  马俊骥 摄

目前,园区建设初具规模,1500平米的牡丹大棚温室、1100平米的恒温冷库、2000平米的牡丹花茶加工车间全部完工并投入运营,4000平米的牡丹科技展示中心主体已完成。记者 于潇潇  马俊骥 摄

 目前,园区建设初具规模,1500平米的牡丹大棚温室、1100平米的恒温冷库、2000平米的牡丹花茶加工车间全部完工并投入运营,4000平米的牡丹科技展示中心主体已完成。  记者 于潇潇  马俊骥 摄

目前,园区建设初具规模,1500平米的牡丹大棚温室、1100平米的恒温冷库、2000平米的牡丹花茶加工车间全部完工并投入运营,4000平米的牡丹科技展示中心主体已完成。 记者 于潇潇  马俊骥 摄

目前,园区建设初具规模,1500平米的牡丹大棚温室、1100平米的恒温冷库、2000平米的牡丹花茶加工车间全部完工并投入运营,4000平米的牡丹科技展示中心主体已完成。 记者 于潇潇  马俊骥 摄

  

  10月28日下午,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菏泽开发区科技孵化器,落户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在此集中展示。记者 马俊骥 摄

  

  10月28日下午,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菏泽开发区科技孵化器,落户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在此集中展示。记者 马俊骥 摄

  

  10月28日下午,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菏泽开发区科技孵化器,落户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在此集中展示。 记者 马俊骥 摄

  大众网记者 马俊骥

  菏泽是中国牡丹之乡,去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此考察时看到琳琅满目的牡丹产品感叹“今天长了见识”。菏泽牡丹从观赏、药用到如今形成产业园区,是菏泽市打造西部经济隆起带增长极和向中原地区辐射桥头堡的一个缩影。菏泽的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是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菏泽市将“民之所望”作为“政之所向”,以民生改善作为发展的落脚点,认真办好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

  10月28日——29日,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来到山东菏泽,探访牡丹之乡如何转型破题、融合发展,以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红利,生活得更加富裕安乐、舒心幸福。

  国色天香走上产业之路,科技创新驱动菏泽跨越发展

  山东菏泽,古称曹州。自古以来,“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誉让人们对这片土地心生向往。去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一句“今天长了见识”的感叹,更让菏泽牡丹的深层次、多领域、产业化开发利用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

  10月28日下午,在位于菏泽的山东盛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牡丹展厅内,牡丹籽油、牡丹“不凋花”、牡丹茶、牡丹胶囊、牡丹化妆品、牡丹营养食品……琳琅满目的牡丹产品让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的记者们大开眼界。

  “牡丹全身都是宝,花、皮、根、籽都有深加工产品。”工作人员介绍说,菏泽市研发和生产牡丹食品、保健品、日用化工、医药,并延伸开发文化旅游项目,让昔日国色天香在产业升级,转方式、调结构中大放异彩。

  在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中,支持菏泽市建成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突出“花城水邑林海商都”特色,建成鲁苏豫皖交界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实现这一目标,菏泽市提出坚持园区化、链条化、高端化、集约化“四化”并举,重点培育能源化工、生物医药、机电设备制造和农副产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

  在菏泽,处处可以感受到“四化”并举和“四大主导产业”重点培育带来的发展福利。10月28日下午,在菏泽开发区科技孵化器,一瓶其貌不扬的红色粉末以2万元/克的身价引来采访团记者们惊呼:“比黄金还贵60倍”。这瓶红色粉末是落户在菏泽开发区的生物医药企业生产的盐酸柔红霉素,主要用于抗癌药物的研发。

  “天价柔红霉素”是菏泽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低投入、高产出、高附加值的一个缩影,也是菏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科学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菏泽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达到81家,山东大学鲁南药物研究院等9家科研机构入驻市开发区科技孵化器,市高新区被科技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火炬计划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菏泽市委副书记、市长孙爱军介绍说,1—9月份,菏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370亿元,增长18.5%,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首次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牡丹之都战雾霾让百姓舒心舒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的高速发展不能以环境的污染破坏为代价,在菏泽市环保局内的大气污染防治指挥部,一部《牡丹之都战雾霾》的专题片让采访团记者们看到了菏泽市与环境污染宣战的决心。

  菏泽地处中原,曾为“天下之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然而,黄河冲击平原孕育而成沙质土壤,极易引发扬尘,加上城市管理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渣土运输不规范、粉尘生产企业标准低等因素,菏泽一度被挥之不去的雾霾笼罩着。

  当“蓝天白云”渐成为一种奢望,“治气”势在必行。面对大气污染防治这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菏泽市委书记于晓明,市委副书记、市长孙爱军亲自挂帅,成立高规格的大气污染防治指挥部,向大气环境污染宣战。

  通过对全市范围内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所有污染源进行详细排查摸底,3223个大气污染源被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严格的《整治考核验收标准》,并一一列表上墙,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菏泽将影响大气质量的治理内容分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城市扬尘污染、非工业面源大气污染、机动车污染、油气污染综合治理、城市绿化建设等6个方面,各个击破,强力推进,全力攻坚。

  经过不断努力,菏泽大气污染防治效果显著,空气质量明显提升。今年1-9月份,菏泽共有112天“蓝天白云”,居全省第6位,共获得省政府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资金1289万元,列全省第2位。不少市民感叹:曾经消失的“蓝天白云”又回来了。

  公共自行车跑得快黄金地块建操场,改革发展红利全民共享

  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落脚点是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生活得更富裕安乐、舒心幸福。在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中,菏泽市把“民之所望”作为“政之所向”, 认真办好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

  10月28日下午,在菏泽曹州牡丹园的公共自行车站点,采访团记者们亲身体现了公共自行车的便利,自今年4月份投用以来,菏泽市建设了100个公共自行车站点,投入车辆2000辆,市民办理一张租车卡,1小时内免费,超时每小时象征性收费1-2元,仅仅半年时间就使用162万辆次,颇具牡丹元素的公共自行车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采访团记者们试骑体验后,轻快便捷的自行车让大家笑言要“骑车完成后面的采访”。

  教育是民生之基,“对教育怎么重视都不过分,怎么投入都不过分”,菏泽市委书记于晓明如是说,菏泽市委、市政府对于教育的重视可见一斑。

  10月29日上午,在菏泽市牡丹区实验小学,自去年先后投资4000余万元的改建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修整一新的教学楼、绿草如茵的足球场让人很难想象不久之前,这所在校生近5000人的学校没有运动场,正常的体育课都无法开展。

  去年开始,菏泽市政府先后投资4000余万元改建牡丹区实验小学,把寸土寸金的“黄金地块”,划给小学建成操场。如今,在占地近13000余平方米的新建运动场上,小学生们在崭新的300米标准环形塑胶跑道、足球场、两个标准篮球场和三个少儿篮球场上尽情玩耍。

  “今年1—9月份,全市用于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173.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76.4%,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菏泽市委副书记、市长孙爱军介绍说,菏泽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一体化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高了城乡居民养老金标准和城乡低保标准,覆盖率居全省前列;新上新能源公交车210辆,投放公共自行车2000辆,市民出行条件明显改善;251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困难家庭7576户;今年以来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1亿元,受益人口41.8万人。

  菏泽市各项改革扎实推进,社会建设、党的建设、民主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呈现出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宝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