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帝国》:失落的白银时代

2014-08-17 22:07:00来源:大众网 作者:司马平邦
分享到:

所谓中国的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从明末到清末一直就潜滋暗长,当山西票号的诸位巨贾大商们富可敌国的时候,美国摩根或者洛克菲勒家族也才刚刚开始他们的第一代创业。

   所谓中国的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从明末到清末一直就潜滋暗长,当山西票号的诸位巨贾大商们富可敌国的时候,美国摩根或者洛克菲勒家族也才刚刚开始他们的第一代创业。

  现在再回头看,中国在理论上或者还是有机会完成从封建主义制度到资本主义制度平稳过渡的,当年慈禧老佛爷弃京西奔的时候,为晋商所资,这若在美国或英国当然是资本阶级登堂入室的最近台阶,但在中国不过仍然还是奴才子民承泽天恩的请忠机会;大清最后的倒掉,或者也与它不能得到王朝内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支持和容忍有关。

  所以,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看“白银时代”这个名字,当有不少感慨和不少抱憾混和在里面,历史曾给了我们选择进入另一个“黄金时代”的“白银通道”,可惜我们走弯了路。

  很遗憾,我们没有罗伯斯庇尔和马拉。

  《白银帝国》抒写了中国在那个没有罗伯斯庇尔和马拉而只有摩根和洛克菲勒的资本主义创业时代,一个潮流家族的两代人之间发生的恩怨情仇。

  “天成元”的老东家康老爷(张铁林饰)及其儿子少东家康三爷(郭富城饰)除了自身的大商人身份外,也都有浓浓的社会改良派色彩,晋商多儒商,或者说中国人一向把儒做为商的更高境界,在以行商实现其社会改良目的方面,康低父子比《乔家大院》(电视剧,胡枚导演)里的乔致庸更有抱负,所以,由郝蕾饰演的杜筠清以及她的英国老师和神职朋友,也都成为康氏父子标榜其社会改良身份的符号,电影开始不久,康老爷就痛失长子,又逢次子致残,于是强行让杜筠清为自己孕育家族新的接班人,康老爷本来以杜为潮流标榜的华丽表相被打破,这其实也是清末一切政治改良都要最终面对的那个疯狂收场,慈禧太后并不是天生的保守派,而是维新派的改良最终暴露出以牺牲她所代表的利益为代价的目的,她承受不了这个代价,便不惜强奷民意(戊戌变法)。

  “天成元”巨大的家业也相伴着清末社会巨大的社会危机——政治危机和道德危机,在历史上,晋商传到康三爷这一代,基本上都不得不做败家商人,就像半个世纪后所有的商人又不得不面临所谓“公私合营”,一个颠颇而破败的大清国岂容你一个康氏家族独善其身,所以,电影里郭富城越是把康三爷演成可以力挽狂澜的“金融英雄”,他身上的悲剧色彩也就越重,百老汇舞台出身的戏剧导演姚树华又巧妙利用了杜筠清这个符号为必然悲情的康三爷涂抹了许多人性的亮色,郭富城和郝蕾的爱情在我看来还可以拍得故事性更强些,因为这段表面上看似违背伦常的母子之恋里却映射着银幕外广大观众最朴素的审美期待,让他们美好的爱情和家族落迫的命运形成最强烈的对比岂不更好看?

  因此片而入围第12届上海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候选者的郭富城在《白银家族》里为观众奉献了他职业生涯以来最好的表演,虽然他和对手的张铁林、丁志诚和郝蕾等有完全不同的大陆教育背景的表演方式,但郭富城在这部电影的通篇表演都能一贯而下,尤其是郭富城和张铁林之间的神似与郭富城和郝蕾之间的情似,可谓珠联璧合,大漠、骏马、寒夜、苦旅,康三爷刚强的身影和率真的个性被演绎得颇为精彩,他与丁志诚夜遇群狼一段是这个晋商故事里最跳跃的一部分,但那段历10个月制作乃成的人狼之战的特效果然不负使命,让《白银帝国》比一般性的晋商电视剧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而郭富城自《三岔口》和《父子》之后形象定位上改变的努力到这部《白银帝国》终于得到回报。

  100年中国那些曾经的“白银帝国”的兴衰,在高门大户壁垒森森的常家庄园、乔家大院、王家大院落漠的雍容里仍可以感受得到,而《白银帝国》应该说给了现在的人们想像那个时代的一种角度和方法,无论是乔致庸的“天下通汇”和康氏父子的儒法商道,虽然都曾兴旺发达谓之不可一世,但最终都不能摆脱与国沉沦的必然结局。

  为之嗟呀,徒呼奈何。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