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弹部队》:为什么战胜了阿凡达?

2014-08-18 10:38:00来源:大众网 作者:司马平邦
分享到:

若以许多中国人评的,《阿凡达》讲的是一个钉了户反抗无良开发商的故事计,则2010年奥斯卡的最终结果是“拆弹的”(6个奖项)战胜了“拆迁的”(3个奖项),而且从两者获奖的份量上看,《拆弹部队》(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音效剪辑)比《阿凡达》(最佳摄影、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明显沉重许多。

  若以许多中国人评的,《阿凡达》讲的是一个钉了户反抗无良开发商的故事计,则2010年奥斯卡的最终结果是“拆弹的”(6个奖项)战胜了“拆迁的”(3个奖项),而且从两者获奖的份量上看,《拆弹部队》(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音效剪辑)比《阿凡达》(最佳摄影、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明显沉重许多。

  《拆弹部队》没有在中国上映,我们只能通过盗版和互联网看到,对这样的电影,中国的文化管理机构正好也反挥它们傻瓜相机一样的职业操守,政治挂帅,又和美国政治有关,一律喀嚓掉就行,而在国内流行的关于这部电影的解释,又受了《纽约时报》一位记者的评价之影响:战斗的狂飙突击是一种瘾,强效而致命,因为战争本身是一种毒品。

  这段话是本片的开场白,但我觉得它却并不是这部电影真正的心。

  那么《拆弹部队》真正的心是什么?

  曰:还是美国精神。

  38日这天,凯瑟琳·毕格罗分别在《拆弹部队》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和最佳原创剧本两项大项时,两次向那些在伊拉克、阿富汗和世界其它地方“生活和战斗”的美国士兵们致敬,她说,有了这些士兵们的奉献,才有了平常人的和平生活。

  在其中一个获奖感言里她是这么说的:

  谢谢大家,这是我生命中十分重要的时刻。首先我要向其他被提名导演致敬,你们在过去几十年当中得到很多启发。感谢学院,如果没有编剧,就没有这套电影,感谢你冒着生命危险写下这个剧本。感谢所有演员,我认为拍好电影的秘诀是团结协作。感谢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感谢制片人也是我的搭档,感谢彼得在拍摄地点给我们的热情款待。在这里向美国士兵致敬,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仍在阿富汗及世界其他地方执行任务,希望他们平安归来!

  虽然,我一直以来对那些“奋战”在伊拉克、阿富汗以及世界其它地方的美国大兵们怀抱恶感,但毕格罗的对他们的致意还是打动了我,隐瞒在这两位美国优秀的电影人的获奖感言背后的东西是什么?我想还是国家利益和国家精神高于一切。

  换句话说,就是美式的爱国主义。

  《拆弹部队》的第一主人公,由杰瑞米·雷纳饰演的詹姆斯,在许多中国影评网站被解释为一个有战争瘾的拆弹迷,甚至离开中东战场的生活他都不适应,这当然是种病态个性,但从本片导演和原创编剧的奥斯卡获奖词里,你又能听出他们对詹姆斯这样“拆弹上瘾”的美国军人是多么赞赏有加。

  《拆弹部队》虽然是由一个女人导演,但没有任何矫情和玩世,甚至也没对政治价值做任何多余的讨论,而只是把镜头直接对准几个美国士兵,直接描述他们的生活和精神――在这样的描述发生之前,这部电影已经绕过了对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正义性的讨论,因为在美国的价值观看来,它们根本就无须被讨论,一切以国家利益和美国精神为准,电影里,詹姆斯的那两个说“让我们离开这该死的沙漠吧!”(欧文)和说“我真他妈讨厌这鬼地方,我不想干了!”(黑人中士桑伯恩)的战友,被镜头客观地陈述为战争里的弱者,而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拆弹狂人詹姆斯的勇敢无畏――或者这又可以解释为,对于现在像拆弹业务一样危险而难缠的发生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以及巴基斯坦战争,詹姆斯的“上瘾”主张才是真正的美国主流。

  当总统1年多来,奥巴马并没有把他全部的诺言兑现,但尤其是金融危机严重危及的当代美国社会对这种精神的呼唤意念仍是强烈的,而《拆弹部队》里那些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拆弹上瘾”的美国大兵正迎合了这种呼唤。

  这届奥斯卡已经过去,但我想本届奥斯卡的这股精气神应该留下来。

  虽然,对所谓的美国的国家利益和美国精神我并不感冒,但把“美国”这两个字换成“中国”,当是这届奥斯卡对中国电影工作者的最重要启示。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