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琴》:一群阶层的自我救赎

2014-08-18 15:28:00来源:大众网 作者:司马平邦
分享到:

电影描述由王千源饰演的东北某铸造厂下岗工人陈桂林,为了挽回父爱(年轻漂亮的老婆跟他离婚,还要带走女儿),用废弃厂房里的废旧钢铁为女儿铸造了一架“钢的琴”的故事,演员们用诙谐幽默的对白和轻松愜意的表演,苦中找乐地为我们呈现10年前“国企改造”和“国资流失”潮流中一群工人的生活际遇,在现实批判而又不失恢谐趣味的故事里展示这群人的生活和理想。

  这是部自王兵2005年拍出纪录长片《铁西区》以来,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能投注如此关注的又一部好电影,《钢的琴》在此有史记之作用。

  电影描述由王千源饰演的东北某铸造厂下岗工人陈桂林,为了挽回父爱(年轻漂亮的老婆跟他离婚,还要带走女儿),用废弃厂房里的废旧钢铁为女儿铸造了一架“钢的琴”的故事,演员们用诙谐幽默的对白和轻松愜意的表演,苦中找乐地为我们呈现10年前“国企改造”和“国资流失”潮流中一群工人的生活际遇,在现实批判而又不失恢谐趣味的故事里展示这群人的生活和理想。

  据记载,从2002年到2006年,沈阳在进入新世纪之后的城市建设里共拆除了4361根大烟囱,尤其是2004323日,沈阳冶炼厂的大烟囱也轰然倒塌,标志着沈阳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开始,铁西区这个老工业扎堆的地方开始变脸。而《钢的琴》却从另一个角度描述了那些一个接一个倒下的大烟囱背后的故事,在下岗职工们眼里,行将倒下的它们忽然之间变得让人无比依恋,因为跟着它们一起倒掉的可能也是他们维系几十年的只能用“工人阶级”这4个字概括的尊严,虽然,这尊严也因此化成一堆空壳。

  我的朋友赵剑斌先生,一个永远自称工人阶级作家的社会良心记录者,刚刚完成了一本名为《钢城改制变局》的新书,该书以20097月发生的通钢事件为背景,深刻描绘10年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借口下那些不可示人的社会灰暗面,这或者也可与张猛的《钢的琴》形成另一种掩映――至少它们都让人更多地关心这时代这群人的真实命运,它们远非英达导演在《东北一家人》里表达的那样,仅仅是幽默和风趣。

  《钢的琴》里那架真钢实铁打造的钢琴,表面上是陈桂林送给女儿的父爱礼物,其实是这群“被下岗”而被扔进“生活垃圾堆”的工人(阶级)以及那堆几成垃圾的废旧厂房仍然具有超卓的创造力和高尚的价值的隐喻,陈桂林和他的工友们下岗之后穷得连凑钱为下一代买一架真钢琴的能力都没有,他们想“借”用原企业废弃的钢琴又被公安局视为“偷”,又想依钢琴制造原理原样造一架钢琴,奈何木料不足,万般无奈之后,他们只好结结实实地动员原铸造厂的惟一材料――钢铁,以激活自己的能动性,造了一台钢铁的钢琴。

  这一情节似是对并未远去的年代里无数工厂、工人一下子被弃置的现实的反讽,谁说我们是一群废物?

  但我在这样的苦中作乐的反讽里也多少能读出些压抑不住的愤怒。

  因为故事背景和主题人物的相似,《钢的琴》的画面风格与人物关系颇有瑟吉欧·莱昂的《美国往事》的影子,斜横高架的工厂建筑、质朴直截的人物情感以及恶搞爆笑的人物对话,这一次,虽然取材于东北,但电影里的东北话没有走赵本小品式的逗哏路线,而是用于试图真实表达那群人的复杂内心,其中的幽默感倒成了小玩艺,随意而又无处不在。

  作为电影要素,画面感的丰富性是《钢的琴》的一大特色,比如有一段是陈桂林与兄弟们造琴之余围坐在一张长桌前吃饭,饭是粗饭,话是粗话,人是粗人,但那个画面却处理得颇有《最后的晚餐》的意味,而且,果然,就在当年犹大曾坐的位子上,本片中的那个“叛徒”最后也终于露头了。

  还是一处,是披头士乐观横穿艾比路那个鱼贯动态的复写,不过,陈桂林与3个小乐队兄弟们并不是奔向录音室去创造梦想,而是为了踅进废旧仓库去偷一《钢的琴》由陈桂林的家庭事件串起一个群体故事,由陈桂林个人串起了一众下岗工人的群像,他们乐观、真诚,有创造力,又不失恢谐幽默,其实他们最可爱之处是热爱生活,这样的群体,在企业沦陷、尊严崩溃、理想幻灭的世纪之交,创造了一个这样自强自救的彪悍故事,为制造一架真正的“钢的琴”,小故事大意义,它反思改开时代的国企改制、国资流失和国民迷失,更似在呼唤一个阶级和体制的自我救赎。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