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四德新风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致敬

2014-09-09 11:59:00来源:大众网 作者:丁琪
分享到:

以“仁义礼智信”为文化根基的齐鲁文化体系,历经不同时代的洗礼和岁月沉积,早以一种坐标形态和标签意义,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历久弥新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以“仁义礼智信”为文化根基的齐鲁文化体系,历经不同时代的洗礼和岁月沉积,早以一种坐标形态和标签意义,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历久弥新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精神对于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缺失了精神的涵养,一个躯体或者一个区域,便难以见到生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所面临的除了枯竭便是干涸。精神之于一个朝气蓬勃的发展需求和一种风物长远的发展期待而言,就是木之本、水之源。

    一直以来,对于传统文化精髓的保护和开发,受到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使得社会发展在受益于传统学养的同时,也赋予了传承和发扬更多勃勃生机和时代含义。我们常常借以评判是非的标准、评价对错的依据、考量道德水准的凭据、衡量行为高下的根据,常常被我们挂在嘴边、写在纸上、印在脑中、落实在行动中的诸如孝子、好人、气节、忠义等各种美好情愫,如若对其条分缕析、刨根问底的话,总是脱离不开各个时期所积极倡导的各种积极因素。而这些推动社会进步、人际和谐的积极因素,虽然在不同时代有着不一样的表述方式,比如当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前建立在德政、礼治、人治基础之上的道德感化,较早时候的仁政道德体系、天人观念等等,但归根结底其实都印有“中华传统美德”的深深烙印。

    如今,以“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四德工程”建设,提出了当今社会四个方面的德行准则。四德,言简意赅而又界限分明地将自然人作为社会个体、作为构建家庭的基本要素、作为参与和对话时代的社会一分子的多层面角色一一列数,相对独立又相互着力,显示出了加大社会法治建设力度的同时,将德育教化放于同等重要地位的为政智慧。法治教行、德育教心,这种双向作用力的结合,是一种建立在继承孔老夫子“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德育思想之上的发扬和补充,既引导这个社会自由状态下道德的坚守,又明确了道德失守状态下社会底线的作用。这种与时俱进、适应发展需求的取精华,祛糟粕,其实表现出了对传统文化最大的敬意。

    四德新风,让我们看到了对于源源不断输送精神养分的传统根基不丢失、不舍弃的发展受益,更让我们看到了继承中的弘扬和传承中的创新,才是一个古老民族永葆“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文明自信、文化自强。(丁琪)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余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