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传承再炼 传统美德现世流芳

2014-09-09 14:11:00来源:大众网 作者:张媛
分享到:

近些年国学开始复兴,特别是在儿童教育中,国学成为了一种新的流行风潮。穿汉服、读古书、写毛笔字、演奏古乐器……很多家长开始认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并用传统美德教育和引导孩子成长。

  儒家文化传承再炼 传统美德现世流芳

  ——内圣以仁修身 外王以礼待人

  近些年国学开始复兴,特别是在儿童教育中,国学成为了一种新的流行风潮。穿汉服、读古书、写毛笔字、演奏古乐器……很多家长开始认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并用传统美德教育和引导孩子成长。

  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圣,儒家文化可以说是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最大的流派。在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无论是在以前还是在现在,无论我们自己是否意识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受着儒家文化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儒家文化,或者说是儒家文化的思想精髓已经源远流长、潜移默化的融入了我们中国人的骨血,影响着我们的思考和行为模式。

  儒家文化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和“礼”。“内圣外王”是儒学全部学说的总的概括。那就说“内圣外王”吧。主流认为,内圣即通过修养成为圣贤的一门学问。“齐家”、“治国”、“平天下”属外王范畴,外王即是在内心修养的基础上通过社会活动推行王道,创造和谐社会的一门学问。此处,作为小市民,笔者更想把“内圣”说成一种为人观,“外王”则是一种处世观,即内圣以仁修身,外王以礼待人。所谓“仁”即“爱人”,讲究的是亲情、爱情、友情、继而推广及其他人。所谓“礼”,说法众多,笔者简单将其理解为“懂规矩”。这里的懂,不是盲从,讲求的是一种尊重,一种宽容、一种谦让。人群聚集形成社会,形成社会后为了保证每个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爱和安全,就需要有各种规矩,帮助人们明确自己的位置以及权利义务。儒家学说讲求忠恕之道,即为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之所欲,亦施于人”尽己为人谓之忠。其另一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谓之恕。就是以自己作为尺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来衡量别人和自己。在笔者看来说白了就是四个字:“将心比心”。首先自己要做个有心的人,其次要把别人当做同样有心的人看待,最后要学会去尊重和理解他人。

  综上,在现在社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儒家学说其实一直都在发挥着它的影响和作用,只是我们自己可能忽略了。所谓传承,在笔者看来,需要的是再炼,就是自省,让它再显光芒。人活在世上,都需要点精气神儿,儒家文化中的一些核心,就是我们应该有的精气神儿,我们需要再次提炼和融合,让我们的境界得到提升。我们不说高大上的学说理论,就说“将心比心”,对于每个人普通人来说,应该都能理解,只要我们做人做事的时候,多想想这四个字,多用这四个字来思考和行为,我想就做到了“内圣外王”,我们的社会也便和谐了。(张媛)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余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