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细账争取好“气质”奖补资金无上限

2015-01-14 08:56:00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
分享到:

为此,聊城市在有限的财力中,拿出1000多万元,新建了9座空气质量监测站,每个县(市、区)均增加了一座,并对各县(市、区)原有的15座空气质量监测站进行了改造提升。

  故事背景
  为加快大气污染治理进度,2014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创新实施了环境空气质量的生态补偿制度。省对17市每季度空气质量的同比变化情况进行考核,同比实现改善,省对市进行奖补,奖补资金将进一步投入大气治理项目;同比恶化,则市对省进行补偿。“气质”奖补自2014年第一季度启动,至今已发布了三个季度的考核情况,省级财政累计向各市发放奖补资金11992.5万元,市向省级财政缴纳补偿资金413.5万元。目前,多数市已参照省里的做法,建立了对其县(市、区)的空气质量改善的评估考核、生态补偿机制。
  □ 本报记者 王亚楠

  1月,正是总结去年、部署新年工作的时候,聊城市环保局污防科科长刘强却还多了一项特殊的工作——“算账”,算“气质”考核和奖补资金账。
  2014年10月,是第一次“算账”,获得奖励最多的县(市、区),从市里领走了35万元;但也有两个县(市、区)挨了“罚”,最多的向市里缴了15万元的补偿资金。刘强告诉记者,从去年第三季度起,聊城市仿效省“气质”考核和生态奖补的办法,启动了市对县(市、区)的“气质”考核,生态补偿资金系数设置为单位空间1微克污染物5万元。同省里一样,聊城市财政在实施气质考核上也没有资金上限,“算出多少就是多少,我们巴不得都能快改善、早改善”。
  其实,在去年前三个季度的“气质”考核中,聊城市是从省里挣到奖补资金最多的。为什么聊城还要率先将考核推至县(市、区)呢?
  “要进一步提升大气环境质量,必须得这么做。”刘强说。大气的特点是没有明确的地域区隔,这就决定了必须要联防联控、统筹治理。省对市的考核范围只是城市建成区,而聊城市下辖8个县(市、区)和1个经济开发区。刘强说,市里启动考核后,对县(市、区)触动很大,辖区所有县(市、区)都重视和行动起来了,“这才是治理大气需要的‘大环保’!”
  为此,聊城市在有限的财力中,拿出1000多万元,新建了9座空气质量监测站,每个县(市、区)均增加了一座,并对各县(市、区)原有的15座空气质量监测站进行了改造提升。
  除了算考核账,市环保局还有一项新工作:分解所获得的省级奖补资金。“去年第一季度是第一次搞,分得不是太快;到第三季度,一个月之内就全部分解到各个大气治理项目上了。”刘强说。
  分钱,按照“大环保”的思路,破除了部门界限。由市环保局提出方案,列出当前大气治理的几个突出方面,由各方面的主管部门提报项目,市环保局进行审核。据刘强介绍,环卫部门使用生态补偿资金,购置了道路冲洗等机械化保洁设备,“冲洗的道路由原来的8条增加到城区内的全部60条主干道路,背街小巷的清扫质量也得到大幅提高。”
  刘强说,去年改善很明显,基数提高了,老实说,今年压力挺大。但他也很振奋:这回是把大家真的拉到了“大环保”中来了!市里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各个相关的部门都把大气治理“当成个事”,真瞪起眼来,真抓实干,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都很重要,都有责任,都有压力,都有行动。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