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言人,走进百姓生活

2005-04-20 16:28来源:SRC-995
分享到:

当新闻发言人不再是新闻人物时,标志着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

 “现在,我的出现已不再是新闻。媒体会更多地关注我发布了什么,我发布的很多信息越来越成为新闻。从成为新闻人物到不再是新闻人物,我感到高兴,这是我在正确地履行我的职责……”不久前,在一个电视节目中,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宁微笑着谈了这样一段感受。

徐宁,南京市政府首位专职新闻发言人。从去年10月13日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之后,她便成了新闻人物。不仅南京的市民逐渐熟悉了徐宁这个名字,全国多家媒体也都刊登了她的照片和她发布的新闻。与她的名字连在一起的,更多的是新闻发言人制度,以及“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知情权”“服务型政府”等字样。

尽管新闻发言人在中国早已有之,但是,那时他们似乎更多是出现在外交、国际事务等场合。从去年非典那个非常时期开始,新闻发言人与老百姓的生活联系到了一起,开始走进中国普通公民的生活。

从去年9月开始,国务院新闻办连续举办了两期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标志着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开始了一个新的里程。而新闻发言人由新闻人物到非新闻人物的转变,则记录了我们这个社会为打造阳光政府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将人文关怀融入信息发布中

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扩大公共信息的透明度,使民众更多更快地了解政府决策的过程和结果。

作为南京市政府首位专职新闻发言人,徐宁坚守诚信尽职、及时准确、客观公正的发布信息原则。她认为,性别对于发言人这个职业角色而言,“男女的优势各占50%”,但在严守职业底线之外,她仍保持着自己的个性特点,她的新闻发布体现着女性独有的细腻与关爱,很多时候是她个人感情与信息的真实交融。

在发布南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向上调整的消息时,徐宁即兴对媒体说了这样一段话:“这场新闻发布会是我所有发布会中筹备时间最短的,它不超过24个小时。这个决定做出的时候是昨天已经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我们今天发布时还是阳光灿烂的,市政府领导要求我们用最快的速度把这个信息传递出去,使生活困难的南京群众,最早地知道这个消息,给他们在春节前送去好心情,送一个好礼物。我也拜请我们在座的各位媒体的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最清晰的表达,去向他们传递这个信息。”在官方信息的发布中融进了发言人的款款深情,使发布现场弥漫着温馨的氛围,而第二天各家媒体出来的相关报道中,果然都透露出一种充满深情的、温暖的气息。

新闻发言人经常要与媒体打交道,摆好和记者的关系十分重要。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在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上曾讲过这样一句话:“记者是新闻人,追求的是新闻,他们不是新闻发言人的学生、部下、朋友,也不是敌人,他是挑战者。”平时,新闻发言人都很注意与记者的联系与沟通,尽可能为记者的采访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但在新闻发布过程中,他们偶尔也会遭遇尴尬。

徐宁就有这样一段经历:在发布南京即将举行的一个重大的世界性文化活动时,一位电视记者在提问时讲了很长的一段话,他的话讲得非常精彩,徐宁也被他的话吸引住了,但是问题问完,徐宁发现自己不知道他想要知道什么,大家也不知道他在问什么?“如果再请他重复一遍吧,又那么长?是他没有问,还是自己没有注意呢?”徐宁紧急调整了一下思路,灵机一动,如是回答:“谢谢您精彩的阐述,您对文化和对这个节的理解非常地深刻,恐怕您的提问就已经很好地回答了您的问题。”

“无可奉告”外交辞令的消失

2003年9月4日,西装革履的国家地震局新闻发言人李强华坐在了国务院新闻办记者招待会的讲台上,台下是百余家中外媒体的记者。在一个多小时的新闻发布过程中,李强华没有念一句讲稿,而是将所有时间留给了记者提问,丰富的专业知识、坦诚自然的回答给与会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事前没有什么特别的准备,只是已经将记者可能提到的问题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八九不离十吧,所以没有什么紧张的。”李强华将记者招待会上一个多小时的“出色表现”更多地归结于自己20多年地震局工作的积累,“平日里我会有意识地去搜集信息,与各部门加强沟通。”

“当然,我不是孤军奋战。”李强华告诉记者,还有其他的同事在与他一道搜集信息、协助其在各部门间的沟通,“只是我以发言人的身份出现在公众面前罢了。”

作为地震局的新闻发言人,李强华要更经常地面对“突发情况”的“临时发布”。地震属于“敏感”问题,“哪些问题可以说、哪些问题不能说?”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摆在了他面前。

李强华告诉记者:“震情实际情况可以说,但有关震情的预测,就像诸如‘什么时候会发生大地震’‘会不会有更大余震’之类的问题不能随便回答。”他向记者解释,这一是因为在这些方面国家有专门的法律规定,二是因为地震预测预报作为世界性的科学难题,目前还无法给出确切的回答。

李强华认为,新闻发言人最忌讳的是发布虚假信息,因为事实真相是掩盖不住的,一旦说了,就可能永远地失信于媒体、公众。李强华很反感使用诸如“无可奉告”之类的外交辞令。他说:“发言人不是无所不知的人,如果有不清楚的问题,我会坦诚地向记者承认,并为其联系、约请相关专家来解答。”

信息公开制度打造阳光政府

“新闻发言人不是自然人,他应该是一个制度人。因为在他的背后,有一套制度作为支撑。这套制度就是——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国务院新闻办的一位领导在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上一语中的。

中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是从1983年开始建立的,经过20年的努力,特别是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最大限度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让老百姓来监督政府,实现政务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一个开端,它将更好地体现政府决策的阳光操作。

据有关人士透露,《政务信息公开条例(草案)》的起草和征求意见工作已经完成,目前国务院法制办正在进行最后的审核。

据悉,《政务信息公开条例(草案)》确立“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规定了信息公开的范围、程序、公众了解政务信息的权利以及违反该条例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内容,并确立了“首席信息官”等具体制度。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而加快建立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则成为增加工作透明度的一项重大举措。

据了解,截止到目前,所有中央、国家机关部委及北京、上海、南京、四川、广东、云南、安徽等一大批省市级部门都已经或正在制定和实施新闻发言人制度。

采访过程中,李强华坦言:我们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还属于起步阶段,和国外的新闻发言人相比,我们的发言人在公众面前出现的频率还比较低。事件发生后,还缺乏主动解答、沟通的意识。但他相信,“随着政府行政透明度越来越高,及时、公开、完备的信息发布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发言人出现的频率也会越来越高。”

李强华认为:“建立服务型政府,强调政务公开,不是某个人的意志,它需要整个政府所有部门的配合,它应该是一种集体行为。”他心目中的理想状态是,每个政府官员都能转变观念,自觉、负责任地向社会公布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个政府官员都应该是一个好的发言人。”

也许现在谈论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效果为时尚早,但新闻发言人制度从无到有,本身就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一个信号。

当新闻发言人不再是新闻人物时,则标志着他们已经真正走进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在政府和公民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乔虹/文)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余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