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邵明思的民俗情:37载守望,一辈子传承

2014-01-06 15:54:00来源:大众网 作者:
分享到:

从1976年起,邵明思就开始在峄城区文化馆从事文学创作、文艺辅导、文物管理与保护工作,他与民俗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从熟悉到热爱,从学习到实践,从业余到专业,从传承到发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整整37个年头。面对老伴的不解,邵明思说出了心里的话:“峄城这个地方,掬起一把泥土,都散发着文化的芳香,拥有这么悠久灿烂的文化积淀,我一定要做好这个文化阵地的守望者和看护者,让这里的地方文化传承下去。”

  编者按: 

  中国梦,我的梦,习总书记用“五个意味着”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要与当代中国价值观紧密结合,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中国梦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在为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从即日起,大众网刊发“记录追梦人”系列报道,书写工、农、商、学、兵等一线工作岗位上的普通百姓、中坚力量的梦想,反映他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奉献、自强不息、勤恳工作的精神风貌。希望这些梦想能够成为我们为之奋斗的精神源泉,让我们为这些梦想而努力前行。 

  记录追梦人(6)峄城邵明思的民俗情:37载守望,一辈子传承

  ■大众网 记者 张乔阳 见习记者 刘亚洲 实习生 杨文昌

  一根未点着的香烟,在粗糙的食指和拇指中来回撵着,不点火,就这样反复撵着,偶尔将香烟嘴递进口中,然后再拿下来。

  2013年12月31日,大众网记者见到63岁的邵明思时。他正准备戒烟,抽了40多年的烟了,一下子要戒掉,邵明思说“什么艰苦、心酸都走过了,可也比不上这戒烟难”。

  邵明思与烟的难分难舍,其实也是他与峄城民俗文化的情结写照。

  创作《匡衡进京》柳琴剧 匡衡墓前睡觉求“托梦” 

  从1976年起,邵明思就开始在峄城区文化馆从事文学创作、文艺辅导、文物管理与保护工作,他与民俗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从熟悉到热爱,从学习到实践,从业余到专业,从传承到发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整整37个年头。

  1981年,邵明思被调到峄城区豫剧团当编剧,他想结合峄城的人文历史,创作一部具有地方特色的《匡衡进京》柳琴剧。

  “想要创作一部历史人物的剧本,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人物的特点、事迹、传说以及朝代背景等都需要仔细的考虑,一句话、一个时间都不允许出错。”邵明思说,为了这剧本,每天熬夜至凌晨都是常有的事情,因为历史资料较少,他不得不走出去到枣庄市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等地去查资料。

  “现在想来,当时确实是对不住当时的图书管理员,有时候陪我查资料,晚上连家都没法回。”邵明思说,一次为了查匡衡的几处传说,自己写了申请到省图书馆查资料,因为需要查的资料毫无头绪,书又多,图书馆的管理员陪着他查了几个晚上。

  “当时年轻,为了尽可能的还原真实的匡衡,我还跑到匡衡墓前睡了两宿。”说完,邵明思哈哈笑起来。原来,当时还很年轻的邵明思想到了自己常看的武侠小说里都会有“托梦”一说,求好心切的他就真的跑到匡衡墓前睡觉,希望匡衡能够“托梦”给他。“当时干过不少这种玩笑事儿。”邵明思摆着手说到。

  经过修改、整理,《匡衡进京》最后由枣庄市柳琴剧团和滕州柳琴剧联合推出,并参加了苏鲁豫皖4省首届戏剧会演。

  婉拒地下出版社高额邀约  恪守职业道德底线

  1984年后,邵明思被安排到峄城镇(现坛山办事处)文化站任站长,一直到2010年退休。

  16年间,他组建了峄城镇文学创作队、文艺演出队、民间艺术团、狮子龙灯队、中老年舞蹈队、象棋、篮球、民乐等12支文体团队,8处文化大院、26个农家书屋,6个文化信息资源全民共享中心,5个社区艺术团及庄户剧团。

  在这期间,邵明思先后在国家和省级刊物上发表作品100余篇,获得了众多荣誉,但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些地下出版社的邀约。“当时在国家刊物上发表作品,千字也就百元,他们对我说,可以付给我千字千元的稿费。”邵明思说,这样的价格在当时可以算是非常高的诱惑,但他还是拒绝了。

  邵明思说,正式因为整日在和文物保护、文化遗存、考古研究打交道,才更加明白净化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我告诉他们,他们这样是违反文艺法规的,后果很严重。”邵明思说,他还把自己的经历写了一部二人转,叫做《黄胆恨》,“就是希望文化工作者能够恪守职业道德的底线,不要出卖灵魂。”

  搜集“坛山剪纸”传承资料   半路撞车右手缝5针

  2006年,峄城区文广新局聘任已经退休了的邵明思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挖掘、利用和立项申报的工作。

  为了能寻找到“坛山剪纸”的传承人,邵明思用半个月的时间,骑着自行车把坛山街道跑了个遍,后来终于找到祖辈剪纸的老艺人王允荣。“当时看到她精湛的技艺后,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太美了,完全是浑然天成。”邵明思指着墙边一个已经有些褪色的“吉庆有余”剪纸作品说,这就是王允荣的作品,真正的做到了“图案心中出、作品随手成”。

  为了搜集更多关于坛山剪纸的资料,邵明思在2007年5月骑电动车去找王允荣,结果路上出了交通事故,右手被缝了5针。可是工作却不等人,他就靠着左手,一笔一划的将坛山剪纸的资料整理出来。“这也算是因祸得福吧,现在左右手都能写字,一起开工。”邵明思打趣地说。

  后来王允荣老人去世了,可是因为邵明思的发现和推广,王允荣老人的剪纸技艺却没有失传。为了发扬坛山剪纸,在多方的推动努力下,南关小学开设了第二课堂,让更多的孩子学习坛山剪纸。

  在南关小学,大众网记者看到,几名孩子正在认真的用剪刀一点点的剪着手上的图案。墙上挂满了十大元帅、56个民族、脸谱、动物等作品。学校美术老师刘美玲介绍说,这些全部都是学生的作品,坛山剪纸的传承人刘成德老师经常过来对学生进行教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块瑰宝,很多非遗项目因为未能很好的发扬保存,导致很多东西失传,而像坛山剪纸,传到学校,让孩子们学习非遗,才是真正的让这文化瑰宝代代相传。”邵明思看着孩子们灵巧熟练地用一张彩纸创作出的图案,十分高兴。

  还原百年断层艺术“清官独杆轿”  名列省级非遗名录

  而最让邵明思骄傲的是他还原了“清官独杆轿”这项断层近百年的特色艺术,并成功传承了下来,目前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在查阅关于峄城官员史献时发现,当时的百姓为感念清官张玉树,歌颂‘张青天’,集体创作了‘清官轿’,用一根四米多长的竹竿,两人抬着,一人坐在竹竿上,搭起了独杆轿进行表演。”邵明思说,每逢大年初一,独杆轿要配合着锣鼓点,或悬空腾跃,或展现武功,伴同狮子龙灯秧歌队一起到县衙门拜年,令观者提心吊胆,荡气回肠,当时的峄县(峄城区)也形成了“官民同乐”团体大拜年的盛景。

  1984年,刚当上文化站站长的邵明思走访时,经常听到一些老艺人提及“清官轿”。为了完成老一辈人的记忆,重新恢复这百年的民俗,邵明思决定恢复“清官轿”。他根据老艺人及见过“清官轿”的老人的口述、史料的查证,开始整理“清官轿”相关资料。随后,他又在坛山镇文化站设了两个队伍进行实地编排,最终,“清官轿”得以重现,这让当时的老艺人分外激动。

  一手挖掘,整理,并将“清官独杆轿”恢复原状的邵明思,成了峄县清官独杆轿的传承人。直到现在,邵明思依旧在每年的表演中,亲自上场抬轿子,以身作则,带动大家。

  在这之后,响裙云肩、匡衡祠、新四军指挥部旧址……不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历史文物,邵明思都要“掺和上一脚”,做好峄城传统文化的保护者。

  谈起邵明思的非遗情结,邵明思的老伴刘秉银可是“满腹抱怨”:“我都喊他书呆子,什么也不干,回家就进屋看书研究,到了饭点也不知道吃饭,去叫他,还总是生气地说不准打扰。”刘秉银说,邵明思对文化近乎痴迷,工作起来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看着他坐在椅子上什么也不干,可是脑袋里早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面对老伴的不解,邵明思说出了心里的话:“峄城这个地方,掬起一把泥土,都散发着文化的芳香,拥有这么悠久灿烂的文化积淀,我一定要做好这个文化阵地的守望者和看护者,让这里的地方文化传承下去。”

  人物简介:

  邵明思,63岁,省市两级劳动模范、峄城区拔尖人才,山东省重点剧作家,曾获得山东省农村文化20年以上积极贡献奖。

  1976年至1980年在峄城区文化馆创作组工作;

  1981年至1983年在在峄城区豫剧团任编剧;

  1984年至2010年任峄城区峄城镇(现坛山办事处)文化站站长;

  2000年至今任枣庄市剧协副主席(兼);

  2001年至今任峄城区作家协会主席(兼);

  2010年至今任峄城区文化馆研究员、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顾问。

  梦想宣言:

  峄城这个地方,掬起一把泥土,都散发着文化的芳香,拥有这么悠久灿烂的文化积淀,我一定要做好这个文化阵地的守望者和看护者,让这里的地方文化传承下去。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宝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