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佃生

2015-06-02 11:45:00来源:作者:

  冯佃生,1960年11月出生,泗水县圣水峪镇东卸甲小学副校长。

  冯佃生出生在一个偏僻山村,3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由于没有得到有效治疗而落下病根,左腿残疾。1976年9月初中毕业后,立志回山区担任民办老师,虽行动不便,却靠着一双拐杖,毅然站在山区小学的三尺讲台,一站就是38年,用青春和汗水铺就了艰辛的执教之路,为山区孩子点亮了求学梦想,先后培养了1400多名学生成长成才。

  冯佃生身残志坚,一心扑在山区教育事业上,兢兢业业,奋力耕耘。在他的教学生涯里,就教了一年一年级和二年级,其余年份一直教授毕业班。毕业班的教室是50平米的瓦房,讲台只有一米宽,安上讲桌,留给他的空间只能够转动身体。他拄着拐杖,行动起来很不方便,只能就把手杖立在讲桌旁,左臂拄着腋拐,用右手在黑板上角吃力地书写,就是如此艰难,他从来不坐着给学生讲课。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他始终坚持学生考试试卷批改不过夜,每次考试后,都加班加点批改到后半夜,确保第二天早上把批改完的试卷及时发给学生,赢得学生和老师们的敬重与赞扬。

  三十多年坚守在山区教学一线,他从没有因为自己的原因落下一节课。2009年7月初,冯佃生在给电工帮忙时,不慎把右腿摔成骨裂,医生叮嘱要至少休息半个月。可面对即将毕业的学生,他没有听从医生的劝告,艰难地挪进教室,坚守在毕业班的课堂上。一天下来,受伤的右腿肿痛难忍,他咬着牙坚持了下来。2014年寒假前,他不堪重负的右腿再次受伤,无法站立,但他坐在轮椅上还为学生解疑释惑。

  他以校为家,把全部的时间与精力都倾注在山村教育事业中。由于身体原因,他不想把个人痛苦强加到别人身上了,选择了独身,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到山区孩子身上。冯佃生的家距学校仅有500多米,父亲都已80多岁,由兄弟照料,他的工资卡就交给父母,供二老花费。这么近的距离,他本可回家居住,但为了便于教学,他毅然选择吃住在学校20平米简陋的房子里,义务担起看守管理学校的重任。每到夜深人静时,整个学校就他的宿舍亮着灯,给孩子们批改作业,准备明天的课,是他睡觉前必须要做完的事。每天早上6点钟,冯佃生就早早地打开校门,把煤炉点燃烧上水,将教室简单收拾一下,吃点早饭,开始新一天的教学生活。白天工作,夜里值守,寒来暑往,他默默守候了38个春秋。 

  他言传身教,用行动影响着身边的人。在一次上课前,他走进教室,发现教室里乱糟糟的,到处都是纸屑。当时,他没有大声训学生,只是艰难的弯下腰伸手去捡。他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拿起扫把行动起来。东卸甲小学共有15名老师,50岁以上的占了9人,离家又远,冯老师就长期义务为他们值班。他的默默奉献感动着年轻的乡村教师,新来的老师刘韵茹,是个90后,她说:“冯老师能在这所学校呆这么久,真不容易啊。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多年来,冯佃生任教的学科成绩名列前茅。所撰写论文独具特色,多次获奖,先后被评为县级“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学先进工作者”,“济宁市优秀教师”等,荣获首届“感动泗水十佳人物暨泗水县第四届十大道德模范”“山东好人之星”等称号,2014年12月,入选“中国好人榜”。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杨宪永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