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路,亮堂了”——莱阳厨师赵炳福住上济南公租房

2015-04-13 06:33:00来源:大众日报作者:杨学莹

  “天好像长了不少啊?”
  “是房子亮堂了。”
  “儿子最近怎么老笑嘻嘻的?”
  “你问他去……”
  厨师老赵最近总念叨这两句话,妻子的回答也是这两句话。
  一个问,一个答,老赵两口子其实心里都清楚,他们越来越觉得济南是个家了。到今年,老赵进省城已有12年。
  老赵大号赵炳福,今年48岁,老家在莱阳农村,早年当兵是干炊事员的,退伍后回老家,在私人饭店端起了炒勺。2003年,小孩上二年级的时候,恰逢济南一家机关办的酒店招厨师,一家三口奔着“单位正规”来到了省城。
  但是,住房却成了头疼事。
  “好房子太贵,光租的孬房子。”老赵说。起初住在丁家庄的城中村;后为了孩子上学近,搬到经十路某单位宿舍;再后来搬到和平路一处危房,2007年一场暴雨后被劝离。
  在城中村姚家庄的大杂院,老赵一家子住了六七年。这套在200多平米宅基地上盖成的3层“转圈房”里,挤住着赵炳福和其他20多户人家,共用一个水龙头、一个厕所。家家在门口做饭,巴掌大的天井里是蜘蛛网似的电线。赵炳福租了一间30平米的南向房间,窗前一米外,就是另一栋楼的墙。
  2013年1月,济南首批公租房接受申请,明确向外来务工人员开放。老赵工作的翰林大酒店总经办挨个部门、班组通知。听说这个消息,老赵起初还不敢相信是真的。提交材料后,当年11月,公租房分配摇号。老赵和同事们一起坐在员工餐厅的电视机前,紧张地看摇号直播。
  “心里又紧张,又觉得自己在想美事儿。”直到看见“翰林大酒店”的名字出现在电视屏幕上,老赵的心里才燃起火花:在济南,真的有家了!此后,老赵和妻子没事就往工地跑,偷偷地看了一次又一次。2015年1月,交钥匙,老赵用三轮车搬了家。
  来济南12年,西蒋峪公租房的新家,是老赵头一次住上有独立卫生间的房子。
  告别了“进门就得开灯”的日子,同样每月400元的租金,新房子两室一厅、三面采光,老赵一下子觉得天长了不少,一家人的进城路,也“亮堂了许多”。
  “上高中的儿子以前不爱回家,睡不好觉。现在回来,脸上笑嘻嘻的了。”他说。
  2014年5月,老赵在翰林工作满两年,“五险”之外,酒店又给老赵交了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各交基础工资的7%,每月合277.2元。
  当然,进城的老赵们仍然面临一些烦恼,比如公租房还是供不应求,一些同事就在摇号中落选了。还有的人没有“正规单位”,公积金等政策还没有落实。
  不过,老赵说还是要向前看。“44岁那年,卡着45岁之前的点儿,我在上一家酒店里入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这回,又有了公租房和公积金!”四年三大步,各种保障都有了,老赵感到幸运又踏实,“12年的进城路,城市接纳了我,相信将来政策会更好,像我这样的人能更快更好地安居乐业。”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刘宝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