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职务”到“职业” 职级制改革造就“草根校长”

2015-05-10 08:24:00来源:大众网作者:

  

  王明春与学生代表进行座谈,听取学生意见

  

  王明春与学生讨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

  记者 姜洋 张坤 实习生 胡惠惠

  潍坊市永安路小学校长王明春当校长已有10个年头了。2004年,潍坊市开始试点校长职级制改革,十余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校长的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大幅提升。王明春亲身经历了职级制改革从开始到成熟的过程。他坦言,作为受益人,感受颇深。

  在王明春看来,校长职级改革的亮点,就是取消了校长的行政级别,让校长成为真正的校长。他回忆,改革前,各种迎来送往的检查、饭局、会议,占据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取消校长行政级别让校长“解脱”了,有了更多精力抓教育教学。“改革后,我可以静下心来研究教育规律、研究课堂、研究课程、读书思考。也让我实现了从‘行政校长’到‘专业校长’的华丽转身。”

  校长的专业化是校长职级制的核心,目的是实现教育家办学。今年37岁的刘剑锋担任校长已经四年多,2010年,坊子区组织后备校长选拔,他经历笔试、面试、考察、挂职锻炼、最终考评,从几百人里脱颖而出,从一名普通乡镇小学教师成为后备校长人选。2011年10月,刘剑锋担任坊子区前宁小学校长;两周前,他又被调任坊子区实验小学校长。“现在的校长,不再是利益与关系角逐的产物,而是在公平的环境下竞争胜出的结果,使校长成为可以公开追求的职业。”

  行政干预的减少,也促进了学校个性化特色发展。2009年任永安路小学校长后,王明春对学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推进养成教育,成立学生社团、家长委员会,建立教育基地……2012年,王明春带领学校教师,将校园文化编纂成册了《学校文化集萃与解读》。他还制定了一套“一线工作法”的办公模式:学校领导每周至少到自己负责的年级听两节课,亲身参与到学生们的学习和成长当中。

  “我负责的是二年级学生,一直跟着他们到六年级毕业。这些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我都很清楚,这在改革以前是不敢想的。”王明春笑着说,他现在上、下班都至少早到和晚走半个小时,对学校各方面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学校的老师们都亲切的称他“草根校长”。

  说政策

  近几年,山东省在潍坊市、青岛市对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随着工作的推动和各项配套政策的出台,改革的成效逐渐显现。

  校长职级制的推行,确保了选好、用好校长,实现了专家办学。近3年来,潍坊市报名参与校长后备人才考选的达到8980人,择优组建了1016人的校长后备人才库。其中15名县市区教育局业务副局长通过公开考选进入校长后备人才库,有5名已经担任校长。2005年以来,162名新提拔的校长全部从教育系统择优产生。青岛在取消中小学校干部的行政级别基础上,建立以职级为核心的校长管理制度、校长定期交流制度、校长激励机制,建立学校干部与行政干部的双向流动机制,还完善了学校领导班子内部监督机制。

  从2014年起,我省将在青岛、烟台、潍坊、威海、菏泽5市继续扩大改革试点。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