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王峰:有了“小本本”,河滩地生金

2015-11-14 09:08:00来源:大众日报作者:

  □ 本报记者 赵洪杰 

  眼下,莱芜市莱城区羊里镇雪赢村的86池莲藕又获丰收。还未上市,韩国一家超市就与王峰签订了收购合同——经过包装加工后,每斤收购价4元,比市场价贵一倍,86万斤纯利润达到100多万元。

  干上村书记才两年,王峰没想到,村里贫瘠的河滩地也能生出“金子”。

  雪赢村是水库移民村,上世纪八十年代从雪野镇搬到羊里镇。“这个村183口人,人均1亩地,6分在河滩,其它啥资源也没有。”

  2012年,王峰动员村民把150亩河滩地流转在一起种莲藕,雪赢村成立了莲藕种植公司,当年产藕10万斤,预留了9.5万斤藕种,还收入了2万元。试验算是成功了。

  但建莲藕池子资金不是小数。莱城区的银行,他几乎跑了个遍,却都吃了“闭门羹”。“来看了项目,都说你这就是一块不好的地,没法抵押。”

  河滩地难道要永远贫瘠下去吗?莱芜市委农工办副主任狄杰友给王峰出了个主意:“中央提出农村土地要实行‘三权分置’,莱芜市正在探索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为企业颁发土地经营权证。”

  为了能一个证就贷款,莱芜市财政配套担保基金,把担保公司引进来;为破解因农业周期长造成贷款逾期,把中小企业的“过桥”资金引进来;为使抵押物能变现,把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了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金融闭环。

  一张土地经营权证,让王峰从银行贷到了50万元救急钱。为了长期收益,王峰又成立了莲藕合作社,将183亩土地折股量化为183股,村民人手1股,发集体资产股份化股权证,支付土地流转金后,剩余部分村集体提取30%作为公积金,其余按股分红。

  王峰说,现在莲藕供不应求,村里准备再扩大70亩面积,“我们又申请了100万元贷款,用的还是这个小本本。”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