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民企老板自创非遗博览园守护精神家园

2015-05-18 09:58:00来源:大众网作者:
非遗传承人教小朋友做布老虎
学习戏剧
正在手工制作榼子
 
  大众网青岛514日讯记者 李敏)在即墨,有一支团队默默奉献,自筹资金1000万元,兴建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青岛胶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用一颗至诚的心守护着精神家园,他们就是即墨市吴伟民营企业家孟宪良、赵永健、王新文、卜晓宇、国世才。他们创办“非遗”博览园获得了国家AAA级景区、山东省第一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山东省“乡村记忆工程”、山东省乡村旅游培训基地等荣誉。514日,媒体团来到“非遗”博览园进行了参观。

  孟宪良,青岛华美集团董事长;赵永健,即墨市墨河封缸酒厂厂长;王新文,青岛正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国世才,即墨德源祥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卜晓宇,即墨文化传媒企业负责人。

  2012年初,即墨市人民代表代会和即墨市政协会议召开,孟宪良、赵永健、王新文、卜晓宇四位新老政协委员在学习“两会”报告时,积极建言献策,经过反复讨论,大家认为即墨市委市政府建设文化大市、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决策非常切合即墨市实际。

  即墨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即墨先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即墨人民世代相传、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宝贵财富。目前,全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个,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个,即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2个。

  20125月,五位企业家自筹资金1000万元,遵循“传承文明,完美人生”的理念,按照国家三A级景区、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标准,本着打造一个“文化传承,产业服务、旅游观光、社会教育”四位一体平台的目标,在原华美一处闲置厂区(即墨创智新区烟青一级路211号)动工修建。

  园区、博物馆建成后,五位企业家从延伸非遗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出发,注重挖掘蕴含在非遗文化之中的教育价值,开展定向服务,在全市青少年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传播正能量,自觉担负起培养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责任。

  针对青少年特点,博览园设立了丰富多彩的体验项目,让学生“亲身参与、快乐体验”,在活动中升华学生思想。园区开设了传统游戏体验项目:荡秋千、跑高跷、打陀螺、跳房子、抖空竹;设立了剪纸、缝布毽子、榼饽花、风筝制作、绣花、画脸谱、学唱即墨柳腔等手工操作实践课程。其中,学唱即墨柳腔、画脸谱、制作风筝、缝布毽子、磕饽花、绣花边等实践项目,在即墨市乃至全省都是首创。学生们在实际体验中,体会到团结友爱、领悟到谦虚礼让、展现了勇敢担当,人生价值得到了升华。

  开园一年来,博览园定向服务取得可喜成绩,截至目前,园区共接待即墨市、青岛市学生团队120多个,受教育人数达10万人。

  园区还免费接待老年人、旅游考察团、国外商务考察团、省市领导、高校专家教授5000余人。目前,博览园、博物馆的综合效用正在显现,这一项目为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推进青少年的爱国教育、为提升即墨市的良好形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园区在开展非遗传承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引进12名非遗传承人(民俗专业老师)入驻园区,采取现场教学、活态展示、生产性保护等形式,常年开展传承、授课。举办非遗学习培训班,免费培养非遗传承人。

  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提高传播效果。园区开设了《即墨民俗文化》网站、博览园微信圈,制作了青岛第一部弧幕历史电影、第一个非遗电子书库,图文并茂,传播速度快、视听效果好。

  为扩大品牌影响,园区注册了“千年商都”商标,着力打造地方特色礼品、旅游产品品牌。园内建起了酿酒、工艺、食品类十多个传统产品研发生产线。孟宪良、赵永健、卜晓宇亲自参与开发设计,开发出了工艺镶边、工艺榼子、即墨麻片、即墨地瓜酒、工艺刀币等十几个旅游商品,带动起酿酒、布艺、民间手工艺等相关产业和加工基地。园区开发的产品,因其特有的非遗特色,倍受欢迎,获得专家、消费者好评。有9个产品在山东省、青岛市获奖。

  园区建有“千年商都特色礼品、旅游商品展销中心”,汇集了市内外地方传统特色产品,有酿酒、家纺、传统工艺、农副产品等六大类,上百个品种。2013年,园区商场被评为即墨唯一一家“山东省金牌旅游商店”。

  目前,园区已经成为一个以非遗为主题,以体验为特色的旅游景区,游客在这里可看、可玩、可购、可吃,受到了即墨、青岛、山东旅游业界的认可,加以广泛推广。今年来自国内外各方的面领导、专家、媒体人、学生、幼儿、游客等达10万多人。     

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张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