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老区春联变迁 “手写”虽少却带不走乡情

2015-02-21 22:44:00来源:大众网 作者:王景成
分享到:

过春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春联意味着沾喜气,除晦气,营造节日的热闹场面,寄托吉祥美好的愿望。年前,大众网记者回到家乡临沂市郯城县李庄镇八里屯村。临近春节,农村大集上,春联摆满了大街,叫卖声传遍了整条街道。什么挂式的、喷金的、带龙凤的……虽印刷精美但内容千篇一律。

  编者按:今年是大众网连续第6年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2015年春节期间,大众网记者将拿起手中的笔,端起相机、摄像机,深入城市、乡村、厂矿企业、车站码头等基层岗位,采访工人、农民、普通市民,倾听百姓心声,了解社情民意,记录祖国的变化,书写普通小人物的感人故事,体验基层群众所需所求,全面展示基层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展现出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生动景象,反映基层干部群众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节日状态,营造出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新春走基层(52)

  沂蒙老区春联变迁 “手写”虽少却带不走乡情

  时间:2月18日

  地点:临沂市郯城县李庄镇八里屯村

  记者:王景成

集市上到处都是卖春联的摊贩

机器印制的春联

机器印制的福字

  过春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春联意味着沾喜气,除晦气,营造节日的热闹场面,寄托吉祥美好的愿望。年前,大众网记者回到家乡临沂市郯城县李庄镇八里屯村。临近春节,农村大集上,春联摆满了大街,叫卖声传遍了整条街道。什么挂式的、喷金的、带龙凤的……虽印刷精美但内容千篇一律。“现在卖的春联都是印刷的,再也看不到手写的啦!”同行的父亲感叹了一声。

  眼前的各种印刷春联,以及父亲的叹息声,一下子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很多年以前,父亲从民办教师的队伍中退出,闲来无事亦或是受爷爷喜爱书法的影响,父亲开始练习书法,在当时算是村里数的着的能够提笔写春联之人,因而很受邻里尊重。

父亲在手写福字

手写的春联

  父亲介绍说,以前过了小年,来家里排队写春联的人特别多。为了给邻居们写出不同的春联,父亲还花了一番心思来收集寻找那些好的吉祥的春联。那些年没有电脑,更没有网络,父亲或是翻阅古诗集,或是找人请教,或是买来相关书籍,把找来的春联记录在一个大笔记本里,至今仍被父亲用心收藏。

  “再抹上点浆糊,那个字再放正一些,搬个凳子踩着把横批贴上…”儿时的我和哥哥也帮着父亲晾刚写好的春联,淘气的我还总是把墨汁涂得满脸,“装神弄鬼”吓唬人,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现在都是买印刷的对联,暨好看又方便,对于手写的,都不感兴趣了。”村民王金龙一边贴着刚买的春联边一边说。如今,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工手写的东西,在打印机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哪怕是再落后的乡村,十有八九的门头上贴的都是制作加工后的春联。除了印刷春联,还有各行各业免费派送的春联,在记者家乡村里就贴着通讯公司、房产、保险等公司的春联。

  “自从有了机器印刷,手写的春联也就不那么‘吃香’了。”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手写春联越来越少,但只要有人需要,父亲还是会亲自手写春联。那红红的纸、浓浓的墨香,家家户户门头上那幅朴实温暖的春联绝句,不正是人们心中渴望的年味儿吗?

点击浏览下一张 

【专题】我们的节日·2015年新春走基层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杨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