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支教岛”的李老师找到了 为442名乡村老师“腾房”5年

2015-08-11 14:36:00来源:大众网作者:李兆辉 金红蕾 亓翔

  

  青岛市教育局工作人员、“支教岛”创始人李淑芳。(亓翔 摄)

  

  李淑芳在平度一小学送课时,在课堂上对小学生进行指导。(亓翔 摄)

  

  李淑芳与贵州老师们在“支教屋”里同进晚餐。(亓翔 摄)

  

  从贵州来青岛学习的老师与李淑芳在“支教屋”里合影留念。(亓翔 摄)

  

  李淑芳的“支教屋”里贴着来学习的老师的合影。(亓翔 摄)

  大众网青岛8月11日讯(记者 李兆辉 金红蕾 见习记者 亓翔)8月7日,网络上一段题为《青岛“爱之家”5岁了——祝福李淑芳老师》的视频感动了众多网友,大众网以《海边“支教屋”感动山区教师 贵州教师隔空致谢“李老师”》为题做了报道。8月9日,大众网记者来到青岛,与视频中的女主人公——李淑芳老师面对面采访。李淑芳为了义务支教,一家四口至今挤住在30年前的小房子里,女儿放假回家经常打地铺,却从来没有在这栋被捐出去的百平米新房子里住过一天。

  20年积蓄买新房“让给”山区教师,四口之家挤70平米老房

  在网友发布的视频中,李淑芳“让出”的新房内正住着一批来自贵州贫困县镇宁县的小学老师,他们在青岛的小学挂职培训。培训结束后就会回到这栋房子里,一起吃一起住,不用花一分钱。房子里摆放了十几张双层床,房内的家具家电、粮米油盐一应俱全。墙上贴着“来吧,亲爱的……”“我成长,我幸福”等标语,让人倍感温馨。

  大众网记者采访得知,李淑芳是青岛市教育局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由于负责教师培训工作,李淑芳看到了乡村老师因为缺乏培训、素质相对低下,而给孩子们带来的影响。她告诉记者,她有时会遇到25年不读一本书的老师,也会遇到下课后就立马回家看孩子的老师,这让她非常担忧。“这种情况确实发生在教育培训投入全省第一的青岛乡村,那么其他地方的农村老师呢?他们是不是更需要培训?”李淑芳说,她愿意把房子让给那些愿意来青岛培训的外地老师,就是觉得农村老师到了亟需培训的时候了。“只要他们愿意改善自己,希望学生们学得更好、成长得更好,那我就会一直让他们住下去,并为他们介绍青岛最好的学校”。

  采访中,对于房子的事,李淑芳并不愿意多谈,因为她觉得这是应该的,这能给她带来幸福感、成就感就足够了。这栋房子位于青岛市区离海不远的地方,虽然地段不是特别优越,但在5年前买房时却也几乎耗尽了这个工薪家庭的20年积蓄。原本计划全家搬出那栋只有70平米的老房子,但李淑芳在五年前“让房支教”的决定让一家人又在老房子里住了好多年。

  拿出新房子帮教育,李淑芳这个决定起初让家人不理解,但慢慢变为了支持和鼓励。李淑芳的一位朋友偷偷告诉大众网记者,李淑芳的女儿目前在外上学,如果女儿不放假,他们夫妻俩以及一位老人,住在70平米的房子里还勉强能够应付。但她女儿如果放假回来,晚上睡觉就是一个麻烦事,或者打地铺,或者到亲戚朋友家借宿。

  其实,李淑芳本人的家庭并不十分富裕。这栋“支教屋”里的物件都是她“化缘”来的:洗衣机、空调、冰箱都是朋友、朋友的朋友赠送的;餐桌是一个小学捐赠的废旧课桌拼成的;日常的粮米油是这琴岛教师成长工作室的成员们轮流买的。

  10年付出团队逐渐壮大,“工作室”变成“支教岛”

  十年来,除了家人在和李淑芳一起坚持,还有一个覆盖范围很广的团队,陪伴着李淑芳义务支教,这个团队就是李淑芳发起创建的琴岛教师成长工作室。在工作中,工作室慢慢发展成为了辐射山东乃至全国的“支教岛”。

  2005年,李淑芳发起建立了琴岛教师成长工作室,目的是进行免费的教师培训。通过把全国知名的名师、专家、教授集中起来,不定期地到农村学校或山区中小学对那里的老师进行培训。同时他们以青岛为“根据地”,利用青岛优质的教育资源,把愿意接受培训的省内外农村老师安排到青岛最好的学校,与城里的老师同上一节课,从中找出差距。

  李淑芳说,创建十年以来,琴岛教师成长工作室已经从当初的两三位名师,发展到一个涵盖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大学教授、一线名师和名校长、在校大学生在内的庞大的爱心志愿团队,变成了一座庞大的“支教岛”。他们把需要培训的老师迎进青岛,让专家、名师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培训;同时带领着团队里的专家名师到偏远山区、农村学校“送教”,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课程和方法输送给农村老师,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素质,最终惠及更多的孩子。

  据不完全统计,“支教岛”已经接待了省内外600多名教师来青岛挂职培训,而且几乎每一批都曾住过李淑芳的新房子。此外他们还将1000多堂课送到农村学校,让几千名农村老师受到最好的培训。除了到云贵山区“送教”,他们还将很多好的教学理念送到了河北、江西、山东菏泽、山东潍坊等地。

  李淑芳说,“支教岛”会一直存在下去,直到农村老师不需要培训的时候,“只要我能动,我就能做下去”。

  大众网对话李淑芳:

  没有经费支持 “支教岛”活下来得益于好心人

  大众网记者:为了支教,你把房子无偿的贡献出来,给我们说一说当时是怎么想的?

  李淑芳:原因很简单,老师们迫切需要接受高水平的培训,他们需要把更好的东西传递给我们的孩子,而他们来到青岛接受培训又要花不少经费,以致于很多老师因此止步。我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所以就想办法给他们提供一个住的地方,恰巧当时买了房子并简单装修了一下,这样,家里就有了两套房子,所以我就把这套大点的房子拿出来给老师们住。

  大众网记者:既然有两套房子,为什么不把原来的老房子拿出来支教呢?

  李淑芳:我那套老房子根本住不下,只有70平米。有时候外地老师,尤其是外省的老师一次能来十几二十位,所以我就给他们在新房子里布置了6张高低双人床,这样一次能住12个人,至于住不下的其他老师,只能托开宾馆的好朋友收留,尽量让他们在培训期间没有金钱上的负担。

  大众网记者:你把房子贡献出来5年了,你的家人没有怨言吗?

  李淑芳:丈夫很支持我,因为他也是一名老师,他知道老师的工作对于我们的后一代意味着什么。女儿起初不太理解,但还是被我俩说服了。所以说,家人的支持,也是我们团队能坚持11年的原因。

  大众网记者:您觉得您这是不是一种特殊的“支教”?

  李淑芳:“支教岛”中的“支教”道出了我们做了11年的事。我们确实是在做支教,不过我们做的支教,和普通意义上的支教有很大区别。我们的支教对象是乡村、山区老师,而不是学生。根据我们的工作经验,对40名老师的培训比对一个班40名学生进行授课,意义要大得多。因为40个老师的素质提高了,受益的是40个班的1600名学生。

  为此,我们的团队通过不断地发现老师和学校的需求,逐渐形成了名师联盟、校长联盟、家长联盟、大学生联盟、心理联盟等“五个联盟”的培训队伍,把全国的优秀的教师培训队伍集中在一起,义务地、免费地给农村学校送去最好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

  大众网记者:只靠间断性地四处“化缘”,没有持续的经费支持,你觉得你们的“支教岛”能坚持多久?有没有算过,仅无偿接待各地被培训老师,要花费多少?

  李淑芳:有人给我出过主意,说我房子从过去的每平4000元涨到现在1.3万元左右,如果能卖掉,然后再租一个稍微便宜点的房子,或许我们能再坚持久一些。

  但我不这么想,我觉得我遇到的都是好心人,他们因为我感动也好,因为我们团队做的事感动也好,他们的支持才是最长久的,也是让我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大众网记者整理)

初审编辑:张艳

责任编辑:高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