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栽培学家余松烈:一生为了小麦高产

2016-09-06 11:29:00 来源: 山东农大报 作者:

  2016年4月20日,我国著名小麦栽培学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余松烈走完了他96岁的人生路程。在农业科研和教育园地辛勤耕耘了一生的他终于得以安歇。

  风风雨雨近一个世纪,余松烈的一生都在为实现小麦高产而奋斗,他的人生之路令人钦佩。

  在战乱中选择了学农

  1921年3月13日,余松烈出生在浙江省慈溪县。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正准备上高三的余松烈和亲人们为躲避战乱,在南京、浙江辗转,1938年春抵达上海。1938年秋,余松烈进入上海私立致用大学农学院读书,1939年秋又考入迁来上海的南通学院农科。但上海没有农业,当时的学习只是念念书,听老师讲讲课,不接触实际。余松烈和同学们觉得,学农要理论联系实际,就想另外找个农业高校读书。恰好此时,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在上海招生,该校是一所教会学校,在当时的农业高校中有较大影响力。余松烈和郑广华、邵霖生等几个人参加考试,并被录取。1941年春,余松烈等几个同学一起离开上海,穿过敌伪封锁线,来到位于福建邵武的福建私立协和大学农学院读书。

  在福建私立协和大学农学院学习期间,余松烈学习成绩优秀。1942年秋余松烈毕业,并在老师赵仁镕教授介绍下到福建永安福建省立农学院任助教。1944年秋余松烈又回到福建邵武协和大学选修一部分课程并担任助教职务。在协和大学的几年间,余松烈开展了多项研究。例如,他与赵仁镕合作完成的研究 《小麦收获时期与产量品质及生活力之关系》,发表在福建省立农学院出版的《新农季刊》1942年12月号上;他与赵仁镕合作完成的研究《大豆之开花习性》、《小麦之开花习性》,分别发表在《新农季刊》1943年6月、12月号上;他与顾华孙完成的研究 《红茶制造试验及品质与水色相关研究》1943年发表在福建省农业改进处出版的《福建农业》上;他与赵仁镕合作完成的研究《主要农艺作物的交配技术》1944年12月发表在 《福建农业》上。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当时,余松烈在福建省研究院河田水土保持实验室工作。1946年春,他携家属返回上海。

  此次回到上海,余松烈做的一件最有意义的工作就是与郑广华、邵霖生创办了上海新农出版社,出版了一批颇有影响的农业书籍。内容涉及生物统计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病理学、作物学、农产物价学、作物栽培学等,这些著作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前后我国农业科学研究的成果,为我国解放前后的农业出版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来山农开始小麦高产研究

  1949年9月,29岁的余松烈辞去上海新农出版社经理职务,和郑广华一起北上山东济南,来到山东省立农学院工作。余松烈在农学系任教,他借助山东小麦主产区的优势,开始了对小麦高产理论的研究探索。

  1950年8月,余松烈在山东农学院讲授新遗传学、生物统计学,并创建小麦育种和栽培试验田,利用种间杂交开展分枝小麦育种工作。1951年11月,他担任山东农学院副教授,讲授进化论及新遗传学,从事“小麦周期播种试验”和“分枝小麦栽培技术研究”工作。1955年6月19日,山东农学院决定出版《山东农学院学报》,第一期刊发了余松烈、尹承佾撰写的《分枝小麦研究试验总结报告》和 《济南小麦周期播种试验》的研究论文。

  1956年5月3日,余松烈参加山东省第一届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并获得“先进生产者”称号。1959年,他培育出小麦新品种“山农1号”、“山农3号”,还研究出小麦深耘断根增产等技术。

  1966年6月,余松烈在肥城农村蹲点,和农民一起搞小麦高产栽培试验。就在这时,文化大革命风暴骤起,席卷全国。在这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中,余松烈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受到红卫兵批斗,最后被送进“牛棚”,集中到学校农场接受劳动改造。

  “文革”开始时的风潮过后,形势稍有缓和,余松烈被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幸运的是,他仍能以被劳动改造者的身份参加试验田的部分工作和农村调查。在这种情况下,他可以自得其乐地积累小麦生产经验,思考小麦高产和试验问题。他带领学生生产实习并到省内小麦高产地区考察,仔细调查生产情况,研究思考制约小麦高产的理论和技术问题。这期间,余松烈结合在学校农场的科研基础,研究总结山东省小麦高产县的丰产经验,发表了《小麦高产途径及其理论基础》、《小麦高产途径的商榷———兼论穗、粒、重的矛盾》两篇研究论文。

  理论联系实际创小麦高产纪录

  1974年3月,余松烈带领部分学生到滕县龙阳公社进行生产实习。6月底,生产实习结束,学生返回了学校,而余松烈却主动要求留在滕县农村继续劳动锻炼。

  史村是滕县科学种田的先进典型。1974年秋播,余松烈来到史村,指导农民在小麦栽培管理上实行“六改”,即:改换主栽品种“鲁滕一号”为“泰山四号”、改播种量较大为适当压缩播种量、改适时晚播为适时早播、改耧播为机播、改行距16.5厘米为行距19.8厘米,并且不种畦埂麦、改重施返青肥为重施起身拔节肥。1975年夏收,史村820亩小麦,平均亩产457.5公斤。

  1975年夏收之后,余松烈总结史村“六改”试验结果,欲扩大小麦高产田试验范围,推广史村的增产经验。1975年秋,滕县县委领导接受余松烈的建议,在总结办小麦培训班的经验基础上,创办了“五七”农大,其中小麦班50人,学制一年,农闲时学员们到山东农学院接受专业基础教学四个月;在生产季节,分阶段短期集中培训,由余松烈主讲小麦栽培、小麦育种、田间试验技术三门课程,其他时间则回队参加小麦生产和试验工作。余松烈则利用同学们回队时间,巡回到他们所在的生产大队进行指导,帮助解决生产和试验中存在的问题。

  一年制小麦培训班共办了三期,在小麦培训班上,余松烈还根据小麦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新发现的苗头和大家的疑问,在22个标点大队,选择 24块麦田共计 462亩,安排了 13项专题研究和 48个田间试验,由同学回队进行试验,共同解决,并进行总结。这种有计划、有目的、有一定水平的群众性农业科学试验,对余松烈启发很大。三年中他带领学员共进行了几十项试验,形成科研成果有15个。

  1976年,余松烈在滕县黄庄大队采用小麦精播技术,在2亩的地块上打出了亩产638公斤产量,创造了当时我国北方冬麦区的高产纪录。并且余松烈在滕县开展的冬小麦精播高产试验,带动了全县80多万亩小麦全面丰产,成为全国小麦高产典型。

  1974年至1978年,余松烈在滕县五年,他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办“五七”农大,围绕适合小麦生长发育的外部环境条件、麦苗群体与个体的矛盾,分析制约当地小麦高产的原因,依靠群众,有计划、有组织地全面安排小麦精播高产试验,验证并不断完善小麦精播高产的理论,在全面总结各个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余松烈在滕县创新的 “冬小麦高产栽培的理论分析”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全国科学大会授予余松烈先进工作者称号。

  后来,余松烈带领同事和研究生对小麦高产栽培的理论和技术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索和大面积的开发试验。到90年代末,经过近50年的试验探索,余松烈提出了小麦高产栽培发展的三个阶段理论。

  余松烈认为:“通过总结群众经验和试验研究的分析,我们认为小麦亩产栽培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低产变中产(100至250公斤)是小麦亩产发展的第一阶段,中产变高产(250至500公斤)是小麦亩产发展的第二阶段,高产更高产(500公斤以上)是小麦亩产发展的第三阶段。在每一阶段,影响小麦亩产发展的主要矛盾各不相同,这是划分阶段的主要根据。在第一阶段,影响低产变中产的主要矛盾是小麦植株的生长发育与土、肥、水为主的生产条件的矛盾;第二阶段,小麦中产变高产,要处理好群体与个体这一对主要矛盾;第三阶段,要使小麦高产更高产,植株个体的内部矛盾可能是影响小麦亩产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矛盾(源与库的矛盾)。正因为在小麦亩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响提高亩产的主要矛盾各不相同,因此,在不同阶段,提高小麦亩产的主攻方向、技术措施也不相同,必须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余松烈在分析论述小麦亩产栽培发展三个阶段的同时,分别提出了低产、中产、高产阶段影响小麦亩产发展的主要矛盾及解决途径。在第一阶段,影响低产变中产的主要矛盾是小麦植株的生长发育与土、肥、水为主的生产条件的矛盾,因此要加强土、肥、水的管理;第二阶段,小麦中产变高产,要处理好群体与个体这一对主要矛盾,要控制播量,合理把握群体结构;第三阶段,要使小麦高产更高产,植株个体的内部矛盾可能是影响小麦亩产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矛盾,要深入研究并处理好“源”与“库”这一主要矛盾。

  为解决小麦生产发展过程中的三对主要矛盾,余松烈总结创新了 “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并与相关科研单位合作研制出小麦精量播种机。这些栽培技术和机械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为山东省及黄淮冬麦区小麦持续高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推广先进技术实现大面积高产

  1979年,余松烈担任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团长。这一年,山东省5581万亩小麦,平均亩产量171.5公斤,总产量95.7亿公斤。也是这一年,余松烈在滕县指导农民种植的小麦高产试验田,亩产达到500至600公斤;滕县小麦面积82.1万亩,平均单产达239.5公斤。与滕县等小麦高产县相比,山东省5581万亩小麦绝大部分还处在低产阶段,小麦生产发展潜力巨大。余松烈分析山东省小麦生产现状,决定在小麦主产区推广已经成熟的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大幅度提高全省小麦生产水平。为此,余松烈选择了德州地区平原县。

  地处鲁北的平原县,小麦产量一直在亩产150公斤左右徘徊。1981年秋播时旱情严重,播期晚,麦苗长势差。1982年初,余松烈应平原县政府邀请,任该县小麦生产顾问。当年在小麦生长关键时期,他4次到平原县进行麦田考察,根据麦苗生长情况对当地有关领导和农民讲麦田管理课,并进行田间指导。由于当地干部群众十分重视,认真贯彻各项技术措施,全县22万亩小麦在大旱之年平均亩产达到294.5公斤,比上年每亩增产小麦118公斤。

  在此基础上,1982至1983年,余松烈建议在平原县推广小麦精播技术。但由于农民们对降低小麦播种量的做法有疑虑,不接受小麦精播技术。为打消农民的顾虑,余松烈向农民们保证:“种小麦精播示范田,如果增产,增产部分归农民;如果减产,减产部分由推广部门负责赔偿。”即使这样,1982至1983年在平原县也仅种了60.9亩小麦精播示范田。但到收获时,这些示范田平均亩产达到422.6公斤,获得了大丰收,其中有5亩小麦精播田,平均亩产557.8公斤,创造了当地小麦亩产最高纪录。

  高产典型最有说服力,精播技术逐渐被农民接受。据不完全统计,1984至1987年,山东省各地累计推广冬小麦精播高产技术672万亩,共计增产小麦3.4亿公斤,节省小麦种子2300万公斤,增加经济效益2亿多元。

  1987至1988年,山东省推广小麦精播高产技术500多万亩,1988至1989年小麦精播高产示范田800多万亩。1984年至1989年的5年间,全省累计推广精播技术2126万亩,累计增产9.61亿公斤,节省小麦种子8000万公斤。

  从1979年至1989年,山东省小麦生产十年跨上了大台阶。取得这个巨大成绩,有政策因素、品种改良因素等,但也与余松烈和全省小麦专家、技术人员不辞辛苦地在各地推广先进技术,建立大面积小麦精播高产示范田,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1982年到1991年,余松烈结合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和农业部小麦专家顾问组的工作,几乎跑遍了山东省所有小麦丰产县,还到河北、河南、江苏、山西等省进行宣传和示范推广。据不完全记载,在这段时间内,他共讲课和在田间进行技术指导200余次,听众包括有关领导、技术人员和农民,约10万余人次,示范推广效果良好,“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推广面积日益扩大。

  1992年农业部组织成果鉴定委员会对“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成果进行鉴定,鉴定评价指出:“山东农业大学于1972年开始研究的‘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经过20年努力工作,针对我国冬小麦传统高产栽培技术‘大播量、大群体、大肥、大水’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一整套高产、稳产、低消耗、高效益的栽培技术。精播技术于1974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山东省1984至1991年累计推广面积4416.2万亩,比传统高产栽培平均每亩增产53.4公斤,增长13%,共增产小麦235950.91万公斤,节省种子17664.8万公斤,总计增产小麦253614.91万公斤。此外,小麦精播也在北方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的河南、河北、江苏、安徽等省的同等条件类型区的麦田推广累计面积达6274.541万亩,增产小麦192799.7万公斤。累计在山东省及北方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推广面积10690.741万亩,增产小麦446414.61万公斤。该课题对促进我国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科的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对促进我国北方和黄淮小麦主产区的生产发展具有重大实用价值。”

  这项成果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余松烈也因为在促进小麦生产方面的突出贡献于1992年获得山东省委、省政府重奖。小麦精播技术被国家科委和农业部定为“八五”、“九五”期间农业重点推广项目,成为鲁、豫、皖、苏、冀、晋等省冬小麦高产栽培主要技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冬小麦平均亩产由1949年的43公斤增长到2013年的343.6公斤,总产由1949年的138亿公斤增长2013年的1156.7亿公斤。亩产和总产分别增长了7.99倍和8.38倍。其中,山东省小麦平均亩产量由1949年的41.2公斤增长到2013年的400公斤,总产量由22.15亿公斤增长到220.35亿公斤。亩产和总产分别增长了9.71倍和9.95倍。

  客观分析我国冬小麦亩产和总产大幅度增产的原因,除了小麦良种不断更新和中央政府的土地承包政策、种粮补贴政策等因素外,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冬小麦宽幅精播栽培技术及精播机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冬小麦几十年持续增产发挥了重要技术支撑作用。其中,对我国冬小麦生产发展贡献大的个人,当属小麦栽培学家余松烈。

  将亩产800公斤作为攻关目标

  进入80岁高龄之后,余松烈不再主持科研项目,亦没有科研经费可用。但是他研究创新小麦精播高产技术的脚步却没有停止。他在小麦秋播和夏收前夕,经常到过去指导的高产试验县实地考察,完善和改进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余松烈在考察中发现,山东省的小麦精播面积呈减少的趋势。究其原因,一是品种变了,用种量大;二是实行承包制,农民的认识水平不同;三是秸秆还田比较普遍,过去的小麦精播机作业时拥草拥土,播种质量不稳定,已经不能适应精播高产的要求,亟需对原来的小麦精播机进行改进创新。

  余松烈和他的助手董庆裕与相关企业合作,经过五年反复试验和改进,研制出小麦宽幅精播机,总结出小麦宽幅精播高产的理论与技术,并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把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推向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新阶段。余松烈等与企业合作发明研制的小麦宽幅精播机,2006年开始推广,目前推广到山东省内各粮食生产重点县,并在江苏、河南、安徽、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份得到大面积应用。

  据调查,2008至2009年度,滕州市小麦宽幅精播栽培平均亩产633.3公斤,比传统播种增产7.9%;临邑县小麦宽幅精播栽培平均亩产631.1公斤,比传统播种增产13.8%。2010至2011年度,山东省农技推广总站重点在8个小麦宽幅精播项目县安排了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小麦宽幅精播栽培和传统播种栽培相比,平均亩产增加49.6公斤,增产幅度为8.5%。

  2009年夏收,山东省农业厅组织专家对滕州市级索镇千佛阁村10亩高产攻关田中的3.46亩小麦实打验收,平均亩产高达789.9公斤,创造了我国冬麦区亩产最高纪录。

  此后,按照“大田出题目、小田做试验、小田指挥大田”的科研思路,余松烈把小麦高产攻关田目标定为亩产800公斤。

  2011年6月1日,90岁高龄的余松烈来到岱岳区马庄大寺村的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攻关田考察,听取测产情况汇报,实地了解小麦后期长势情况。当听说高产攻关田测产的理论产量达到820公斤时,余松烈希望通过实打能突破亩产800公斤的目标。因为后期麦田遭到了干热风等因素影响,亩产量未能突破800公斤,给满怀希望的余松烈留下了遗憾!

  2012年春天,身体日渐衰弱的余松烈,感到已不能亲自完成小麦亩产800公斤目标。3月30日,余松烈分别给农学院赵延兵书记和小麦专家王振林写信,并把他们叫到面前,嘱咐他们要继续搞好亩产800公斤高产田创建工作。

  余松烈说:“‘冬小麦亩产750至800公斤新技术的研究示范和推广’课题研究,可组织我院青年同志共同进行,组长由院任命或共推选1至2人担任,我与于振文可以任顾问。课题可向省及国家申报,直接解决小麦高产提出的问题。冬小麦亩产800公斤以上,是省领先,也是国家和世界领先水平。我们的试验已经达到亩产789.9公斤,估计亩产800公斤不难。课题经费可向省科技厅申请,主要问题是推广经费申请不易,请科技厅支持。最后,希望你们能多花些精力,将这个课题完成!”

  2013年3月,山东省农业厅负责同志到泰山疗养院看望余松烈,祝贺他92岁诞辰。余松烈仍然不忘冬小麦亩产800公斤的目标,希望农业厅组织全省力量实现这个目标。

  2014年,余松烈住在疗养院,饮食靠鼻饲,行动靠轮椅,神智有时清醒有时糊涂。但他清醒时就吵着让助手安排下地看麦子,兴奋得睡不好觉。因此,女儿余亚勉再三嘱咐单位和余老的学生及朋友们,尽量少去探望,免得影响老人休息。

  值得庆幸的是,余松烈小麦亩产800公斤的目标终于实现了!

  2014年6月18日,农业部组织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等单位专家,对招远市辛庄镇马连沟村3.14亩小麦高产示范田进行实打,亩产达到817公斤,刷新山东省冬小麦亩产纪录,并且创农业部专家实打验收全国冬小麦亩产最高纪录。创造小麦亩产817公斤纪录的优良品种为烟台农科院选育的烟农999,运用的栽培技术正是余松烈创新的冬小麦宽幅精播等高产栽培技术。

  教书育人 桃李芬芳

  余松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还体现在教材建设、探索符合农业高等教育规律的办学道路、学风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

  余松烈在农业高等教育战线上兢兢业业地辛勤耕耘了66个春秋,教书育人,硕果累累。他曾先后主讲过生物统计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技术、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学、作物生理学、作物高产的理论与实践等课程。余松烈十分注重教材建设和学术总结,他主编了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作物栽培学》(北方本)、《田间试验方法》、《冬小麦的栽培》以及学术著作《山东小麦》、《中国小麦栽培理论与实践》、《现代小麦栽培学及其发展展望》等。他不辞辛劳认真备课,讲课时理论联系实际,旁征博引,内容充实,听课者无不留下深刻的印象。

  余松烈治学严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在担任系主任期间,与其他系领导一起积极探索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办学路子,取得显著社会效益,并为山东农业大学1989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和1993年获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奠定了基础。他一向注重让学生多接触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以提高其钻研能力和指导生产的本领。

  60多年来,余松烈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农学专业人才,其中不乏著名的专家、教授、研究员,有的成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余松烈作为山东农学院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率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建立了农学博士后工作流动站,培养出一批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他带领这支学科团队,自1986年以来,招收并培养了来自北京、南京、江苏、河南、安徽、吉林、四川、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的博士生、博士后53人,为培养我国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余松烈培养的毕业生,分布在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农业管理部门和基层推广单位。这些学生深谙余松烈学术成就,深受余松烈学术思想影响,已经成为研究推广余松烈作物栽培学理论,特别是冬小麦精播高产、冬小麦宽幅精播高产理论和技术的学术传承人。

  为了完善和发展作物栽培学学科理论,余松烈不仅自己著书立说,写下了数百万字的教材、讲义、专著、论文,而且更多的是培养和鼓励中青年教师多干多写。有人请他修改稿件,他总是一丝不苟地逐字逐句审改。他就像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由于在教书育人方面贡献突出,他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

  在几十年的教学科研实践中,余松烈始终坚持和大力倡导“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优良学风;科学研究要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既要理论研究的创新,站在学科前沿,又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学术理念;扎根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重视实践,解决生产问题的优良作风。这些成为山东农业大学办学的宝贵精神财富。

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刘美显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