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垦母亲”忆开荒:那时的麦收比武比现在的电视选秀还火

2017-07-23 19:12:00来源:大众网作者:樊思思 亓翔

  编者按:上世纪50年代初期,伴随着10万屯垦戍边部队官兵雄健的脚步声,一批又一批女兵队伍也开进了新疆。这其中,1952―1954年间,山东籍2万多名女兵响应祖国号召,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巩固边疆、建设边疆的滚滚洪流中,在新疆大生产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她们与男兵一起,住地窝子,喝碱水,顶风冒雪,开荒生产,既成为屯垦戍边的重要力量,也光荣地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代“军垦母亲”。

  今年7月上旬,跟随由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山东省对口支援兵团干部管理组等单位联合发起的“鲁疆两地主流媒体采访采风活动”的采访团,大众网记者深入新疆建设兵团十二师的多个团场,对多位已过耄耋之年的山东女兵进行了采访,亲眼目睹、亲耳聆听她们在新疆65年的点点滴滴,生动记录下了这些“军垦母亲”们为屯垦固疆献青春、献终身、献儿孙的家国情怀与兵团精神。

  “军垦母亲”忆开荒:那时的麦收比武比现在的电视选秀还火

  7月的吐鲁番热得厉害,空气中翻滚着热浪,远处的山石都仿佛被烫成红色。不过,80岁的谢桂香再也不用担心天热,在她两室一厅的家中,家人早已打开空调和电扇,将房间调试到最舒适的温度。这里是新疆兵团第十二师二二一团的所在地,谢桂香就是1954年来到新疆,支援边疆建设的山东女兵。

  

  80岁的山东援疆女兵谢桂香。

  时光倒转60年,年轻的谢桂香受尽了苦累:夏天在烈日暴晒下背石头,磨穿了衣服烫破了皮;冬天在戈壁上开荒,一锄下去只能在冻土上砍个白印;挖渠排碱,站久了腿都要烧坏,要强的她天天比别人挖得多;收麦子脱粒,男兵们都叫苦,她却年年冲在第一……苦了一辈子,累了一辈子,谢桂香们在戈壁荒滩上建起了城市,盛夏的葡萄藤点缀其间,恍若绿洲花园。

  “值得吗?”记者问。谢桂香笑了。

  “你们看,这葡萄长得多旺。葡萄熟了,我们也老了。”老人的这句话,饱含欣慰与满足。或许,这就是最好的回答。

  既然来了,就不能给山东人丢脸

  “能吃苦、能干”的名声,从一到新疆,就伴随着谢桂香。1953年12月,部队到山东莱阳招女兵支援边疆建设,还不满18岁的谢桂香争着报上名,次年元月就踏上了进疆路。路上的辛苦和煎熬自不必说,啃着干饼子喝着水,女兵们终于到了新疆哈密,兵团原农五师的所在地。

  一下车,谢桂香的心就凉了一半。眼前是望不到边的戈壁滩,没有人烟,没有房子,连树都看不到几棵。当时正是寒冬,零下三四十度的天气,冻得人腿都迈不开。“那会儿就在心里琢磨,这是啥地方啊,简直是原始时代嘛。”谢桂香笑着回忆,年轻人心里不装事,等安顿好行李被褥,大伙儿就又兴奋起来了。

  热闹归热闹,严酷的自然环境可是一点也不心疼这些新兵。盖房子、修渠道,样样都需要材料,谢桂香她们的任务是背石头。石头很沉,最小的也有四五十斤,大家身上的棉布衣服不耐磨,磨破了一遍又一遍,补丁都能摞三层。脊背上被石头磨出了血,一双手也被锋利的石茬划满了裂口,一碰就钻心的疼。等到背上、手上都结出厚厚的老茧,就不觉得疼了。

  “苦啊,太苦了。”谢桂香感叹,现在年纪大了,真想不出当初是咋熬过来的。可是年轻的时候,人就像上了发条,打了鸡血,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每天吃饭的工夫,她心里想的都是快点吃完去干活,生怕比别人落后。“咱可不能叫其他地方的兵瞧不起,既然来了,就一条,绝不能给山东人丢脸!”

  开荒第一关:修渠排碱

  要在戈壁滩上安家落户,吃的问题必须解决。这戈壁滩地方虽大,可大部分都是盐碱地,一脚踩下去就往上冒碱水,根本没法种粮食。谢桂香告诉记者,当初来到农五师,她先是被分到十三团一连待了4年,头3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治碱。

  没有机器,缺少工具,怎样才能把盐碱“赶走”?谢桂香他们的办法,一是靠人工捡拾,再就是挖排碱渠。挖排碱渠时,规定每人每天的任务是15立方米土。谢桂香的干劲又上来了,完成任务就满足啦?那可不行,她要挖18立方米、20立方米,反正就是要比别人干得多。有时候挖一天渠道,腿脚被碱水泡得火辣辣疼,她也顾不上冲洗,累得趴在地上就不想动弹了。尽管每天都很累,可回到地窝子里睡一觉,第二天早上一睁眼,浑身的力气又回来了,满脑子想的还是怎样多干一点。

  “那时候我就觉得,男的女的都是平等的。”谢桂香自豪地说,咱们虽然是姑娘家,干活绝对不比男人差。那时候团里评比先进、劳动能手,她还经常拿奖受表扬呢。

  割麦竞赛:最能干的全是山东姑娘

  刚开始开荒,每一样活儿都很苦。更难熬的是严寒酷暑,“冬天用坎土曼(用于锄地、挖土的一种铁质农具)挖地,土地冻得比铁疙瘩还硬,”谢桂香跟记者比划着,一锄下去,只能砍出一个浅浅的白印。有时候工地离住处太远,为了节省时间,大伙儿吃住都在工地上,到了夏天,地面晒得热辣辣,用手一摸,比山东老家的火炕还烫手。不过,最苦最累、也最让谢桂香难忘的,还是收麦。

  “现在电视上搞这个比赛,那个比赛,我们那个年代,最流行的是劳动竞赛。”谢桂香说,新疆的麦子一年一熟,每逢麦收季节都要开展“大比武”,甭管男兵女兵,割麦的时候真是披星戴月,争先恐后,哪个小组要是落后了,一整天都感觉脸上无光。谢桂香还记得,她所在的连队,最能干的是四五个姑娘,全都是山东人。她自己也是数得着的劳动能手,每次劳动“大比武”要持续一两个月,她从赛前就开始准备,多买点饭票,修理好工具,省得干起活来耽误事。

  麦子收割完,紧接着就得背到麦场上脱粒。麦捆很沉,背麦的人常常被麦芒扎破手指,又疼又痒,烈日炙烤的麦场上,灰尘弄得人眼都睁不开。谢桂香说,天天干这活,好多男的都叫苦,她和一批姐妹硬是扛过来了。中午吃饭的工夫,广播里表扬劳动能手,“每次念到谢桂香三个字,我心里那个美呀,谁说女子不如男呢?”说到这里,她的脸上漾出自豪的笑容。

  最苦的往事:三天失去两个孩子

  在兵团干了一辈子,从工地到农田,谢桂香自认没有拿不起放不下的活。但有一件事,比所有劳动加起来还要苦,还要痛,她在心里埋了几十年,从来不愿提起。

  1955年,谢桂香经过组织上介绍,与当时在战斗队的一名男兵结了婚。用她自己的话说,丈夫是拿枪的,长得帅,对人又体贴,尽管两口子偶尔拌嘴,但她对这段婚姻很满意。“我一共生养过5胎,头俩孩子都没能活下来。”谢桂香抹一把泪,当时俩孩子还小,她和丈夫忙于生产工作,孩子生病拉肚子,两口子就没放在心上。忙完回家发现情况不妙,丈夫又不在家,她只好自己背起孩子往医院跑。团部医院离家将近20公里,途中要经过一道排水渠,她挽起裤腿,蹚水把孩子一个一个送过去,再回来拿行李,这样往返三次才过了渠道。最终,因为病情耽搁太久,俩孩子都没能保住。“三天时间,我没了两个孩子,我真的是……”老人的声音颤抖了,后半句话哽在嗓子里,再也没有说下去。记者转过脸去,拼命把眼泪咽进肚子里。

  

  谢桂香和老伴儿的结婚60周年纪念相册。

  唯一的愿望:再回一次山东老家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谢桂香说,这是她的顺口溜,是一代山东女兵、一代兵团人的真实写照。山东老家养育了她18年,新疆兵团的热土养育了她60多年,这里就是她的故乡。

  60多年间,谢桂香一共回过3次老家。第一次是60年代初,父母还在世,她实在想家想得受不了,就请假回去了一趟。“半路上就后悔了,坐火车,6天6夜都没走到地方。”好不容易回到老家,正赶上最困难的光景,临走,她把妹妹带回了新疆兵团,起码能有份工作,能吃饱饭。最近一次回老家,是在1999年,坐火车坐了52个小时,身边的年轻人叫苦连天,谢桂香却很兴奋,“比以前快多了,我还没坐够呢,就到家了。”她开心地比划着,听说现在从乌鲁木齐到青岛,坐飞机只要4个多小时,忍不住连声念叨:“日子真是不一样了啊。”

  “我80多岁了,唯一的愿望,就是能跟老姐妹们一起回山东老家看看。”谢桂香说,当年她所在的排总共三十多号人,如今健在的只有两人。其他在世的山东女兵,大都八九十岁,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如果不抓紧时间回去一趟,恐怕这辈子就没机会了。“兵团是我们这一代人建设的,我们看着她从戈壁荒滩变成了现代城市。可是,老家现在变成啥样了?我们心里没底,不踏实啊。”

  “会实现的,放心,一定会实现的。”记者忍着泪水,紧紧握住老人的手。

  “这一天早点来吧,趁我还走得动、爬得动,趁我们还活着。”谢桂香笑着,那笑里带着泪,带着期望。

  (大众网记者 樊思思 亓翔)

  【相关新闻】

  两万女兵戍天边|山东女兵将自己许给了新疆、嫁给了兵团

    “军垦母亲”宫翠英:假如重回16岁,我还要到新疆当兵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石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