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团长”的赛跑生涯:跑赢织机到跑赢自己

1945年出生的孙凤兰是淄博博山人,1958年13岁的她从淄博商校毕业便参加了工作,在博山区最大的商店——百货大楼站柜台。”  2012年,时任贡院墙根社区居委会主任郭永赞找到了正在大明湖公园教佳木斯体操的孙凤兰,找她商量成立泉城路街道艺术团的事。

  编者按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砥砺奋进,40年众志成城,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历史性巨变,令世界为之惊叹。即日起,大众网推出“四十年四十人”系列报道,聚焦改革开放40年来的山东,见证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盘点改革开放的风云人物,展现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举措、新亮点。 

  “四十年四十人”系列报道(30) 

“孙团长”的赛跑生涯:跑赢织机到跑赢自己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孙凤兰一家合影(由受访者提供)

  

  孙凤兰的退休证(由受访者提供)

  

  孙凤兰带领艺术团排练

  

  “泉韵”艺术团合唱队成员

  

  艺术团演出照(由受访者提供)

  大众网记者 张兴华

  从每天在工厂里与8台机器赛跑,到“活到老学到老”重新踏上求学路;从连续15每个月只领28元的工资,到如今每月3600元的退休金;从一家4口人挤在12平米的小平房里,到住上宽敞的90平米楼房……73岁的孙凤兰细数过去,感慨万千。11月16日上午,大众网记者在鞭指巷社区居民委员会见到了泉城路街道办事处“泉韵”艺术团团长——孙凤兰,听她讲述哪些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

  与工作赛跑:

  一个人守着8台机器,每天要在车间里跑上10里路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耶喂,带我们走近人间天堂……”来到了孙凤兰的排练室,一间十七八平米的房间满满地坐了20个人,孙凤兰正在领着大家练唱《天路》。她身着蓝色外衣,一抹明黄色的丝巾飘在胸前,发髻高高盘起,精神矍铄,走路带风,唱起歌来铿锵有力,光彩焕发的她73岁了,可看上去好像是五十几岁的样子。

  1945年出生的孙凤兰是淄博博山人,1958年13岁的她从淄博商校毕业便参加了工作,在博山区最大的商店——百货大楼站柜台。1967年,她到了济南毛巾厂(以下简称毛巾厂)上班,成为一名技术工人,每天在车间里看机器,一人负责8台纺织机。

  “干这个工作需要眼疾手快,哪台纺织机断了线,要第一时间冲过去把线接好,精神一刻也不能放松。”一天工作下来,因机器一直在运行,为了少上厕所她都不敢多喝水,吃饭时就调慢纺织机的速度,边吃饭边工作,每天像个陀螺似的连轴转。“算下来,我每天看机器走的路,少说也得有10里。”

  “我很清楚地记得,在毛巾厂每个月领28块钱,拿了整整15年。”据孙凤兰回忆,随着国家的蓬勃发展和政府的利好政策,1982年起她的工资有了变化,虽然只是几块几块钱的涨,但心中还是充满了干劲儿。“现在我每个月能领3600块钱的退休金,比以前翻了一百多倍。”

  与生活赛跑:

  一家曾挤12平米小屋里,搬进90平楼房“熬出头”

  1963年,18岁的孙凤兰就结婚了。她向记者描述了上世纪60年代自己结婚的场景:当时她穿着一件已经穿了3年的呢子上衣,买了3斤喜糖,住进了丈夫单位分配的宿舍——一间12平米的房子,一张床、一张双屉书桌、一把椅子就是全部的家当。

  房子不但小,而且还“透风撒气”,一家人当时吃不饱也穿不暖。“生活最困难的就是怀孕那一年。”孙凤兰说,每天靠喝高粱面黑糊糊充饥,连个咸菜都没有,更别提蔬菜水果了,每天饿得肚子咕咕响。有一次起夜,她因低血糖晕倒在离家100米的公厕里,过了好大一会,她才在寒风里苏醒过来,身怀六甲的她踉跄着摔了三四次个跟头才到家。谈到这里,她不禁留下下了眼泪,“那时候日子过得真是艰难啊。”

  1964年,她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当时心里真是五味杂陈。”看着可爱的孩子是满心欢喜,但是生活困难,她怕孩子跟着吃苦受罪。每个月按计划买的2斤鸡蛋、28斤粮先让孩子吃,等孩子长大些了,一个床挤不下了,便用木板搭了小床凑合着住,这让本来不大的房间就更挤了。“12平方的房子,一住就是26年。”

  “那时每个家庭都不容易,酸甜苦辣是远远不能用几句话来描述的。”孙凤兰说,好日子很快就到了,1989年宿舍迎来了拆迁,一家人也搬进了90平米的两室两厅的大房子,“看着新房子干净又敞亮,当时感觉一下子就熬出头了!”

  与自己赛跑:

  上老年大学带艺术团,“孙团长”退休却更忙碌了

  说起现在的生活,孙凤兰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从小喜欢文艺,但当时没有条件学习,1995年退休后,我就报名上了山东省老年大学,声乐、舞蹈、电子琴都学了个遍。”

  2012年,时任贡院墙根社区居委会主任郭永赞找到了正在大明湖公园教佳木斯体操的孙凤兰,找她商量成立泉城路街道艺术团的事。“一听成立艺术团,我当时就来了兴致。”两人一拍即合。孙凤兰从300人的体操队中挑选了30名年纪较小、体格健壮的队员,当年5月“泉韵”艺术团便成立了。

  艺术团成立之初,她害怕自己能力不够,就每天早上5:30到泉城广场练声开嗓,4年间风雨无阻,最后因长时间站在雪地里脚冻伤了,走路困难,在家人的制止下才停止了练声。艺术团没有固定排练场所,她就带着团员们在大明湖公园、青龙桥找空练,夏天喂蚊子,冬天吹寒风,条件再苦她从来没有退缩过。

  在老年大学所学的知识也派上了用场,周一、周四上午她在老年大学上课找灵感,下午准备周三、周五的艺术团排练课程,下载歌曲、学习舞蹈视频、打印曲谱、准备演出服装、下发上课课程通知……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现在,“泉韵”艺术团已经有40人了,忙的时候一年有三十场演出,不忙的时候也有十多场,“我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但看着自己穿着礼服站在舞台上,感觉自己越活越有劲,也越来越年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