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黄河见证!鄄城军屯村乘“时代号”巨轮远航

军屯村村委会主任张兆勇、91岁的村民张兆美、90岁的村民张兆英,在马本斋纪念馆驻足观看 ”2015年,将军后代合唱团来军屯演出现场,易耀彩将军的儿子易海燕在演出现场紧紧握住孙刘阁老人的双手(图片来自网络)

  鄄城县董口镇军屯村航拍图,村子背依黄河,现有465户、1640人

  如今的军屯村村容整洁,今年被评为山东省“十百千”工程示范村

  2016年,军屯村修建了马本斋纪念馆

  军屯村村委会主任张兆勇、91岁的村民张兆美、90岁的村民张兆英,在马本斋纪念馆驻足观看

  享受午后暖阳的老人,多数已年过八旬

  张磊是新军屯人的代表,他的经历见证了军屯人在时代浪潮中的转型。图为张磊在苏丹工作照

  村民马会英在家中从事仿真动物制作

  村民张连成如今仍在村中从事传统的皮毛加工业,只是做工更为环保

  马云英老人(左)的孩子在外经商,花费百万为老人重修屋舍

  “老妈妈,我们回来了。”2015年,将军后代合唱团来军屯演出现场,易耀彩将军的儿子易海燕在演出现场紧紧握住孙刘阁老人的双手(图片来自网络)

  大众网记者与103岁的孙刘阁老人合影

  大众网菏泽11月19日讯(记者 苏龙生见习记者 周佳)再过3年,鄄城县董口镇军屯村就将600岁了。在漫长的时光洪流中,军屯人紧随时代步伐、顺势而为,书写了不同时期的精彩篇章。40年前,通过盐碱地治理让群众填饱了肚子,此后军屯人搭上了“时代号”巨轮向着美好生活远航。黄河滚滚不舍昼夜,见证着军屯人生活的巨变。

  军屯先民定居黄河岸畔,艰苦卓绝写下发展荣光

  从菏泽城区驾车向北行驶50公里,就到了鄄城县董口镇军屯村。从空中俯瞰,村庄呈扇形布局,笔直的水泥干道横穿期间,红砖白墙交相辉映,在村子正中间,众星拱月般地矗立着一座清真寺,这是村中人的精神源泉。在村庄500米开外,环绕着黄河大堤,如果是秋日来此,大堤一侧是滔滔黄河,另一侧则是百里银杏林,湿润的水汽拍打在树叶上沙沙作响,偶有牛羊在林间穿梭,惬意之感油然而生。

  军屯村是一个风景秀美、民族文化浓郁的回民村,村名得来,与祖先在此垦荒有关。据军屯村志记载,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湖北荆州人士张荣,少壮文武,迁都途中因故在此留下,开垦田地。当时军队允许携带家眷,允许家眷开荒种田,故军队开垦的荒地名为“军垦”,个人开垦的荒地名为“屯垦”,两者合名为“军屯”。后几经世事变迁,但军屯的名称仍然保留,军屯人的文化血脉始终未断。

  军屯村有着光荣的发展史。1855年,黄河在兰考决堤,军屯村村民张世本变卖家产,自筹资金修堤,后得到各方响应,历时两年修建大堤百余里,名声流芳百年。但提起军屯村的光辉历史,与抗日英雄马本斋的情谊,似乎更为人所知。

  在军屯村,最年长的老人孙刘阁已经103岁,耳不聋眼不花,是所有军屯人口中的“老妈妈”。大众网记者采访的时候,老人坐在门口晒太阳。据老人回忆,1941年秋,抗日英雄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从濮阳过黄河到军屯,孙刘阁带着村民的烙饼相迎,结下深厚情谊。1942年,马本斋负伤来此休养,双方之间情谊更深。马本斋去世后,毛主席亲笔题词:马本斋同志不死。

  2015年,时隔70多年后,马本斋之子、将军后代合唱团团长马国超少将一行,再次来到军屯村,追寻先辈足迹。在“咱们的队伍回来了”主题演唱会现场,易耀彩将军的儿子易海燕紧紧握住孙刘阁老人的双手,激动地说道:“老妈妈,我们回来了。”

  2016年,马本斋纪念馆建成,与清真寺一前一后,坐落在军屯村的核心位置上。

  改革开放迎来新纪元,村民饱了肚子鼓了腰包

  时代的巨轮一往无前,很长一段时间,军屯村昔日的荣光,不足以撑起眼前的辉煌。“我们村子靠着黄河,几十年前,土地盐碱化严重,放眼望去,村里都是白花花一片。”提起过往岁月,91岁的张兆美连连摇头,“这些‘白碱地’,让我们吃了大苦头。”

  为了能有活路,几百年来,灌淤盖碱是军屯人生活的重心。

  1978年,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军屯村历史上的新元年。这一年,在几辈先人呕心沥血的基础上,军屯村盐碱治理终于取得阶段性成效,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粮食作物种活了。“可以说,到了这一年,我们的土地,才能够养活自己的村民。”村主任张兆勇说。

  61岁的张兆勇体态魁梧,精神矍铄。说起1979年上任之初,张兆勇表示,为了村民能有更好的出路,没少犯了愁。

  因为自然环境艰苦,军屯人练就了一身谋生技能。“我们是回民村,那时候条件艰苦,村民骑着自行车,到附近村庄买羊之后宰杀变卖,手上也能有个闲钱。”但这种小富即安的心态,在张兆勇看来更是一种投机取巧,为了村中更好发展,必须另寻出路。

  80年代之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这个回民村。依托传统的皮毛加工工艺,张兆勇带领村民果断出击,一方面鼓励村民外出经商,同时发动村民集体行动,在村中建起皮毛加工厂。依托市场经济,军屯人的腰包迅速鼓了起来。“我们把生意做到了内蒙、东三省,甚至俄罗斯、中亚等地也与我们有生意往来。”张兆勇说。

  盐碱地治理让军屯人填饱了肚子,改革开放让军屯人鼓了腰包,如今,军屯已经成为鄄城有名的长寿村,村中90岁以上老人的有20多人。

  时代变迁中调整航向,更多军屯人驾帆远航

  在时代的发展中,故步自封迎来的都是被动落后。进入新千年,军屯村放慢了发展的脚步。特别是2008年之后,军屯村依托皮毛加工支撑起的发展车轮,碰到了环保这道硬杠。

  距离军屯村百米开外,坐落着一座大工厂,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皮毛加工厂,如今已停产多年。张兆勇介绍,这个工厂曾经让军屯人鼓起了腰包,但也付出了环境恶化的代价。“那个时候走进村庄,到处弥漫着臭味,村中污水横流。曾经有投资商来村中考察,投资商水都没喝一口,扭头就走。”张兆勇说。

  要想改变村子的形象,还得依靠村民自身。近十年间,张兆勇带领村民,集中整治环境,村中修起水泥路,道旁栽种绿化植被,鼓励村民从自家着手,全面整治村容村貌。2018年,山东省全面启动了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军屯村榜上有名。

  新时代想要新发展,就要有新路途、新人才。如今,在军屯村,张磊已经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人。这个军屯走出去的年轻人,依托语言优势,大学毕业之后到广州开始打拼。2013年,国家正式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张磊一年前成立的对外贸易公司,幸运地搭上了这趟政策列车,迅速发展壮大。“张磊的成功,起到了榜样作用,村中的年轻人也意识到,未来有无限可能。”张兆勇说。

  如今,每天早晚五次,村中都会响起悠扬的诵经声,这是军屯村民再熟悉不过的晨钟暮鼓;而年轻一代的军屯人,则带着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已然搭乘着时代的巨轮,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