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关于我省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建议

2018-01-11 19:28:00 来源:  作者:

  近年来,我省在城市交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值得社会各界给予积极评价和高度赞赏。但是,城市规模膨胀、人口增加、机动车数量爆增,出行需求持续攀升,道路濒临拥堵甚至瘫痪的临界点,我省面临城市交通的严峻挑战。从现在至将来的十年之内,我省城市交通拥堵将不断加重并达到顶峰。复杂的交通改善工作,极大的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

  以省会济南为例,万人拥有公交车数、公交线路数、日载客量、劳动生产率等多项数据位列全国前列,也曾得到过国家奖励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这些光环的背后,仍然难掩该市公交分担率低的尴尬。

  公交车具备人均占路面积小、灵活方便、低碳环保、造价低廉等优点。作为世界公认并推崇的城市缓堵的有效手段,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公交优先”应是现在乃至未来若干年内我省的工作重心。

  我省应把“公交优先”、“提高公交服务群众的水平、质量和能力”当做主要奋斗目标,加以路网加密、停车收费“杠杆”等其他手段,苦干5到10年,以期全面缓堵。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各大中小城市的主干路通过建设加长站台+站牌分组+大站公交,提高公交运营速度和运力

  高峰时,由于站点前后两车相距过近,后车在先上下完乘客后无法先行驶离,公交车排队进、出站导致时间延误。建议在主干路,通过加长公交站台和站牌分离的方法,减少站点延误。对于原有站台两边乔木灌木和绿化带的侵占,需另行开辟新的绿地予以置换和补偿,要保障城市绿化覆盖率不因此而降低。开行大站公交。站距为现有站距的3倍。以通过减少停车次数,尽可能提高运营速度,增强公交相对吸引力,更好的为中长距离出行者服务。

      二、各市进入路口处的路段尽量进行合理展宽,减少公交车在路口处的时间延误。对乔木和绿化带的拆除,需要另行建立新的绿地予以置换,保障城市的绿化面积不缩小。

  三、在多条公交线路共站之处,设立公交枢纽或者封闭式同向免费换乘公交站台。枢纽或封闭式站台面积宽敞、可以遮风、挡雨、蔽日,各种配套服务设施齐全。相比其他普通站台,候车环境明显改善。乘客先交费再进入候车,车来了不用交费直接上车。前后门均可上下,更快捷方便。在此下车后,可以免费换乘其他公交线路。

  四、进一步加强交通管理。避免社会人员和社会车辆乱闯公交专用道和公交站点,避免其他车辆和物品妨碍公交车辆的正常快速通行。

  五、重视并发挥媒体及各非政府组织同公众联系紧密的作用,深入宣传交通新政,倡导和教育百姓礼让公交。广泛听取民意,防止“一言堂”和闭门造车。

  六、打通部分断头路,改善瓶颈路和错位路,让公交深入大街区的内部,提高公交的便利性和可达性,增强公交吸引力。

  七、尽可能的多设立公交专用道,包括高峰期公交专用道。 

  八、占在全局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评估大型城建项目的实施效果,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资金优先投向公共交通。在管理、政策、技术等方面注重协同配合,协调各种发展要素,构建真正“一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琨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