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18专题汇总>2018全国两会>大众融媒体

新动能让这家石化企业有了新奔头

2018-03-12 08:13:00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新动能让这家石化企业有了新奔头

  □本报记者李明代玲玲王川

  本报通讯员张聪聪 胡毅然

  “我特别注意到,今年全国两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热词之一。”虽然身处东营,利华益集团副总经理王海峰却一直关注在京举行的全国两会,“正是聚焦高质量发展,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才成就了我们企业。”

  在利华益集团乙二醇项目车间内,生产二部部长宗学军正在进行安全巡检。宗学军今年45岁,刚入厂时是一名催化裂化装置车间操作工,随后调动到延迟焦化车间工作,都属于炼油板块;再后来,由炼油板块“跳槽”到化工板块。“我的岗位变动,见证了利华益的新旧动能转换之路:从单一炼油到炼化一体,将原油‘吃干榨尽’。在这里,小小一滴油,裂变出几大产业链、数十种产品。”

  东营利华益集团是国内石油化工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年销售收入超过700亿元,是中国企业500强。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利华益集团前身是利津一家普通小型地炼企业。当时的企业,员工不足百人,产值不足百万,产品结构单一,装置规模小、市场小。随着炼油行业政策收紧,单纯走炼油道路越来越难。

  山东是化工产业大省,但面临着产业层次不高、企业规模偏小、布局比较分散、安全环保压力较大等一系列问题。化工行业是新旧动能转换重要战场。利华益集团对该行业动能转换的迫切,感受尤深。集团副总经理兼工会主席薄立安说,安全、环保等力度逐渐加大,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得跳出单一炼油业务,走一条高附加值的发展之路。

  然而,任何一条去旧立新的道路,都不可能一片坦途。谈起企业的“立新”之路,集团副总经理王海峰这位企业老员工,感悟颇深。

  “就拿集团目前正在进行设备安装的10万吨/年聚碳酸酯联合项目来说,项目落地可谓是费尽周折。”王海峰说,聚碳酸酯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突出的抗冲击能力和良好的透光性,属市场紧缺的化工新材料产品,我国大多依赖于进口。

  要想实现项目的顺利生产,集团就必须与国际上尖端顶端的行业企业加强技术合作,引进非光气法生产工艺技术。但国外项目技术合作方的最初战略,是不准备向中国大陆企业转让技术。“我们坚守着‘想发展就得占领技术最高端’的决心,反复与技术方企业进行沟通,不断向他们展示我们的生产管理水平、产业发展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一波三折,路途漫漫。王海峰说,“数不清经过了多少轮艰苦谈判,最终,我们得到国外合作方认可,签署了技术引进协议。”项目预计今年6月份可投产运行,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5亿元、利税10亿元,成为企业发展新动能。

  “正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薄立安说,集团现在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中国石油大学等各大高校有长期合作;企业实施节电、节水、节煤、蒸汽回收等节能项目100多项,SO2排放、COD排放等各项指标均优于行业平均水平;集团制定了石化主导产业“油头化身高化尾”的发展路径和“炼化精细化学新材料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集团建设的多个项目还被列入‘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国家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2017年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王海峰一脸兴奋。

  “乘着新旧动能转换春风,今年利华益集团又将投资近百亿元建设四个高端尖端大项目、好项目。我们将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向价值链顶端跃进、向高附加值领域挺进,打造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炼化精细一体化大型石化产业集群。”谈到未来企业发展愿景,薄立安信心很足。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