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包容,和谐共存 让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交相辉映

2018-09-27 09:55:00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为整个人类思考的  

  中国值得敬佩

  美国国家人文与科学研究院院士小约翰·柯布

  在尼山论坛,请允许我做一个严肃的思考,那就是人类文明的存亡。在我年轻的时候,我认为,人类的文明是一种福祉,这个福祉能启迪蒙昧的人们。现在,文明本身却出了问题,冲突和问题不断出现,最终伤害的是我们生存的地球,我们文明存在的根本。这迫使我思考,人类文明或许从一开始就是有毁灭性的。

  有没有其他的出路呢?有。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已经指出了出路,就是建造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在我看来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人与人之间和谐的文明,注重对话沟通,而不是压迫和霸权。这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成为现实吗?是有可能的。我认为,只有乐观主义是不够的,正是因为有中国,我们才有希望,因为这是一个为整个人类思考的民族,是值得敬佩的。

  孔子思想 

  让人进取创新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副主任 王世明

  孔子曾提出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变化者,驱使者也”,告诉我们中国人永远不能停止前进的步伐。《中庸》有这样一段描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是顽固的守旧分子,如果不知道改革创新,那你必然是灾难临头。

  中国文化的另一个方面,叫天不变,道亦不变。创新是建立在许多不变的基础上的。到了今天,中国的“天不变,道亦不变”有两个基本点,一个就是共产党的领导,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要在变与不变这个辩证关系当中把握创新。

  不同文明发现的价值属于全人类 

  首尔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 郭沂

  不同的人、不同的族群和不同的文明,都是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渐体认和发现价值的。这些价值虽然是某个民族所首先发现或倚重的,因而具有民族色彩,但这不能否定其具有世界意义。就此而言,不同人、不同族群和不同文明所体认和发现的价值都属于人类共同价值,这就与中国人发明的纸适用于全人类、西方人发明的汽车适用于全人类一样。

  这样一来,人类共同价值就可以分为两种,“已然的人类共同价值”,即已经被全人类认同的价值;“潜在的人类共同价值”,即那些具有民族色彩而尚未被全人类认同的价值。具有民族色彩的“潜在的人类共同价值”,是可以相互融通、相互补充的。世界上各个族群、各个文明之间只有相互学习,相互吸收,取长补短,才能更加茁壮,更加强大,世界一体化的进程才能更加平稳,更加踏实。

  “和合文化”要实现跨文化对话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 王小婷

  在“和合文化”背景下,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首要文化任务是实现跨文化对话。“和合文化”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必将面临与世界多元文化进行跨文化对话的局面。

  跨文化的“对话”存在两个基本前提,即平等性和互惠性。“和合文化”中蕴含着跨文化对话所需的“平等性”,“和合文化”倡导“尊重差异”,倡导“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和合”以事物差异矛盾的存在为前提,求大同而存小异。承认客观世界存在不同的事物,而事物内部又存在差异,这是和合的前提。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只有承认和尊重差异,这个世界才能更好地相互理解,世界前景才能越来越美好。

  找到共通的文化层面, 

  才能建设更和谐的世界

  智利圣托玛斯大学校长 哈伊米·瓦特

  冷战之后,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文明的冲突不可避免。然而,中国的孔子学院建设,以及智利旨在让南部本土族群融入主流文化的“3×i交遇”项目,都证明文化是可以共融共通的,可以求同存异的。只有找到共通的文化层面,才能建设更和谐的世界。

  我们生活在一个有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的世界。不同的历史传统、基本国情、民族习俗等孕育了不同的文明。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财富,都值得尊重和珍惜。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是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包容的心态、更加宽广的视角,让文明的光芒在交流互鉴中熠熠生辉。

  (□记者 张依盟 刘一颖 赵琳 整理)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石慧

推荐阅读
  • 个个有学上 人人可出彩(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数说)

    微信截图_20180927081044.png

    ”改革开放后哈佛大学聘任的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终身教授谢晓亮笑了,今年7月,他正式回到母校北京大学全职任教。……  一组数据再清楚不过:从新中国成立时10个人中有8个是文盲,到如今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3.3年,相当于大学一年级水平;[详细]

    09-27 08-09人民网-人民日报
  • 虚假诉讼罪如何认定,如何定罪量刑?最高法回应

    1ed6263b0d8147d1894803f725df0f53.jpg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释》明确,虽然不具备上述情形,但行为人具有虚假诉讼违法犯罪前科,或者多次实施虚假诉讼行为的,也应认定为虚假诉讼罪。[详细]

    09-27 08-09中国新闻网
  • 过半受访者建议父母生二孩前给大孩做好心理建设

    haizi.png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徐少舟说,很多有二孩的家庭,父母都会注意培养孩子之间的情感,教育他们不分彼此。调查中,69.3%的受访者对处理家里两个孩子的关系感到苦恼过或仍在苦恼,其中28.3%的受访者依然苦恼,41.0%的受访者苦恼过,但都是一时的,30.8%的受访者没有...[详细]

    09-27 08-09中国青年报
  • 女子公交车上遭猥亵?警方通报称两人育有一女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公安局官方微博消息,针对“公交车上一名女性被一男子强制抱住疑遭猥亵”一事,北流市公安局26日发布通报称,当事人罗某荣与苏某某已共同生活多年,并于2016年育有一女。[详细]

    09-27 08-09北京晨报
  • 白皮书有理有据 合作共赢是正途——国际社会关注《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 题:白皮书有理有据 合作共赢是正途——国际社会关注《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 德国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助理研究员马克斯·哈尼施告诉新华社记者,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和征收惩罚性关税,对全球多边贸易体系以及全球贸...[详细]

    09-27 10-09新华网
  • 新华时评:共赢才能通向世界更好的未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4日发表了《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和中方立场》白皮书,用客观全面的数据和事实再次证明了中美经贸合作是一种双赢关系,绝非零和博弈。中美经贸出现的问题表面看或许是两国之间的分歧,实则与全球经贸深度相关,将对全球经济走势带来外部效应。[详细]

    09-27 09-09新华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