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总书记如何论述“企业家精神”

2018-04-01 20:31:00 来源: 求是网 作者: 李悦

   市场活力来自于企业,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企业家精神”、“企业家作用”、“企业家才能”等关键词,反映出对企业家群体的高度重视。在世界经济新形势下,尤其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家,需要弘扬什么样的企业家精神?本期“学习笔记”综合整理了总书记关于“企业家精神”的部分重要论述,一起来学习吧~ !

  高度重视企业家精神

   “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

   ——2014年11月9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面对来自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位工商界代表,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提及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要深度挖掘优秀企业家精神特质和典型案例,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示范作用,造就优秀企业家队伍。”

   ——2017年4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四次会议上指出

   企业是市场的重要主体,而企业家可说是一个企业的统帅和灵魂。企业和市场的发展都依赖于创新实干的企业家精神。这种精神是企业成长的源动力,也是当今社会一种至为稀缺的资源和最根本的竞争力。在一个企业里,无论是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还是技术创新,都需要企业家的胆识、魄力与担当。特别是当下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之下,要完成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艰巨任务,更需要发扬敢为人先、爱拼才会赢的企业家精神,进一步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推动中国经济凤凰涅槃、转型升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总书记重视和强调企业家精神,正是从根本上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的筹谋。

  

  “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国际视野

   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下,要实现更好发展,必须更好分析形势和环境,更好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变化,更好把握宏观经济大势,更好应对挑战。为此,要加快培养造就国际一流的经济学家、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

   ——2016年7月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指出

   我们身处一个多元的时代,面临四面八方的挑战,能否紧跟国际发展趋势,抓住机遇,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与发展远景。“国际视野”意味着企业家需要放眼国际,不仅要了解国际市场,致力于做好独具特色的国际化产品,更要争取国际化的品牌和影响力;意味着企业家要放宽视野,不独独要了解本行业、本领域的前沿信息,更要对其他相关产业、甚至世界经济发展态势有更为全面深刻的认知与把握,如此才能为企业谋深远。随着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将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领航人。

  创业精神、家国情怀

   要注重对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教育培养,引导他们继承发扬老一代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听党话、跟党走的光荣传统。广大民营企业要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和公益慈善事业,致富思源,义利兼顾,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2016年3月4日下午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时的讲话

   创新是企业家的灵魂,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然而翻过企业家精神这枚硬币,创新的另一面理应是坚守。企业家在工作中有所创新,更要不忘初心,有所坚守。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尽一己之力向社会给予回馈。古人讲“达则兼济天下”,企业家不仅是财富的创造者,更应怀有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这种家国情怀是企业家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折射出一个中国企业内在的“软实力”。

  

  鼓励、保护企业家精神

   我们要理解企业家、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支持企业家。

   ——2001年3月24日,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参加省企业家活动日暨表彰大会上指出

   要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抓紧编纂民法典,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坚持有错必纠,甄别纠正一批侵害企业产权的错案冤案。保护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专心创新创业。

   ——2016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我国发展一时一事会有波动,但长远看还是东风浩荡。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大势,提振发展信心,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激发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才能,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和创造力,推动企业不断取得更新更好发展。

   ——2016年3月4日下午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时的讲话

   早在2001年,在福建任职的习近平就提出要“理解企业家、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支持企业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这一点,对企业家寄托了无限的希望。诚如商业精神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大环境,企业家精神的繁荣也不可能凭空而来,只有进一步依法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法治环境,创造尊重企业家、鼓励企业家的社会氛围与机制,才能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企业家精神才能在市场经济下应运而生,生长繁荣。

  

  新型政商关系里的企业家精神

   许多民营企业家都是创业成功人士,是社会公众人物。用一句土话讲,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你们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对社会有很强的示范效应,要十分珍视和维护好自身社会形象。

   我们要求领导干部同民营企业家打交道要守住底线、把好分寸,并不意味着领导干部可以对民营企业家不理不睬,对他们的正当要求置若罔闻,对他们的合法权益不予保护。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领导干部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交往是经常的、必然的,也是必须的。这种交往应该为君子之交,要亲商、安商、富商,但不能搞成封建官僚和“红顶商人”之间的那种关系,也不能搞成西方国家大财团和政界之间的那种关系,更不能搞成吃吃喝喝、酒肉朋友的那种关系。

   我常在想,新型政商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概括起来说,我看就是“亲”、“清”两个字。……对民营企业家而言,所谓“亲”,就是积极主动同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部门多沟通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满腔热情支持地方发展。所谓“清”,就是要洁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

   ——2016年3月4日下午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时的讲话

   政商关系是市场经济里永恒的话题。良性政商关系,能够助益企业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历史上,“政”与“商”的距离总是太远或太近,政商关系表现为一种不平等的零和博弈。相比之下,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新型政商关系”是现代法治社会之下,一种追求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以造福社会为最终取向的政商关系,是一种健康、清廉、长久的政商关系。“亲”“清”两字,为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关系、支持企业发展、激励企业家创新创业提供了思想和行动指南。在健康的政商关系的前提之下,社会风清气正,才可能培养出诚信、实干的企业家群体。

  

   总结:三十多年前的改革开放激活了最初的企业家精神,让企业家有了释放才能、发挥创造力的空间与自由,让这些人变成了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创新活动的实践者。今天,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转变经济结构、振兴实体经济,我们同样需要、甚至比以往更加需要企业家精神的存在。企业家应勇担使命、主动作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企业家精神的重要论述,卸除思想负担,发扬企业家精神,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投身市场竞争,为中国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新活力,贡献新力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杨凯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