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为贵 儒学治乡——山东曲阜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生动实践

2018-07-26 16:14:00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

【社区治理的文化密码】

以和为贵 儒学治乡

——山东曲阜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生动实践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家长里短”的小事和矛盾,如果单纯靠法律手段解决,往往撕破了脸皮,而导致案结事不了,甚至会从小矛盾上升为大矛盾。山东省曲阜市在村村设立“和为贵”调解室,探索建立起通过非诉讼渠道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机制,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去年春夏之交,宫家村里两户人家因盖房引发争吵,矛盾闹到村里“和为贵”调解室。“‘和为贵’调解室这时发挥了作用,不仅要解决两家的矛盾,还要事结心服,让两家的这口气顺畅。”宫家村村支书宫建说,调解员在与两家分别交谈、商定都能接受的处理方法之后,双方当场握手言和,邻里交往也没因为这一矛盾受影响。

曲阜市委书记李长胜表示,“和为贵”调解室就是利用“和”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调动起几千年来形成的“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文化认同,应对化解日益多元化的矛盾纠纷和利益诉求。

曲阜作为孔子故里,儒家思想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工作从未间断。推进“彬彬有礼道德城市”建设,在全社会以“勤善公和”为主题加大传统文化教育力度,传统文化进课堂、进社区等活动蓬勃开展,乡村儒学大讲堂活动也实现了全部农村社区的普及工作。

“自从成立‘和为贵’调解室,交通事故处理上升到法庭诉讼的案例数量减少了很多。”曲阜市交通事故纠纷“和为贵”调解室调解员孔庆平说。近期他在调解室处理了发生在小雪街道西陈村的一起交通事故,被撞车主经劝说,接受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的补偿金额,放弃了对肇事者孔庆明的法院诉讼,在遵守法律条文的前提下迅速处理了这起交通事故。

在“和为贵”调解室工作体系中,基层社会治理参与主体实现了一元向多元的转变。在法律框架内,依托儒家思想等优秀传统文化,更多主体参与到社会治理格局中,形成了法治、德治甚至于自治的“三位合一”创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和为贵”调解室运行两年多来,累计调解纠纷3000余件,成功率达98.1%,预防民转刑案件76件、群体性上访23起,为农村社会治理注入了积极元素。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