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到!“牛郎织女”传说,在沂源的天地间有像形

2018-08-17 10:20:22 来源: 新锐大众 作者:

  立秋前,天气依然闷热。出沂源县城东南行16公里,东枕沂河的大贤山映入眼帘。

  自大贤山东北麓举目仰望,但见悬崖如削,巨石嵯峨,松柏苍翠。始建于唐宋时期的牛郎织女实物遗存——织女洞,遥挂在离地40余米的悬崖峭壁上。

  “相传唐朝时,有人路经此地,听到洞中隐隐传出札札机杼声,感到十分神奇。慢慢地,老百姓就在洞中祭祀织女塑像,织女洞由此得名。”牛郎织女传说民间传承人解明泉介绍说。

  织女洞内清爽凉润,西北有一小洞,中有一石鼓,敲之音韵深沉。洞内有数块石碑,最早刻于北宋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仔细识读这些拙朴的字迹,附近的乡亲们为求多子多福,来此虔诚祈福的场景,浮现在记者眼前。

  在织女洞壁前有一圆窗,窗下便是滔滔沂河,粼粼波光涌动着拍击两岸,恣肆南流。“沂”字在宋韵书《集韵》中为“鱼巾切,平,真韵”。也就是说,“沂”与“银”曾在读音上相近,而老百姓大多不识字,真真假假间将“沂河”唤作“银河”。加之沂河蜿蜒曲折,走向与银河相似,就不难想象缘何人们认为“天有银河,地有沂河”,将沂河与银河相联系。

  织女、银河都有了,唯独缺少牛郎的身影。把牛郎从天上请到人间,这一重大“历史决策”,在明末时完成。明万历七年(1579年),沂水知县看到织女洞的小楼修葺一新,凭栏东望,青山隐隐水迢迢赛江南,便对身边人说:“守着会公意,即礼多方金栗展力为之,对面起牛宫。于是乎,在天成像者,而地成形矣。”

  在天成像,在地成形,可谓一语中的。随着牛郎宫的兴建,牛郎织女的传说与沂河两岸的自然环境巧妙地“联姻”。明朝时兴建的牛郎庙,靠着沂河,历经数百年,如今只残存遗址,剩下门前的地基。

  传说终归是虚幻的。可作为传说的传播、信奉者们,寻常百姓的生活和思考轨迹,也在历史长河的积淀中,不自觉地投射到传说的衍变中。“植下十亩桑,吃穿不用慌”“肚里无丝结不出棉来”“饲罢春蚕又饲秋,一年生计此中求”“大姐织布哗啦啦,二姐上坡没在家,三姐上园摘黄瓜,四姐烧火煮地瓜,五姐没有活落干,替咱爷爷去浇花”……这一系列映照鲁中山区桑蚕业的民谚,是解明泉多年搜集整理的。

  牛郎织女的媒人——老黄牛,也在民间有着自己的地位。老黄牛临终前,给牛郎留下一张牛皮,而它的一颗心则飞向空中,落在大贤山西南,化作牛心一样的山峰。至今人们称作牛心崮,崮前有个村庄,村民多姓牛。传说中渗透着的敬牛习俗,在鲁中地区流传至今。

  至于每年七夕,上苍于织女洞附近洒落濛濛雨丝,在传说中被解读成牛郎织女的相思泪。“下雨是有偶然性的。要是真下雨了,老百姓们会说,一年不见相思,肯定哭得动心;要是不下雨,大家会说,老夫老妻了,有啥可哭的。”解明泉笑道。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