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116】:退休不“下岗” 老沈见证小站34年变迁

2018-02-16 13:29: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丽 陈鹏飞 崔欣桐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隆重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即日起,大众网采编人员分赴山东17市,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全面展示全省上下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生动实践,充分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取得的重大成就。记者们深入基层,走近工人、农民、医生、售票员等普通群众,亲身体验他们的生产生活,倾听来自基层的声音,用原汁原味的典型事例,深入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求所愿,多角度展示我省在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中的创新实践。

我们将通过图文、短视频、手机直播、VR、H5等融媒体报道方式,在大众网、大众论坛、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山东手机报、@大众网新浪官方微博、大众网官方微信、大众网17市分频道全平台推出报道。更多精彩,期待您的关注!

新春走基层【116】:退休不“下岗” 老沈见证小站34年变迁

时间:2月12日

地点:山东临沂坪上火车站

记者:张丽 陈鹏飞 崔欣桐

34载春秋,老沈接送了近2万趟火车

村民亲切地称老沈为“老邻居”

等老沈退休了,坪上站改造好了,他就带上家人体验一次坐火车去北京

二三十年的相处,沈德连和村民早已如同一家人

逢年过节,老沈都要提着米面油去看望老朋友

记者记录沈德连在站台维护旅客进站安全

坪上站,这是老沈坚守了34年的地方

坪上站改建规划图_

沈德连边巡查边留意手里的对讲机,一有消息立马回应

算好时间开始检票

在监控室查看安检监控

春运对于铁路职工来说就像老百姓过年吃的饺子,每年都差不多,但今年对坪上火车站的沈德连来说却是最特别的,因为这是60周岁的他坚守在坪上站的最后一个春运。

接送近2万趟火车,工作依然丝毫不马虎

上午九点半,记者来到坪上站,看到来来往往的旅客早已打理好大大小小的行囊来到火车站,辗转奔波于归乡的路途。和即将踏上归途与家人团聚的旅客不一样,坪上火车站客运员沈德连却依然往返于候车室和站台之间,服务着南来北往的旅客。

“这边的旅客,看好自己的行李,一定要把手上的车票拿好,大家排成一排,准备检票了!”嘹亮的呼声盖过了提醒检票的电子广播,火车将要进站,面对此时记者的来访,老沈有些应接不暇,他摆摆手势示意记者稍等,随后扎身进人流中。

记者看着老沈从容不迫地处理起旅客的秩序,遇到带孩子的旅客会尤为留意帮助一下。他不停地走动、不停地观察、不停地询问......在他的疏通下,刚刚还闹哄哄的客运候车室顿时排起了一条井然有序的长队。

接下来的火车进站,沈德连边巡查边留意手里的对讲机,一有消息立马回应,他攥着对讲机的手被冬日的风冽得发红。旅客上车期间,沈德连就来回走动不断提醒旅客注意上下车安全,看到一位妇女抱着孩子不方便搬运行李,他立马跑去帮忙。

待列车安全驶向远方消失在地平线,老沈才转头对记者说:“这活虽然干了几十年了,可是也马虎不得。”

坪上站每趟火车停靠的时间是三分钟,但作为客运员,每迎送一趟列车,沈德连都要在站台前后忙碌大半个小时。站前对接、旅客安检、组织检票、旅客上车,这期间可能会发生大大小小的事:帮助旅客找车厢、替旅客搬运大件的行李、向旅客解释违禁品安全须知等早已是家常便饭。每天5趟列车,34年里老沈接送了近2万次火车,他把数万次重复枯燥的工作,变得井然有序。

同事和村民,都是一家人

“我1984年就来了坪上站,在这里已经工作了近34年,同事、周围村里的人待我和家人一样。”老沈告诉记者。

沈德连的职工宿舍,就在靠近车站的村子边,儿子从小就跟着他在村里的学校上学,老沈自己也常和村民一起种种地,一来二去就和附近的村民熟络了起来。

渐渐地,村里人都称老沈为“老邻居”,为啥?他手勤,村里老人种地不容易,老沈就时常帮忙;他心热,村中有户姓陈的脑淤血偏瘫,行动不便,需要坐火车外出看病时,老沈就用小推车到村里接他,帮他买票,然后背上火车,逢年过节,老沈还会买点米面油送过去,二十多年都是如此。

工作之余,沈德连还牵头在站上弄了个蔬菜大棚,在里面种了许多薄荷。他告诉记者,春运期间站上的职工每天用嗓较多,许多职工有咽炎,经常嗓子疼,把薄荷晒干了泡水喝,能缓解症状。老沈的“半个农民,半个工人”的称呼也因此在坪上站叫开了。

坪上站隶属日照火车站管理,在2005年暂时关闭了客运业务,当时站领导想调沈德连去市区的日照站工作,那里条件好离家近,老沈却委婉地拒绝了。他选择改职为扳道员,继续留在坪上站。“在这里时间久了有感情,客运工作不能干了,换个岗位继续为坪上站贡献力量也是一样的。”老沈说。

2015年,坪上站停办了十年的客运业务重启,沈德连第一时间申请改职,回到他熟悉的客运岗位。“现在出行条件好了,和同事一起让身边的‘老邻居’们方便地坐上火车,就是我最大的愿望。”

34载春秋,他见证了小站的变迁

今年的春运从2月1日持续到3月12日,而3月5日,年满60周岁的老沈将正式退休。“有时候想想坪上站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也是看着这个站逐步成长起来的啊。”老沈感慨道。

沈德连回忆,坪上站是个偏远的小站,1985年刚来的时候,这里条件十分艰苦,还不通自来水,他就挑着扁担吊着两个水桶去附近村里人家打水,一天起码要挑三次。“有时候十几天都洗不上澡。”老沈说。

那时候的火车票还是手工制的,安检时要挨个打开旅客的行李查看,进站的时候全靠人工盖章。沈德连介绍,最初坪上站只有6个工作人员,忙的时候分身乏术,“那时我天天用算盘珠算,当时就想未来能有个计算器就满足了。”

后来坪上站垒了水塔,员工们吃水、洗漱没了问题。食堂建起来,大棚也搞起来,工作人员顿顿都能吃上自己种的新鲜蔬菜。站内设施越来越齐全、越来越先进:安检扫描仪、电子票、电脑算账、电子广播......

“以前旅客为了挤上春运火车都往窗户上爬,我们用肩膀顶、用手推”,在沈德连的记忆里,那时春运的关键词就是“挤”。“如今情况好多了,素质都高了。”顺着老沈的手指方向望去,候车室里旅客从容候车,整个车站忙碌而有序。

2018年坪上站即将进行改造,不久前领导给老沈看了规划图。“你不知道我当时看了那个图有多激动,这建成了可一点不比大站差!只是可惜我那时已经退休了。”老沈充满自豪又有些不舍,这34载春秋,老沈这双眼睛见证了坪上站的变迁和成长,记录了坪上站的发展和进步。

“这么多年我只目送过旅客坐火车出远门,自己还从没出去过,等我退休了,坪上站改造好了,我就带上家人从坪上站坐趟火车去北京。”传承与发展,退休不“下岗”,沈德连与坪上站的故事仍在继续。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赫洋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