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商河县龙桑寺镇以乡风文明带动乡村振兴

2018-08-29 16:17:00 来源: 济南文明网 作者:

  “万民乡风,旦暮利之。”乡村之美不仅是青山绿水等外延之美,更是让未来乡村充满魅力、吸引力和助推力的“乡风文明”内涵之美。近年来,商河县龙桑寺镇以乡村文明建设为抓手,贯通“塑形”与“塑魂”,在“抓实、落细”上狠下功夫,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榜样引领、阵地建设等工作,以乡风文明滋养乡村振兴之路。

  村民自治移风易俗重拳狠刹“攀比风”

  “老苏啊,这么办可不合适!”龙桑寺镇苏家村村民苏伟国喜添孙女,原本准备大办酒席招待亲友,但在村红白理事会成员苏连义的劝导下打消了这个念头。

  树文明乡风,首先要刹住歪风陋习。针对大摆筵席、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等,龙桑寺镇自去年以来重拳狠刹“攀比风”,在全镇94个行政村全部建立红白理事会,开展村民自治,营造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新风尚。通过制定完善红白事管理制度,对彩礼标准、酒席数量、丧事时限等作出明确约定,通过“村村响”喇叭广播、移风易俗倡议书等方式开展全方位宣传。目前,全镇所有村丧事由3天减为1天,吹鼓号、摆席、舞乐现象已销声匿迹,平均花费节省70%。

  健全群众自治体系,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是乡村有效治理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该镇坚持村“两委”统一领导,进一步拓展村务监督委员会、调解委员会、各类群团组织及村民代表作用,全面完成村规民约修订工作,将三农政策、村规民约编成群众看得见、听得懂、记得住的三字经、五字诀、七字歌等顺口溜,有力推动了移风易俗等工作。

  典型模范联动评选“榜样”引导村民见贤思齐

  十年如一日,将爱倾注在智力障碍的婆婆身上,用实际行动践行孝老爱亲的刘集村村民李延仙;独自扛起家庭重担,为照顾年迈的婆婆,带着老人改嫁的解家村村民孙士秀;耄耋之年坚持辛勤付出,把村庄洁净当成光荣事业的西辛村保洁员刘华元……

  见贤才能思齐,崇德就会向善。近年来,该镇大力培育、挖掘、树立来自农村基层的好榜样,逐步建立从村到镇的典型模范联动评选体系。去年年底开展了首届“孝德龙桑·十大孝子”、“厚德龙桑·十佳母亲”和“生态龙桑·十佳保洁员”评选活动,30位“年度人物”全部来自农村基层生产一线,这是龙桑寺镇通过榜样带动,促进乡风转变、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之一。各类先进榜样,如群星一样遍布龙桑寺镇的每一寸土地,成为带动文明乡风、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文化生活惠及群众让文明的种子根植龙桑沃土

  走进龙桑寺镇刘集村,大街宽阔整洁,房屋整齐划一,绿化高低有序。而在10年前,刘集村还是名副其实的“后进村”。近年来,该村通过统一规划建房、开展文明评选活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等措施,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17年11月,刘集村成功入选“第五届全国文明村”。

  不断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群众文明素养,才能培育出涵养文明的土壤。该镇一方面通过“龙桑救驾”、“刘秀知恩图报”等传统特色文化涵育“龙桑人”精神特质,挖掘商河县首个农村党支部等红色文化激发群众家国情怀。同时,结合鼓子秧歌、三句半、京剧、豫剧、广场舞等文艺形式,寓教于乐助推乡风文明建设。依托党员教育示范点、文化活动中心、村民健身广场等开设“道德讲堂”,推动乡风转变。2018年7月6日,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现场会召开,该镇作为全市唯一一个来自街镇的典型代表,向全市介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

  让文明的种子根植龙桑沃土,让文明的气质融入龙桑血液。下一步龙桑寺镇将努力把全镇建设成软硬设施强大、文化底蕴厚重、城镇乡村文明的精神文明大家园,助力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乡风文明带动乡村振兴。(济南日报)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李润杰

推荐阅读
  • 京津冀及周边和汾渭平原将出现大气重污染过程

    5e5c2a90eeef44ef9d25078893473881.jpg

    北京市11月13日空气质量以中至重度污染为主,14日可能达重度污染,15日上午空气质量可能维持重度污染,中午前后有所改善,全天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16至18日以优良为主。通报透露,生态环境部已向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函,通...[详细]

    11-13 08-11中国新闻网
  • 蓝天绿草流水花香 广州把CBD成了一首田园诗

    a515df2d0b85407894be4771485ee71c.jpg

    位于广州城市新中轴线珠江新城核心区的花城广场,与600米高的广州塔隔江相望。几十年来,珠江新城与天河CBD,秉承着绿色、环保、发展的理念,把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详细]

    11-13 08-11中国新闻网
  • “租生活”来了?七成受访青年体验过以租代买

    QQ截图20181113083825.png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租代买的生活方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接受。调查中,34.8%的受访青年表示可以接受长期以租代买,49.9%的受访青年只能接受短期以租代买,5.5%的受访青年完全不能接受以租代买,9.8%的受访青年表示说不好。[详细]

    11-13 08-11中国青年报
  • 餐馆设置最低消费情况普遍 “痼疾”何时能清除?

    在北京工体西门的一家餐馆,6人的包间最低消费为2000元,10人的则为4200元;在北京建国门外大街的一家餐馆,最低消费为1200元,包间外加15%的服务费;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的调查还发现,一些餐馆虽然取消了最低消费,但取而代之的是收取其他各式各样的费用,名目繁多。[详细]

    11-13 08-11工人日报
  • 默克尔走人,驻德外国记者为何叫好

    在德国做记者15年,用一个词来总结默克尔时代德国政治的氛围,那就是——“无聊”。许多人认为,后默克尔时代,德国政治充满变革的力量,将更不可预测,也将更生动有趣。在许多外国记者看来,德国政治变得有趣,不会让德国变成一盘散沙,相反,会让德国更有魅力。[详细]

    11-13 09-11环球时报
  • 抢劫中国公民170万卢布 两名歹徒被俄警方逮捕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俄罗斯犹太自治区内务局发布消息称,警方逮捕了两名涉嫌抢劫一名中国公民的嫌疑人。其中一名犯罪分子手持猎枪胁迫受害人,另一名歹徒则抢走一个装有170万卢布(约合人民币17.46万元)的包,两名犯罪分子在得逞后逃逸。[详细]

    11-13 09-11中国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