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趟三趟七八趟,老百姓的腿脚就是铁打的?

2018-08-09 09:22:00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看车大爷都认识我了,事还没办成”

  ——两趟三趟七八趟,老百姓的腿脚就是铁打的?

  审批部门多龙治水,办一件事情来回跑,“卡”在某个环节进退两难……面对群众办事时遭遇的这些难题,要让“一次办好”真正成为现实,不能只是做姿态,放空炮,必须见到扎实的行动和真实的效果,必须在提升能力上下功夫,把工作做得更细致。

  钱都交了好几年,房产证咋还这么难办?7月25日10:38,记者走进莱芜市行政服务大厅,十几名市民正围着房管局服务窗口。上前交谈,记者得知,他们是莱芜万和园小区的业主,来办理房产证,只不过今天依然没有进展。

  房管局窗口工作人员告诉他们:“办证的全部手续都移交至市国土资源局。”业主们问:“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再来办理?”回答是:“你们要去国土资源局窗口询问。”

  “2016年,我们第一次来房管局办房产证时,房管局工作人员说开发商没有缴纳房屋维修基金,不予办理。”业主吕耐军告诉记者。2017年,开发商把维修基金全额缴齐,业主们本以为房产证可以办理了,没想到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国土资源局不动产权登记中心工作人员告诉他们:“小区建设用地在2016年2月4日被省高院查封冻结,房产证依旧无法办理”。

  吕耐军向记者抱怨:“我们前前后后来服务大厅20多次,每次工作人员都像挤牙膏一样,问一点说一点,始终没有把全部的真实情况和办理程序告诉我们。告诉我们维修基金没缴纳时,为什么不能一起告诉我们土地被冻结呢?”

  不难发现,“跑断腿”现象仍然存在。7月25日上午,记者来到泰安市高新区工商局办公大厅。前来补办营业执照的何女士说:“第一次来的时候是连不上网没给补;第二次来办理的工作人员不在,等了半天还是没找到人;第三次来的时候人家说是来实习的,不会办理;又来了一次,说是公章不合适,得重新拿营业执照副本来;今天早上来又说我没带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每次都没告诉我要拿齐什么材料,要是告诉我的话,我不就带全了?这事一个月前我就开始办理,来了这么多次,连看车的大爷都认识我了,结果还是没办成!”

  让群众少跑路,困难群众更应少跑腿。7月25日10:15,记者在青岛市某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遇到前来办理低保业务的居民王先生。“上回来缺了残疾证,这回又要补一个证明,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

  材料还是没有备齐。”王先生嘴里不住地小声嘟囔。他腿脚不好,胳膊肘儿下夹着一小沓材料一瘸一拐地从服务中心往外走。

  记者了解到,由于低保业务的特殊性,办理低保必须本人带着纸质材料到街道进行面对面办理。并且,由于低保业务办理的综合性很强,涉及到房产、车辆、工资、户籍等情况,来之前需要到房产、车管、银行、公安等多家单位打印大量的文件。低保申请的部分材料可以在网上提交,但可操作性不是很强。“从理论上讲,是可以提交电子材料的,但是因为提交的文件比较多、比较复杂,老百姓往往还是直接拿着材料来办理。”办事人员李女士告诉记者。

  据李女士介绍,申请人备齐材料后,先由该居民所在的街道进行初审,再由区里各部门联审,以保证材料的真实性。对此,王先生也有抱怨,“我是输入自己个人信息后,从各个部门打出的材料,这些部门怎么又要去审核自己出具材料的真实性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在他看来,这有材料重复递交的嫌疑,建议这个环节在后台审核完成。

  7月25日上午,在聊城市高新区行政服务大厅,刚刚办理完工商业务的张先生告诉记者,除了在网上递交材料外,自己还需要到大厅内递交一次纸质材料。待材料审批通过后,大厅工作人员会电话通知他前来取证。调往外地的杨女士说,她在聊城开发区政务服务大厅办理档案转寄手续,去了四五次也没办好,最后还是原单位的人帮她到市级单位代办,她对此感觉“很不舒服”。

  7月25日10:55,在淄川区政务服务中心人社分中心,记者碰到了刚领完号,等待办理业务的纪先生。“我刚从淄川经开区服务大厅过来。”纪先生告诉记者,今天本打算在淄川经开区服务大厅帮父亲申请暂停缴纳养老保险,没想到即使事先按电话沟通要求准备好了相关证件及材料,却仍然没能如愿“一次办好”。

  “材料齐全,但工作人员告知系统显示医疗保险中护理费一项存在欠费,具体原因他也拿不准。”前前后后又等了一个多小时,直到11:52,窗口工作人员告知,是医保系统出了问题,系统恢复后便可直接办理养老保险暂停缴纳业务。“感觉稀里糊涂,所以跟工作人员留了电话,明天再沟通吧。”纪先生说。

  7月25日9:20,在垦利区政务服务大厅,前来办理工商注册手续的刘女士告诉记者,这种手续只跑一次腿还没有实现,“需要先来核名、递交材料,然后等几天再来拿营业执照,然后还要再去税务窗口办理税务登记,怎么也得三四趟吧。”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