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经济更需要文化支撑 文化“夜上海”正在日益成熟完善

2019-08-06 13:42:00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封寿炎

  【文化评析】

  据媒体报道,近日上海博物馆举办了特展夜场,2000个入场名额在15分钟内告罄。在上博现场,甚至还出现了2000多人冒雨排队进场的盛况。市民对夜间文化生活的热情,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上海近期还推出了首批“24小时影院”,文化“夜上海”正在日益成熟完善。

  跟白天相比,人们在夜间似乎“天然地”更加需要文化生活。人类社会一般的作息安排,都是白天工作,夜晚休息。在白天,很多人一则没有时间过文化生活,二则也缺乏文化生活所需要的闲适和心境。但在结束一天工作之后,晚上身心放松地看电影电视、听戏,在社交场合游戏闲聊,这些都是非常愉悦的享受。可以说,夜间才是文化活动的“黄金时间”。

  中国的传统社会属于农耕社会,然而,即使在这种远比工业社会单调的生活形态里,人们夜间的文化生活同样多姿多彩。创作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名画《韩熙载夜宴图》,就直观地展示了古人设夜宴载歌行乐的风雅场面。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其程式之考究、歌舞之精美,足见这种文化生活的品质之高。古典名著《红楼梦》,描写了“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缨之族”的日常生活,元妃省亲的烈火烹油、荣国府元宵夜宴的花团锦簇、寿怡红群芳开夜宴的风雅,都是全书中浓墨重彩的华美篇章。当然,夜间文化生活并非贵族所独享。古代社会里的普通人家,也有机会欣赏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里描绘的火树银花,亲历上元佳节的嬉游歌舞。

  到了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早已大大改变,活跃时间大大拓宽。在许多大中城市里,从当日18时到23时,大多数人都保持着高度活跃的状态。即使从当日23时到次日清晨,一些大中城市也仍然保持着不休不眠的状态。人类社会经过长期的演化,其白天的生活形态和社会生态已经高度成熟。如何面对、安排好大幅扩展的夜间文化生活,如何营造构建合理的夜间的生活形态和社会生态,成为摆在城市治理者、企业、社会和市民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众多城市的治理者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趋势,其表现就是当下“夜间经济”的如火如荼。近几年来,北京、上海、成都、天津等城市都出台专门政策发展夜间经济。广州、深圳等素有夜生活传统的南方城市,夜间经济的发达自不待言。然而,对于夜间生活形态和社会生态的营造构建,光靠夜间经济的单兵突进还力有不逮。它还要求政府治理、企业运营、社会文化、个体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需要各种资源的动员、调度和配置。在此之中,夜间文化生活的培育无疑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从目前的情况看,夜间生活的形态还是比较单调的——要么就是吃吃喝喝,要么就是看电影、听戏等商业性消费,文化含量更高的夜间生活还比较匮乏。比如,大多数公立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都实行普通的作息制度,下午五六点钟就关门了。文化场馆对于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高文化素质的作用无可替代。它们集体缺席于市民的夜间文化生活,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如果更多文化场馆能够提供夜间服务,使人们在夜间也能去博物馆、美术馆看展览,去图书馆借书、看书,甚至还有机会参加一些群众性的讲座、沙龙和教育培训活动,以接触知识、学习技能、体验文化,那么对于培育城市的夜间文化生活来说,无疑大有裨益。

  当然,除了要求文化场馆和活动场所等硬件资源之外,社会氛围、社会文化等软件条件的培育也非常重要。世界各地都有酒吧,也都有喜欢泡酒吧的人。但有些地方的人止步于喝酒,有些地方的人,喝着喝着就“喝”出了酒吧文化,音乐、舞蹈、文学作品就源源不断地被创造出来。中国人历来就有把生活艺术化、审美化的传统,衣食住行都能造就高度艺术化、审美化的独特文化。在今天的都市夜间生活中,也应该挖掘这种艺术审美的文化基因。比如,在月满之夜,人们有没有闲情逸致去泛舟江湖?风雪之夜,又有没有雅兴去踏雪寻梅?万家灯火的都市夜幕下,人们是否在追寻一种诗意的、审美的生活方式?归根到底,人们向往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心灵和生活态度,才是文化艺术的源头活水。

  (作者:封寿炎,系媒体评论员)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毛德勋

推荐阅读
  • 国家邮政局辟谣:“取消邮政编码”与事实不符

    1.jpg

    2019年7月16日,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时空大数据创新中心共同主办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位置框架与编码系统”的子课题“泛在位置语义表达与位置服务方法”项目研讨会。[详细]

    08-06 08-08中国新闻网
  • 部分运营商取消不限流量套餐 为用户着想还是变相涨价?

    1.jpg

    近日,中国电信宣布计划取消“达量限速”套餐,引发热议。”  有意思的是,中国电信在宣布计划取消“达量限速”套餐的同时还透露5G相关消息,目前中国电信5G体验计划包括100GB的超大流量包等内容。[详细]

    08-06 08-08中国新闻网
  • 湖北躲避峡山洪致12人死亡 4名非法带客野导游被控制

    1.jpg

    事发地点位于鹤峰县燕子镇新寨村和容美镇屏山村交界处,距离县城20多公里,躲避峡长约5公里,两岸垂直切深达700米左右。4日下午,躲避峡上游发生局部降雨,至下午5时山洪不期而至,大约6时08分,部分游客遇险自救后拨打110求救。[详细]

    08-06 07-08长江日报
  • 102位"愚公"干了7年 在绝壁上凿出8公里"致富路"

    1.jpg

    也正是这双手,与下庄筑路英雄谱上其他101人的双手一道,凿出了8公里的“绝壁天路”。1997年,毛相林带领村民用钢钎撬、用炸药炸,历时7年,用血肉之躯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天路”。[详细]

    08-05 08-08重庆晨报
  • 英国宣布将加入美国组建的波斯湾“护航联盟”

    英国宣布将加入美国组建的波斯湾“护航联盟”中新网8月6日电。7月19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海军在霍尔木兹海峡伊朗水域内扣留了一艘英国油轮“史丹纳帝国号”,之后将其押送至阿巴斯港[详细]

    08-06 14-08中国新闻网
  • 新研究:聚居地受威胁和高强度捕捞“双重影响”鲨鱼数量

    新研究 聚居地受威胁和高强度捕捞“双重影响”鲨鱼数量日前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目前全球鲨鱼捕捞路线与鲨鱼聚居地重合度较高,特别是在保护措施很少的公海区域,再加之高强度捕捞,对鲨鱼的生存造成潜在“双重打击”,可能会加速其数量下降。...[详细]

    08-06 14-08新华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