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18:56
来源

大众网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陈洋洋 解强民 刘琛 临沂蒙阴报道

  十一假期,一部电影《我和我的家乡》打动了很多人,火遍全国。而在常坪村,也有不少村民,用自身的经历,讲述着“我和我的常坪”故事。

  想唱就唱,日子安心唱得就开心

  “人人那个都说,沂蒙山好……”10月28日上午10点左右,在常坪村,一曲优美的沂蒙山小调在山间回荡着。

  “这是咱们村的‘大歌星’徐晓霞唱的!”听到歌声,村口几位大娘停下聊天,循着歌声的方向指过去。

  顺着大娘们的指引,记者见到了正在唱歌的徐晓霞:身着喜庆的红棉袄,围着朴素的围巾,显得格外精神。

  “我从小就喜欢唱歌,以前没有手机和电脑,我从电视上听到好听的歌,就用纸和笔记下来,然后硬背下来。”徐晓霞说,那时候一家人都忙着干活挣钱解决吃穿问题,根本没时间想唱歌的事。她当时最渴望的就是能有个音响,有大把的时间,想唱就唱。

  “我嫁到常坪村已经10年了。记得刚嫁过来的时候,家里的墙是用空心砖垒起来的,连墙面都没刷。”徐晓霞回忆说。

  “这些年我和老公努力干活挣钱。他在县城打工,我在家种桃并照顾两个孩子,农闲时打打零工。我们家盖起了宽敞的厢房,还买了小轿车。平时带着两个孩子出去旅旅游,小日子过得很甜蜜!”徐晓霞笑着说。

  “日子好了,有了闲暇时间,唱歌的梦想又冒了起来。”徐晓霞说,“我买了新手机,老公还给我买了一台音响。现在想唱就唱,唱得很开心。”

  特别是孩子上学后,徐晓霞有了空闲时间,就时常带着音响到山上唱唱歌。她还在网上开了快手号和抖音号,用歌声宣传自己的家乡。

  “我有个小小的梦想,希望到年底我的粉丝能涨到1万。让更多的人知道咱常坪村,知道咱的家乡!”

  看病吃药花钱越来越少

  “看看,咱小菜园里的萝卜又长大了些!”10月28日下午,刚刚病愈的王汉贵一边在菜园里干着活,一边招呼老伴过来看看菜的长势。

  就在20多天前,69岁的王汉贵因为突发脑梗而进了医院。

  “到医院去看病加拿药,花了不到1000块钱。”王汉贵掏出就医单据向记者介绍。记者注意到,在一张写着诊查费、CT费、生化检验等费用的票据上,写着合计610元,减免208元;在另一张结算单上,则写着费用总额688.1元,扣除起付线的500元,合计报销了112.86元,现金支付575.24元。

  “以前我和老伴每年降压药得花1000多元,现在有了政府的帮扶政策,我拿降压药1分钱都不用花了。”王汉贵笑着说。

  他拿出自己的“宝贝”——“精准医疗健康扶贫优惠卡”给记者看,上面写着详细的帮扶政策:对高血压、糖尿病、重症精神病患者使用的23种国家基本药物不设起付线,按100%比例予以报销。

  “我和老伴常用的复方利血平、氨氯地平、尼莫地平等多种降压药,全都在全部报销范围内。”王汉贵高兴地说。

  王汉贵说,在政府的精准医疗健康扶贫政策帮扶下,他和老伴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可以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政策。还能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诊查费、专家门诊诊查费等,大型设备检查费也减半收。另外,医院还给他和老伴还建立了家庭健康档案,可以享受免费健康查体。乡镇卫生院也与他们签订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说起这些帮扶政策,王汉贵感慨说,几年前,他还是典型的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我老早就有高血压,有一年摔倒住院,家里欠下了不少债。”王汉贵回忆,那时候最怕上医院,家里经济状况很不好,心情也很糟糕,觉得是自己生病拖累了儿女。老伴也因为腿有疾病,干不了什么活。眼看着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困难,王汉贵常常愁得睡不着觉。

  幸运的是,随着精准医疗健康扶贫政策的落地,王汉贵的心终于踏实了。

  “年龄大了,看到医保政策越来越好,这是最让我安心的事了。”王汉贵拿出自己的医保卡和贫困户健康手册向大家展示。他把这些报销用的卡和证明材料当成了“宝贝”,专门用袋子装起来,并挂在墙上最显眼的地方。

  “挂在那里,我看一眼就觉得安心。”王汉贵笑着说。

  孩子们上学都是校车接送

  “放学啦!放学啦!”28日下午5点多,一辆崭新的黄色校车停在了常坪村的村口。

  任洪花站在自家超市的门前,等着接孩子。十几个孩子排队从车上下来,高兴地扑进家长怀里。

  “现在孩子们上下学都是校车接送。学校设施也很好,教室里有空调,有电子黑板。”任洪花说,现在村里孩子的教育条件越来越好。孩子们有的在乡镇上学,有的在县城上学,条件都很不错。这几年日子好了,她家里买了两辆小轿车,有时候孩子不坐校车时,家里人就自己开车去接送。

  “娃儿也争气,家里墙上贴满了他的奖状。我们看着就高兴!希望常坪的娃儿们好好学习,长大了把家乡建设得更好!”任洪花笑着说。

  常坪村党支部书记王业勇介绍,现在农村的教育设施和政策越来越完善,困难家庭的孩子上学政府也会帮扶,给困难家庭的娃儿发助学金。村里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辍学的孩子了。随着村子的脱贫,村里的这些年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考上了大学。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杨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