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0专题汇总 >2020全国两会 >海报有约

海报有约|樊丽明代表:加强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培养,补齐培养模式的短板

2020

/05/25
来源:

大众报业·大众网

作者:

孙杰 樊思思 张珈玮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孙杰 樊思思 张珈玮 北京报道

  在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有着中国医学四大天团之称的“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在武汉会师的一幕,为当地战“疫”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再次谈起战“疫”时,没有过多讲述齐鲁医学人取得的成绩,而是将目光聚焦在战“疫”中折射出的不足。她建议,国家应加强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培养,补齐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培养模式和继续教育的短板。

  其实,在战“疫”过程中,除了奋战在一线的呼吸科、ICU等科室医护人员外,还有一群穿着防护服、背着设备,走在大街小巷的“白衣战士”。樊丽明代表说,这些是来自疾控中心的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人才,他们承担着流行病学的调查、病毒的追踪溯源以及指导群众如何科学预防等工作。资料显示,2009至2017年,全国医院卫生人员和技术人员分别增加76.3%和80.8%,但疾控中心的卫生人员和技术人员则分别减少了3.0%和4.1%。

  “和医院医护人员相比,这些岗位地位低、待遇低,公共卫生队伍存在明显的人才青黄不接的情况。”樊丽明代表说。为改善上述情况,樊丽明代表建议,相关部门应做好全国公共卫生人力资源规划,保障人力供需平衡,加强经费、资源投入。比如在建立人才专项评价机制上,要提升公共卫生人才待遇水平,提高从业人员福利待遇;建立“首席公共卫生专家”制度,要打破唯论文评价、晋升机制,建立一套集教学、科研、疾病防控等方面的综合性的评价体系。

  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学历情况也不容乐观。樊丽明代表说,全国省级疾控中心以大学本科以上人员为主,平均占比为74.1%。与医疗系统人员相比,更高层次人才相对缺乏。

  因此,她建议,教育部应选择在部分“双一流”高校积极探索公共卫生专业博士(Dr.PH)的培养改革,培养高层次公共卫生专业型人才。同时,教育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以公共卫生专业硕士为突破口,对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可探索增加政府应急管理、社会治理、非政府组织管理、应用心理学等课程,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并要推进公共卫生教育的国际合作。

  对于公共卫生方面既有人才,樊丽明代表建议,可建立健全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培养学科交叉融合和多学科背景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在此基础上,构建多方协同的继续教育运行机制与实施体系。

责任编辑:马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