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5
  • 视频
  • 视频

《深圳的脚步》第39期丨杨志敏:小区治理要告别“带头大哥”,迎来甲方乙方

来源:大众网发布时间:2020-12-31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玉升 深圳报道

  杨志敏简介

  1977年出生,山西阳城人。中共党员,北京大学法学学士、硕士。深圳市天然居业委会主任,深圳市轻松业科技公司总经理,武汉市武昌区透明和谐社区促进中心理事长,武昌区民政局业委会孵化中心运营负责人。

  曾任深圳报业集团《晶报》民生新闻部主任、总编室副主任。广东省委宣传部首批、深圳市委组织部第二批挂职锻炼干部。深圳市住建局特区物管条例修法小组成员,深圳市法制办特区物管条例修法评审专家,中国物管协会大会演讲首位业主代表。

  这一期,跟大家探讨交流一个关于小区治理的话题,看看在深圳这个领全国风气之先的地方,在小区治理领域的新实践、新做法、新理念。

  访谈的嘉宾,杨志敏,原来跟我们是同行,在深圳报业集团《晶报》工作了十五年,算是一位资深媒体人。近年来,他告别媒体人身份,转型为社会组织培育专家,专注于小区治理,对业委会在小区如何实现良性运作,颇有一番见识与心得。

  难得的是,杨志敏还参与了深圳特区物管条例的修法,对于深圳在小区治理方面如何发挥探路先锋作用,他有着自己的观察与思考。

  1、裸辞原单位:从专栏作者走向小区专家

  见到杨志敏,听他分享业委会运作心得之前,我好奇地问他,原本是一名媒体人,缘何会走上这样一条转型道路?

  杨志敏回复我,这缘自于他在《晶报》时写过的一个专栏。数年前,《晶报》开设了一个叫“独唱团”的报纸整版专栏,每一期交由一名作者撰写,基于杨志敏在所住小区参与业委会的实践,由他主笔撰写的专栏叫“敏感小区”,专栏名称来自报社的总编辑。

  “写专栏的时候,我还承担着日常繁重的采编内容管理工作”,杨志敏说,他的每一期专栏写得很痛苦,痛苦归痛苦,这为他带来了一片新的天地,也收获了不同于以往的成就和满足。

  本想好好做一个专栏作者,奈何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伴随着新媒体的兴起,报社撤销了相关专栏版面,杨志敏的专栏阵地不复存在,怎么办?

  不想继续原来的采编工作,杨志敏的选择是:放弃事业单位处级岗位,裸辞。

  离开报社后,杨轻车熟路,驶向他写了几年专栏的小区。

  早在2010年,杨志敏就开始参与所住小区的业委会工作,多年来在小区治理领域积累了大量的资源,对于这个行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推动成立了深圳首家专注于小区治理的专职社工式的社会机构,转换人生跑道。

  2、回到商业化:让甲乙方关系进小区

  说到这里,就回到杨志敏所在的天然居小区。

  跟很多小区一样,天然居业委会的工作,一度也是举步维艰,物业公司一度很自大,根本不把业委会放在眼里。

  没办法,硬着头皮上。杨志敏他们通过召开业主大会,重新拟定物业服务合同,与物业公司展开一轮又一轮的谈判……

  “在那个过程中,我们业主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建了一个网站,专属小区的网站,小区所有的事务都在网站上全部公开。”

  杨志敏说,正是通过这个网站,消除了业委会的信息特权,让小区所有业主跟业委会一样,知晓所有的信息,也让物业公司的所有行为和信息不再遮遮掩掩,公开给所有的业主们。

  公开、透明是最好的防腐剂,也是最好的沟通方式。大家打开天窗说亮话,小区存在什么问题,业委会该担当什么角色,物业公司有什么难处,全部让业主们认知了解,由此就化解了很多小区常见的信息鸿沟,让小区存在的矛盾、质疑及猜忌等,全部敞开在太阳下……

  说易行难,过程甚是艰难。一路走过来,今天的天然居小区,还是达到了预期较为理想的一个状况:“业主们与物业公司之间,回归到市场化,就是商业上的甲方和乙方关系。”

  怎么做甲方?怎么做乙方?大家再也熟悉不过。

  做回甲方的业主们,参与小区事务的积极性,就不再是问题。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天然居每月有一个月度联席会议,雷打不动,定时定点召开,定在每月第一个周二晚的八点开始,这个会议已经持续了八年多……

  在杨志敏看来,中国的物业管理行业发展了三十年,一直存在一个显著的问题:有企业化,没市场化,几乎所有的小区难题,核心症结都是如此。

  症结如何化解?唯有一条路,那就是真正的市场化。“真正的市场化,取决于一个正常的甲乙方关系。”杨志敏总结道。

  3、解读旧模式:“带头大哥”缘何持续难

  听杨志敏分享他们天然居小区的情况,我接着问出第二个问题:

  在过往多年的诸多小区实践中,成立和开展小区业委会工作,往往都靠着小区里一两个或三五个热心人士,俗称“带头大哥”,这种模式存在什么问题?

  熟悉深圳小区业委会历史的人都知道,在过去的二三十年时间里,深圳的小区业委会实践,基本上是靠一群“带头大哥”的带动,他们人品好,风气正,有热情,在一些小区“星星点火”,但遗憾的是,星星之火,并没有带来燎原之势。

  时间逝去,大哥老去。大哥伤痕累累,小区依然故我。

  杨志敏告诉我,他跟深圳的很多小区“带头大哥”都很熟悉,也很熟知他们当前的境遇和尴尬,对于他们的付出和贡献,有目共睹。

  “回到改革开放,解决的主要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市场的思维和模式如何形成建立?在小区如何落地实施?很显然,‘带头大哥’的模式,与现代契约精神是不符合的。”杨志敏一语道破旧模式的弊端。

  在他看来,一个小区,从制度建设的角度讲,是不应该有带头大哥思维的,“你是大家选出来办事的,你个人选择不辞辛苦的付出,积极影响小区其他业主,但是你个人不能代替大家做决定”。

  但现实的情况是,“带头大哥”们凭借强大的个人魅力,虽然一段时间内能获得大部分业主的信任,但业委会其他成员对“带头大哥”一面是“有您干我才干”,另一面是“全靠您干”,整体缺乏严谨的制度化沟通和制衡,让“带头大哥”不知不觉独木难支甚至自行其是,难以长期持续获得业主支持……

  以小区开会为例,会议怎么开,议什么,结果如何公布等,“带头大哥”往往只能说个大概,缺乏信息的公开透明……

  人和人之间,正常的分歧永远存在。业主之间,挑刺也罢,唱对台戏也罢,这都是常态,问题是用什么样的机制去解决?

  答案就是遵照制度。

  既然业委会和业主大会施行的制度,都是少数服从多数,那么各个小区就应该根据小区实际,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遵照执行,细节的过程,随时保持开放性监督。

  杨志敏强调:“在每一个小区中,业主大会的作用至关重要,一定要让业主大会有效地发挥作用。”

  4、离不开“三化”:深圳继续做探路先锋

  上文曾提到过,在天然居小区,杨志敏他们建了一个小区网站,实现小区事务的公开透明与沟通,小区网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仅有网站还不够,在日常实际操作中,还需要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充分实现小区的信息化。

  比如,物业公司应该公开什么,业委会应该公开什么,小区的月度联席会议,业委会主任有什么权力,成员有什么权力,业主们如何便捷地参与并进行监督等等,这些都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

  除此之外,还必须走法治化,任何一个小区的所有制度和措施,都必须建立在不违反法律的基础之上。

  “在小区中,市场化是核心,法治化是保障,信息化是支撑。一旦把这三方面做好了,基本上就能实现:小区各方,各安其位。”

  杨志敏总结说,在“三化”之外,还要有一个必要的政府兜底。

  “有的小区情况格外复杂,更换物业公司时闹得不可开交,这种情况下,政府相关部门就要去啃硬骨头,负起政府兜底的底线责任”。

  回到深圳,在小区治理领域,未来何去何从?

  杨志敏认为,在过去,全国物业管理方面的基本制度,始于深圳;毫无疑问,接下来,深圳仍会承担探路先锋的角色,为实现和谐有序的小区治理,继续趟出新路,输出经验。

  路漫漫其修远兮,改革之城,责无旁贷。

  (访谈时间:2020年12月20日 访谈地点:深圳)

  深圳的脚步,中国的脚步

  2020年,是深圳特区正式成立四十周年。

  四十年来,深圳做对了什么?中国做对了什么?

  深圳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经验,值得总结和评说。

  大众网·海报新闻广州新闻中心在2020年走进深圳,推出大型原创全媒体产品:《深圳的脚步——40位深圳人眼中的特区40年》,访谈40位在深圳打拼的行业精英,通过鲜活的个人讲述、个人评说,呈现深圳的四十年。

  2019年8月9日,中央公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从经济特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在新时代被赋予新使命。

  2018年,深圳GDP首次超过香港;2019年,深圳GDP突破2.6万亿元,位列上海、北京之后,排名全国第三。亮眼数字、辉煌成就的背后,是开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是千千万万的新深圳人,奔来深圳,融入深圳,扎根深圳,奉献深圳,成就深圳……

  深圳有今天,离不开党和国家的英明决策,离不开千千万万深圳人的接力付出和不懈奋斗,深圳的历史,由千千万万的深圳人挥洒汗水、共同书写;深圳的辉煌,由千千万万的深圳人共同成就……

  深圳的城市文化、特区精神,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像胎记一般,蕴藏在深圳辛苦打拼的每一位普通人身上,蕴藏在深圳飞速发展的产业和行业中。

  ……

  深圳历史,个人亲历;深圳经验,个人评说。

  深圳的四十年、深圳的经验,将透过40期鲜活的个人讲述、个人评说,走向山东,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