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2020专题汇总 >我们的小康生活 >一线看小康

庆丰收 迎小康丨百姓农桑事 家国小康路

2020

/ 09/22
来源: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作者:

纪伟

手机查看

  ■编者按 今天是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主题是“庆丰收、迎小康”。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办好农民丰收节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以来,大众日报开设“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千村万户看小康”等专题报道,记者蹲点进村入户,看全面小康成色,看高质量发展成效。在此过程中,记者对山东农业、农村、农民的新面貌新气象有很多感悟。现推出一组记者手记,敬请关注。

  与农民的几段 “非典型”对话

  □ 记者 纪伟

  从6月麦浪金黄,到9月玉米成熟,我在沂蒙大地奔走,与农民的几段对话难以忘怀。他们的话语,已不像典型的“农家话”。

  6月3日,记者到郯城县泉源乡红石村采访麦收情况。在麦田旁的一处树荫下,问一位老农近些年田间地头的变化,老农回答:“现在种地比以前享福多了。”

  种地是个辛苦活,这个印象一直深深根植在我的脑海中。就在我琢磨为什么种地还能“享福”的时候,不远处的麦田里,收割机正在驰骋。只一会儿,老农家的三亩小麦就收割完毕。随后,卡车开到收割机旁,金黄的麦粒倾泻到车斗里后,老农径自驾车回家去了。至于满地散落的麦秆、尚未深耕的土地,自有农机合作社的农机手驾驶搂草机、打捆机、拖拉机来收尾。而所有服务项目的收费,总共只有60元。

  “现在是种地越多,费力越少。这几年农业机械已经非常普及了,我们这样的农机合作社越来越多,各种农机设备开进地里,农民不用费多少事,就能把庄稼种好。”当天,立平农机合作社的合伙人周保光这样翻译“享福”这个词。

  7月28日,在莒南县大店镇四角岭村的一条田间路上,两侧的玉米叶翠绿,正是打药防虫的时节。路北,是德程农场的连片玉米地,场主耿洪强手持遥控器,抬头仰望,看着植保无人机在空中往来喷洒农药;路南,是四角岭村村民自家的承包地,一位农妇背着药壶,右手执喷杆,左手拨开高大的玉米秆,在缝隙中艰难穿行。植保无人机的效率是每天400亩,而手工喷洒的效率,满打满算不过十几亩。

  采访耿洪强时,他问了我一个问题:“你知不知道一株小麦有几片叶子?”见记者答不上来,耿洪强颇有些得意地说:“答案是7片。不光你不知道,很多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农民也不知道,但我这些年帮农业专家种试验田、自己搞小麦育种、学习各种农业知识,已经开始研究一些农业理论了。”

  9月18日,丰收节前夕,我前往兰陵县,探访今年玉米收获情况。汽车穿行在田间小路上,两边的玉米正在经受烈日炙烤,有不少叶子已经枯黄。在一片裸露的黄土地旁,一台自动收割机正在玉米地里轰隆开过,这片玉米地的主人正坐在不远处的三轮车上等待,他的右手搭在方向盘上,脸上闲适的表情,与几个月前郯城县的老农如出一辙。

  在新时代的田野上,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深入推进,农民的双手得以解放出来,年轻人开始放下锄头捧起书本。我相信,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还将出现越来越多的“田秀才”与“土专家”。

  “黑科技” 帮农民挑起“金扁担”

  □ 记者 刘磊 通讯员 张伟

  金秋时节,记者来到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的禾丰生态无人农场。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在玉米地里来回奔忙。地头上,农场经理朱俊锦一边喝着茶水,一边盘算着今年的收成。

  三年前麦收之时,记者采访了“三口之家玩转六百亩耕地”的职业农民王熜之,感受到了大型农机的威力。但眼前的景象,仍让人忍不住惊叹。在禾丰生态无人农场,玉米收获以后,无人旋耕犁、无人耕地机、无人播种机、平移式喷灌机等多种大型无人农机轮番登场,目力所及,满满的未来感。

  “种地不着忙,还得科技来帮忙啊!”朱俊锦说,通过智能化赋能,小麦和玉米耕、种、管、收等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用工费用减少25%,灌溉用水节约20%,农药投入减少30%,显著减轻了农田面源污染。

  作为一名常跑农村的记者,近些年我对于土地上的巨变记忆深刻。过去的秋收,算是农村最热闹的时刻。早些年没有大型农机,更没有眼前这些无人设备,秋收要持续一个月之久。大人起早贪黑地忙活,放秋假的孩子们也得在田间地头忙着拾秋,一得闲就恣意地奔跑玩耍。

  一家人一起劳作的时光值得回忆,却实在累人。用朱俊锦的话来说,家里的两三亩地就像“鸡肋”,“过去看天吃饭,靠力气生活,天天在地里熬着,耕种管收,一前一后两季粮食,全家劳心费力,忙活一年就为种点口粮”。

  到了今天,农民劳作的状态已与从前大不相同。以淄博为例,淄博农业体量虽不算大,但机械化、产业化、现代化水平较高,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43.0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1.1%。

  进而言之,现今农业生产中“玩”出这么多“花样”,已经不是一个“机械化”所能概括,种地竟然也可以融合生物防控、绿色植保、无人机、农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

  刚刚起步的禾丰生态无人农场,几乎月月都有新变化,都有新进展。记者去年初次造访时,由于信号传输不稳定等问题,会偶尔出现无人农机跑到别人地里的尴尬场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淄博移动携手华为在农场开通5G站点。毫无疑问,5G通信技术在带宽、时延、连接规模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将为农业生产带来海量的原始数据和强大的机械设备控制能力。

  农业现代化这条“金扁担”,一头挑着“绿水青山”,一头挑着“金山银山”;一头连着国家的“粮袋子”,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一项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农民摆脱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形象,一幅农业现代化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鱼骨”过河一小步 小康路上一大步

  □  记者 王兆锋

  今年丰收节前夕,我再次来到黄河滩区,采访鄄城县旧城镇三合村村民选新房。72岁的孙广林,早晨5点就到了三合村村台,等着选房,他说:“可高兴了,可激动了,比当年娶媳妇还高兴哩!这是党和政府在丰收节前给滩区百姓最好的礼物!”

  看着三合村村民的笑容,我想起了去年鱼骨村村民选房的场景。

  位于黄河滩区的鄄城县鱼骨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村,孤悬黄河对岸临河南省地界,与同为一个行政村的刘庄等3个村隔河相望。去年4月份我刚到大众日报菏泽记者站工作,去鱼骨村采访,听当地的干部说,鱼骨村村民下一步要跨河搬进“黄河社区”。从黄河滩区到黄河社区,引起了我的兴趣,之后我多次到村里采访,有几件事很难忘。

  水患。“我记得有一年发大水,街上的水有5米深,浪大得吓人。水多深,泥多深,房屋冲坏了,只好再盖。我这一辈子,盖了5次房子。有一次水大进村,屋里没法住了,我就在两棵树中间搭上板子,睡在上面,翻身时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水里。”77岁的冯再立说,他在黄河里摆渡10多年,他记得有一次水大,村民急着去河对岸赶集、种地,船上挤满了人。船本来向东开,被水冲得失控了,船身倾斜,一下子甩下去一部分人,船在水里一打旋,又把剩下的人甩下去了。

  变化。在村里采访79岁的李志财时,他穿得很土气,衣服很破旧。后来,他搬进了黄河社区,再见面时他穿着风衣,戴着礼帽,好像换了一个人。鱼骨村的小伙子原先找媳妇难,河南的姑娘、山东的姑娘,都不愿意往这个村嫁,村里有30多个光棍汉。搬进黄河社区后,黄河社区的居民就赶着趟儿办起了喜事,半年内先后有7人娶新娘。

  奉献。一次在黄河社区采访,座谈结束后,我们看到董口镇城建办主任张勇军在旁边坐着没有发言,就和他聊聊。说起迁建的酸甜苦辣,他的话匣子打开了。“为建黄河社区,需要用滩区的地置换张楼村、董口的地。需要迁坟60座,在农村这是很难很难的事。刚开始做工作时,有的村民不让进门。有一户村民,我们到他家里跑了十几趟,赔着笑脸,好话说尽,终于做通了工作。”说着说着,他的眼里泛起了泪花。

  鱼骨村是一个缩影,是山东脱贫“靶向”攻坚的一个生动样本。鱼骨村村民跨河搬进黄河社区的一小步,折射出黄河滩区百姓小康生活的一大步。

  红与白: 地雷战故乡的小康底色

  □ 记者 卢昱

  “村里的户户通工程刚刚结束。今年粮食丰收了,家家户户都在忙收。”9月21日,丰收节前夕,记者收到海阳市行村镇赵疃村党支部书记赵文欣的信息。

  两个多月前来赵疃村,记者被山海之间的这片沃土吸引,红与白勾勒出赵疃村在小康道路上行进的底色。

  作为电影《地雷战》主要情节的发生地,赵疃村的红色文化符号俯拾即是。村里的老人们都能讲上几段地雷战故事。

  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的这片热土,同样被今人深深眷恋。30多年前,村里的乡亲们建起大棚,种植白黄瓜。

  乡亲们对土地是敬畏的。在技术不断更迭、大棚规模扩大、种植品类增多的同时,乡亲们日益懂得要呵护好这片土地,开始使用微生物土壤改良剂、酵素肥等各类“新武器”来改良土地。

  日子一天天富裕。在离海阳不远的青岛市黄岛区,曾走出一位社会学家——杨懋春。他凭着自己对所生长村落生活的熟悉,写出《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一书。他认为,由于传统家的观念使得从乡村流动到城市里的人都最终回到家乡,这些回乡的村民给村庄带来了新方法、新思想和新财富,“农村并未因为城市的吸引而衰退”。

  杨懋春的观点,时隔70多年,在不少村庄得到再次印证。记者在山东多地采访,发现不少从城里返乡、带领乡亲们致富的典型。赵疃村的科学种植带头人郑建房,20年前他为照顾妻子家中老人,放弃威海工厂的工作回村。小两口在土地上低头耕耘,却眼光超前,认定科技是致富的必由之路。除了扩大大棚的规模,最近几年,他们一直在考察补光技术。白黄瓜喜光,冬天光照少,一天若能补光两个小时,便可增产。

  今年4月底,在有着750户1900人的赵疃庄,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大河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为村里果蔬种植户抱团发展提供了“加速器”。村里的党支部书记赵文欣,在外创业小有成就后,不愿看着村落日益变“老”,便回村扑下身子,一心一意带领老少爷们致富。

  看着村里厚重的红色文化积淀,赵文欣曾数次感叹:“不能端着金饭碗要饭。”近些年,因为各种因素叠加的影响,赵疃村的红色旅游发展较慢。这种慢,反而让不少地雷战的遗迹在山水相依中,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

  赵文欣一直在思考如何讲好红色故事,让勤劳淳朴的乡亲们过得更好一些。如今,村里的道路、广场等基础设施整修一新,不少旅游路线的设计可以提上日程,一些红色主题的活动可以灵活开展。加上白黄瓜等产业,可以实现“红色搭台、白色唱戏”,不断增强村落的吸引力,使这一抹“红”成为带动赵疃发展的增长点。

  乡村新图景,百姓新生活

  □ 记者 毛鑫鑫

  7月下旬,跟随中宣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团,记者在齐鲁大地的沃野乡间记录着百姓小康生活的模样。一排排楼房鳞次栉比,一条条马路干净整洁,一个个产业蓬勃发展……走村入户,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铺陈开来。

  我们采访的第一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考察过的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从游人如织的美食街到结满硕果的农创园,在村党总支书记高淑贞充满激情的介绍下,村庄发展路径、村民增收途径逐渐清晰: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每个村民在产业链条上找到合适的位置,从而实现人人有事干、户户都挣钱。

  李亓晓开辟多肉种植基地、高燕发展特色宠物养殖、李檬创办物业管理公司……在三涧溪村,记者被这些80后、90后的青年力量深深感染。他们热爱农村、投身农村,把青春奋进书写在希望的田野上,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临沂,记者多次去过的采访地,以前要乘坐普通列车花费4个多小时,且车次少。而这次,我们亲身体验了高铁带来的便利,自济南西站到临沂北站,仅用了1小时36分钟。

  去年11月,日照至兰考高速铁路日照至曲阜段开通运营,为沂蒙老区全面奔小康装上了“加速器”。我们从临沂市扶贫办派驻蒙阴县野店镇毛坪村第一书记杨晓飞的言语间,感受到了他对村庄的发展充满信心:“不仅农产品能卖得更远、更多,我们也能走出去学习,把先进的乡村旅游发展理念引进来,助力村增收、民变富。”

  不仅是沂蒙老区,黄河滩区也处处涌动着干群合力奔小康的热潮。“现在这新房子建得可好了,再也不用怕被洪水冲塌了!”鄄城县旧城镇巩庄村村民曹秀芳指着一排排错落有致的二层“小别墅”对记者说,滩区群众再也不用重复以前“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建房、三年还账”的生活循环,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让他们住上了稳稳的家。

  在菏泽市定陶区的茗嘉兴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采访时,正赶上分红,承包户数着自己手里的“红票子”乐得合不拢嘴,“菌种、技术、销路都由合作社负责,我们只管种,收益有保障。”除了承包户,合作社还为200余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带领乡亲们一起增收致富奔小康。

  我们都说“奔小康”,“奔”就是奋斗的过程。一路走来,让记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干群言行间的干劲、笑容里的幸福。一张张质朴的脸上挂着的发自内心的笑容,是齐鲁大地最美的风景!

  让“三农”有看头有干头有奔头

  □ 记者 张春晓

  笃行新发展理念,山东正让农村越来越有看头,农业越来越有干头,农民越来越有奔头。7月下旬,跟随中宣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团,记者在齐鲁大地一路走一路看,心里生发出如此感慨。

  “这还是农村吗?”“地还能这样种啊?”一路走来记者心中不断产生疑问。在潍坊市寒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记者见到了“瓜立着长、钱站着挣”的景象:通过技术创新,从传统的爬式到立式,每亩地种植的西瓜从600多株提升到2000多株,土地利用率大大提升。西瓜“站起来”后,光照、水分得到均匀供给,口感也得以改善,因为品质高,今年产业园的西瓜卖到了一斤30元,算下来,一个西瓜可以卖到100元!

  “谁来种地”是一个一直困扰农村农业的老大难问题,不愿种地无非就是两个原因:十分辛苦,效益不高。当农业变得现代、智慧又高效,解决“种地”问题也有了“新钥匙”。随着农业的“科技感”越来越强,扎根农村从事现代农业的年轻面孔也越来越多。记者在产业园里遇到的潍坊郭牌科技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猛,就是一位返乡创业的80后。他说:“干农业同样可以很‘体面’,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也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儿。”

  绿色,好生态就是聚宝盆。在长岛南长山街道孙家村,记者听说了当地渔民从“吃海”到“看海”的故事。这其中也有个坎坷的过程。2002年起,村民大都在近海养殖扇贝,后来因为成活率低,收入少,大家在2007年开始转产做海参育保苗,村南村北两三百个大棚沿海连成一片,十分壮观。没想到过了几年,又遭遇海参成活率低的问题。村民当时不知道原因,事后分析,主要是育保苗大棚污染了水质。如今,长岛拆掉大棚,恢复海岸线风光,走上生态旅游致富路,40岁的孙传勇是长岛记夏品忆渔家民宿老板,一年下来,能收入15万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村发展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要看生态保护得好不好,能不能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可喜的是,山东在这条路上走得很坚定,成效也十分明显。从威海的环翠区里口山近郊休闲样板片区,到高密的松兴屯村,都在上演着“环境美了、人气旺了、业态多了、村民腰包鼓了”的动人故事。

  时值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我们期盼每一双勤劳的双手都能创造出更加幸福的生活,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图①:9月18日,在兰陵县向城镇兰庄村的玉米试验田里,记者(右)采访临沂市农科院植保所副所长庄克章。

  图②:禾丰生态无人农场经理朱俊锦(左)向记者介绍大型无人灌溉农机。

  图③:丰收节前夕,记者(右)在三合村村台采访。

  图④:赵疃村的科学种植带头人郑建房夫妇在大棚劳作。

  图⑤:记者在菏泽市定陶区的茗嘉兴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采访时,正赶上合作社分红。

  图⑥:威海市环翠区张村镇王家疃村,村民刘俊彤乐享“家门口”经济。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乐双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