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2021专题汇总 >2020东京奥运会 >海看奥运

海看奥运第20期丨除了奖牌,我们还在奥运赛场收获了什么?

2021

/ 08/08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吕原

手机查看

  8月8日,为期16天的东京奥运会落下帷幕。尽管因为疫情延期一年,尽管大家赛前都“兴致索然”,尽管有一个存在争议的开幕式,但这场全球最高规格的体育盛宴,依然为“焦头烂额”的当下带来了一针强心剂,在体育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许多的改变与不同。

  回归竞技本质,不再“唯金牌论”

  13年前,2008年8月18日的鸟巢,在亿万人瞩目下,刘翔站在了北京奥运会110米栏预赛的起跑点。然而跟腱伤势已然严重到无法坚持比赛的他,在有人抢跑后选择退赛。一时间舆论哗然,“诈伤”“骗子”成了刘翔的新“称号”。再往前数4年,2004年雅典奥运会乒乓球赛场,王皓在男单半决赛上淘汰了队友王励勤,但在决赛中不敌柳承敏,从此“千年老二”也成了王皓的“代名词”。

小将盛李豪

  回到两周前,2021年7月25日的东京射击馆,男子10米气步枪决赛场,中国运动员盛李豪最终获得银牌。几分钟后的微博热搜,网友们纷纷感叹:

  “银牌真棒!”

  “他才16岁啊!下一届才19岁!这抗压能力绝了!”

  “13岁才学射击,3年居然就拿到奥运亚军!”

  ……

  第二天的乒乓球混双决赛,世界排名第一的许昕/刘诗雯爆冷不敌日本组合水谷隼/伊藤美诚,丢掉了奥运会历史上乒乓球混双项目的首枚金牌。但在许昕和刘诗雯的社交媒体中,很难找到诘难与苛责,都是安慰和鼓励。几天后的女排小组赛,中国队三连败提前出局,但大家关心的,是队长朱婷手腕的伤势,是告别奥运会时女排姑娘们的泪水,以及对郎平离去的不舍。

许昕与刘诗雯的微博评论

  “拿不到第一,你就对不起所有人”的“唯金牌论”观点,已经不再有市场。这种现象占据主流声音的背后,一方面是由于媒体的发展,大家能够有更多渠道了解到运动员赛场之外的故事,能够看到在“争金夺银”的背后,他们付出的汗水、泪水。这些能够踏上奥运赛场的健儿,承受了绝大多数普通人无法想象的伤痛与磨难,大家都更愿意去包容,去鼓励这些为国争光的运动员。

北京时间8月2日,东京奥运女排小组赛最后一场,中国队3-0战胜土耳其。女排队员向郎平鞠躬致意。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变得更加自信了。国力强盛、人民安康的现在,我们已经不再需要通过金牌来证明自己。竞技体育已经逐渐回到“平常心”:不以金牌论成败,这是奥林匹克应有的样子;超越上一刻的自己,这是体育应有的样子。

  在国家发展与时代进步的浪潮之下,“无论结果怎样,你们都是中国骄傲”。

  新鲜血液上场,用个性带动交流

  东京奥运会首枚金牌,产生在女子射击10米气步枪项目。00后中国姑娘杨倩“百步穿杨”,拿下冠军。然而比这块金牌更加“出圈”的,是她的小黄鸭发卡、胡萝卜发绳、珍珠美甲、油焖大虾,还有颁奖台上可爱的一颗心。

  据报道,杨倩夺冠后的一周内,淘宝平台“杨倩同款”发饰搜索量暴涨超过40倍,网友纷纷下单冠军同款“求好运”。而伴随着第一枚金牌的这个比心动作,仿佛也成了领奖台“标配”,大家纷纷用“心”与奖牌、国旗一起合影。

  获得男子举重61公斤级冠军的李发彬,凭借一个“金鸡独立”的姿势爆红全球,比赛结束后,他将这张照片发在个人社交网站上,获得了全球粉丝的点赞。新科“蝶后”张雨霏与癌症病愈后重返赛场的池江璃花子约定明年再见,平衡木冠军管晨辰更是中国体操队与美国体操队共同的人缘“小天后”。

管晨辰下法成功后美国队体操队员为她鼓掌欢呼

  由于语言受限与过往偏见,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往往显得与其他国家的选手“格格不入”,这恰恰使得中国失掉了国际体育交流中的重要一环,对提升中国在某些竞技项目中的话语权设下了“路障”。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培养运动员的制度与理念都在转变,除了练就过硬的专业素质,也要保证运动员们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能够有机会、有时间发展兴趣爱好,保持阳光个性。从里约奥运会的傅园慧开始,这一转变的成果逐渐显现,中国代表团的新生代运动员们,在摘金夺银,追求突破的同时,正凭着自己的爱好与个性真正“出圈”,中国体育正加速融入国际体育交流的大环境中。

  审美纠偏,消除焦虑,健康拼搏才是正确方向

  “奥运会狠狠修正了我的审美”,在为各个赛场狂热助威的同时,这个词条反映出场外观众们的一种普遍的心态变化。“尖下巴”“深锁骨”“A4腰”这些奇怪的词汇,正一步步裹挟着人们的审美观念,“白幼瘦”不断被宣扬,人们过分甚至病态地追求“苗条”和“年轻”,导致现实中的许多人产生了容貌焦虑、身材焦虑、年龄焦虑。

网友眠狼所绘漫画,图为东京奥运会女子举重87公斤以上级冠军李雯雯

  但在奥运赛场上,这些统统不存在。58岁的倪夏莲仍然能够站在竞技体育的最高舞台;37岁的吕小军仍然拿到了奥运冠军,是永远的“军神”;铅球赛场的巩立姣从铜牌到银牌再到金牌,展现出坚持与力量交织的美;全红婵用3个完美的动作征服世界,表现了天赋与努力并存的美;国乒队长马龙,卫冕奥运会冠军,成就双圈“大满贯”,更是他不断拼搏与超越的体现……

  但与此同时,一味打压某种审美标准也不可取。在奥运赛场上,所有人在任何年龄都有一切可能,丢掉单一的审美准则,消除掉毫无意义的各种焦虑,始终积极地面对生活,不断努力超越昨天的自己,才是奥运的“美”。健康、拼搏、包容,这正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意义,也正是体育运动的光环所在。

  提高体质,全民体育正当时

  在奥运赛事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2021年8月3日,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就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作出部署。

  《计划》明确,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在体育赛事方面,开展全国运动会群众赛事活动;巩固拓展“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大力发展“三大球”运动,推动县域足球推广普及。

  同时,《计划》还对重点人群做出规划,将针对青少年近视、肥胖等问题开展体育干预,配备适合学龄前儿童大动作发展和身体锻炼的设备设施,研究推广适合老年人的体育健身休闲项目,开展残疾人康复健身活动。

2021年8月8日, 山东滨州实验学校U8组的足球小将在足球训练赛中拼抢。

  在细节方面,《计划》明确,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规范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建设,鼓励支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

  新冠疫情告诉我们,身体健康永远是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体育运动正是强健体魄,提升免疫力的唯一途径。8月8日,中国代表团以88枚奖牌的成绩结束东京奥运征程,完美收官,这一天,也是一年一度的全民健身日。赛会结束,运动不能结束,超越自我,也不能只是运动员的目标。借着奥运的东风,追求健康,参与运动的观念正深入人心,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全民健身,全民体育,让我们每个人都能以健康的身体担当起自己的生活,以强健的体魄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责任。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吕原 撰写)

责任编辑:石慧

相关推荐 换一换